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阳村战略规划

太阳村战略规划

太阳村战略规划
1 背景
“太阳村”的全称为北京市太阳村儿童教育咨询中心(原中华慈善总会特殊儿童救助工作部,北京示范儿童村),于200。

年12月在北京顺义区赵全营镇板桥村正式建村。

“太阳村”采取集中供养的方式,为服刑人员无人抚养的未成年子女进行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权益保护以及职业培训服务。

使他们在一个相对安定温馨的大家庭里像其他孩子一样得到保护,受到教育,健康成长。

“太阳村”的村民就近读书。

每年的学费、学杂费,书本费,学习用品用具,各种辅导材料,校服,保险及打疫苗等所有费用全靠太阳村向社会各界筹措。

他们的平均伙食费为每人每月100元(略高于当地农村水平)。

黄豆和蔬菜由太阳村农场生产和供应,秋夏两季基本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其他肉禽蛋等需购买或依靠捐赠,水果基本全部依靠社会捐赠,数量有限;服装主要以社会捐赠为主,鞋袜需购买。

“太阳村”现有一个保健室,由瑞士诺华制药公司捐助,负责孩子们身体的基本保健和小病治疗,大病重病仍需到医院就诊。

村民们每年有2-3次到监狱与其父/母见面的机会,所有探视费用(含交通费,住宿费和餐饮费)均向社会筹募。

由于社会筹措缺乏保障,“太阳村”尝试用创办农场的办法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部分经费以保障村民的基本生活。

目前农场的产出和投人基本持平,还没有盈利。

在假期,村民也到地里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例如拔草),一方面可以锻炼他们的身体;另一方面也培养他们吃苦精神,自力更生的意识。

由于村民人数越来越多,为了改善孩子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太阳村”已建成8座“爱心小屋”,分别由青鸟健身、瑞士诺华、德国妈妈等爱心人士建成。

每个“爱心小屋”可住14名一18名孩子。

这些孩子可以免费在儿童村生活到父/母刑满释放。

父/母刑期比较长的可以生活到16岁一18岁,由儿童村和当地政府共同给予妥善安置。

儿童村有专门的心理医生为孩子们进行心理辅导,并有研究人员对孩子的教育、预防犯罪、权利保护问题进行研究。

“太阳村”目前有113名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在这里生活。

“太阳村”创办人张淑琴,原是陕西省监狱管理局的高级警官。

十几年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先后在陕西、河南、北京等地创建了4所儿童村,已有600余名特殊儿童在这里得到救助。

太阳村作为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典型代表,在成立和运营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诸如工商局注册、资金、没有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政策不完善、志愿者参与机
制不完善、媒体重视程度较低、太阳村自身存在的资源劣势等,为此我们针对它所处的现状做出分析,勾勒出其战略规划,试图找出此民间NGO的出路。

2 使命和愿景
使命:无偿救助服刑人员无人照顾的未成年子女,为这些孩子提供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权益保护以及职业培训等服务。

愿景:为了太阳村的更好发展,为了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

3评估环境
“太阳村”SWOT分析
内部优势:
∙外国非营利组织或企业对其的扶持与帮助
∙关注的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内部劣势:
∙太阳村缺少政府给予其资金支持和监管,缺乏税收激励制度,筹资能力不足。

∙受双重管理的影响,注册登记问题得不到解决,无法注册成一个公益非营利组织组织,只能工商注册
∙地下社团缺乏法律的保护,活动范围受到限制,而且资金来源严重不足
∙缺乏一个专业的工作团队和专门优秀人才
∙组织的发展缺乏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筹资盲目无计划,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志愿者参与机制不完善
外部机遇:
∙外界以及媒体给予太阳村很高的关注
∙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公益组织的服务
∙具有一定的规模,影响力和发展潜质
外部挑战:
∙社会动员不足,人们有想参与的动机,却没有合适的机会或机制激励他们投入∙社会公民意识的增强,要求非营利组织财务公开透明,增加其营运成本与内部管理方式的改革
∙随着太阳村的发展壮大,但是其提供的服务却无法满足孩子日益增长的需要
4 长期目标
∙目标1:改革双重管理体制,创新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
∙目标2:完善非营利组织立法,逐步实现监管法治化
∙目标3:政府应加大资源投入,扩大NGO的影响力,放宽一些限制
∙目标4:完善企业化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实施战略管理和营销管理
∙目标5:继续深化与国际援助机构的联系,推动可持续资金链的形成
5 具体目标
∙长期目标1:改革双重管理体制,创新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
∙具体目标1.1:成立监资管理委员会,弱化政府时非营利组织的过度干预;
∙具体目标1.2:应该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采取公益运作型的组织模式进行改革;
∙长期目标2:完善非营利组织立法,逐步实现监管法治化
∙具体目标:结合我国的国情可以制定:一部统一的非营利组织法,主要内容涉及监管体制、财产关系和内部治理结构等。

∙长期目标3:政府应加大资源投入,扩大NGO的影响力,放宽一些限制
∙具体目标3.1:政府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开设NGO在民政部门注册的绿色通道∙具体目标3.2:提高对非营利组织相关理论的重视程度,开办更多的相关课程和研究,在理论上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保证和支持
∙具体目标3.3:政府应该逐步建立起能覆盖全社会的社会工作网络,不断完善居民自治等基层民主制度
∙具体目标3.4:通过建立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队伍,特别是宏大的社会志愿者队伍,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长期目标4:完善企业化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实施战略管理和营销管理
∙具体目标4.1:非营利组织要积极主动地融人市场,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通过完善自身的经营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具体目标4.2:要:有创新精神,敢于面对挑战和竞争,积极地开拓市场,从而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

∙具体目标4.3:太阳村还应该大力推进营销管理,使其产品:和服务满足公众的需求,并将组织自身的成立目标和理念向社会进行广泛宣传
∙长期目标5:继续深化与国际援助机构的联系,推动可持续资金链的形成
∙具体目标5.1:在2012年底扩大与国际援助机构的交流,力争建立100个以上援助机构的网络
∙具体目标5.2:引进人才,提高自身的决策能力,处理好资金流的管理,并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

6 行动计划(以长期目标5为例)
∙长期目标5:继续深化与国际援助机构的联系,推动可持续资金链的形成;
∙具体目标5.1:在2012年底扩大与国际援助机构的交流,力争建立100个以上援助机构的网络
具体目标5.2引进人才,提高自身的决策能力,处理好资金流的管理,并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

7 监测与评估计划
●成立监评理事会,对理事会成员进行职责上的分类,做好计划完成情况的统计,及
时进行信息反馈,资料收集;
制定完善的补救计划,处理突然发生的问题
●监测与评估内容:
行动计划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
工作计划对工作人员的影响程度
工作人员对实施计划的反映程度
其他NGO组织对太阳村新的看法
太阳村较以前新的变化情况
●监测与评估方法:
- 每月例会通报工作完成情况;每个季度及时做好总结工作,并作出及时的调整。

专家对人员工作情况进行评估与考核
建立人员反馈问题的体系
- 问卷调查;
- 访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