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泰大厦施工组织设计鲁班奖修复的201566一、编制依据和原则1、依据:1.1东泰大厦工程施工合同招标和投标文件1.2东泰大厦工程施工图纸1.3主要法规依据国家的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1.4、主要规范、规程:(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GB50204-2002)(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4)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8)《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9)《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0)《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1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1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1.5主要图集和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和 04G101-105J全套图集JGJ144-2008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质量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1.6、其他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有关管理工作规定,以及本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及其他相关规章制度。
2.编制原则2.1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以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及国家规范和标准为依据,全面落实施工合同,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施工,创建安全文明工地。
2.2结合工程具体特点,增强施工中的科技含量,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采取现代化管理手段,达到工程施工目标。
2.3紧紧围绕工程质量标准,对施工中的每个环节精细施工,达到国家验收规范标准。
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力争达到质量高、速度快、成本低、信誉好。
二、工程概况1、参建单位简介2、建筑设计简介东泰大厦是一栋综合办公楼,位于大同市御东新区政务大厅北侧,建筑面积为30174.15,地下一层,地上十七层,局部十八层,建筑高度64.1m,室内外高差0.6米。
地面做法:地下室管井及强弱电间为水泥砂浆地面,楼梯间及消防前室为花岗岩地面,水泵房、设备间为细石混凝土地面,地下车库是耐磨混凝土地面。
大厅、电梯前室及公共走廊为大理石楼面,步行楼梯间为大理石地面,楼层管道井及弱电井为水泥砂浆楼面,其余全部为地砖地面,卫生间地面下铺聚乙烯丙纶防水层。
屋顶电梯机房及水箱间为细石混凝土楼面,屋顶水井及强弱电间为水泥砂浆楼面。
墙面做法:管井及强弱电井、屋顶电梯机房及水箱间为抹灰挂内墙腻子墙面,一二层大厅及电梯前室为干挂大理石墙面,其余均为腻子乳胶漆墙面。
顶棚做法:顶棚为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刮腻子刷乳胶漆。
踢脚做法:电梯厅为花岗石踢脚,其余全部为地砖踢脚。
外墙为干挂陶板幕墙和隐框玻璃幕墙。
防水设计:基础底板下防水、地下室外墙防水和卫生间地面防水全部采用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屋面采用4+4mmSBS防水卷材。
建筑节能设计:屋面采用SY自调温相变节保温材料,外墙保温采用60厚岩棉板保温,外窗采用幕墙窗户和断桥铝合金中空钢化玻璃窗户。
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条件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全年采暖和照明的总能耗减少50%。
3、结构设计简介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楼盖结构除卫生间和走廊外全部为为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主楼基础为梁板式筏型基础,裙楼基础部分为条形基础,部分为独立基础。
地基持力层:第六层中粗砂层,承载力特征值FaK=240Kp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安全等级:二级,耐火等级:Ⅰ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抗震等级:框架二级;剪力墙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如下表:本工程主要采用的钢筋:(HPB235热轧钢筋)、HRB335(热轧钢筋)及HRB400(热轧钢筋)。
本工程主要结构构件的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如下填充墙砌体:非承重的外围护墙采用300厚A5.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Mb5.0专用配套砂浆。
建筑物的内墙采用200厚(局部300厚)A5.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Mb5.0专用配套砂浆。
防火墙处不小于200厚,地下室内墙采用A7.5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Mb5.0专用配套砂浆,室内100、150mm厚隔墙采用陶粒混凝土隔墙板。
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600mm设2ф6拉筋,楼梯间和人行通道的填充墙抹灰时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
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处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圈梁。
填充墙的构造柱应按图施工,当图纸未设计时应在以下部位设置构造柱:纵横墙交接处;内墙及实墙面外墙每隔4m左右;外墙窗间墙、屋顶女儿墙每隔2-2.5m;门窗洞口两侧设抱框立柱,也可用构造柱代替。
4、安装工程(1)水暖工程给排水及采暖概况:生活给水采用无负压设备二次加压供水。
竖向分为3个区,其中地上一层~六层为低区,七~十三层为中区,十四~十八层为高区。
给水管采用衬塑钢管,丝扣连接;支管采用PPR给水管,热熔连接。
排水管采用PVC双壁螺旋消音管和UPVC硬聚氯乙烯塑料管,粘合承插连接;消火栓管采用焊接钢管,焊接连接,喷淋管采用热镀锌钢管,DN70以上采用沟槽连接。
采暖系统分两个区,低区:一层—八层;高区:九层以上,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方式,采暖管用热镀锌钢管,管径≤100 mm,螺纹连接,管径 >100mm采用法兰连接,室内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管道采用PE-RT管。
(2)电气工程电气工程主要有动力配电系统、照明配电系统、消防配电系统、防雷总等电位及接地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楼宇对讲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广播系统、保安监控系统。
本楼电源由两路10KV高压电缆引入地下室变电室,低压系统经电缆沟,沿电缆桥架敷设至电缆竖井及各供电点。
照明配电干线、消防梯及客梯电源、送风机、稳压泵在电气竖井内垂直引上。
本建筑物按二级防雷设防,采用TN—S系统,将设备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各种金属管道的等电位接地,弱电系统工作接地等共用接地装置,屋顶利用外装钢格栅及3mm厚的金属铝板做接闪器,经避雷引下线与基础接地联结,要求接地电阻≤1Ω。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采用集中控制方式,设在一层消防控制室,内设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火灾控制盘、显示器、紧急广播设备,消防直通对讲电话设备及电源设备。
保安监控系统与门禁的主机设备设在一层消防安保中心,有线电视系统、电话网络系统均由市政引入一层网络控制房。
通风工程等概况详见图纸说明。
5、水文地质情况本工程土方开挖范围内土层从地表到持力层分别为:素填土、黄土状粉土层,中砂、粉质黏土,细砂及中粗砂。
地基持力层为第六层中粗砂层;场地类型为中硬场地土,标准冻土深度:室外地坪下1.86m;地下水位埋深>50m,不考虑对基础的腐蚀性。
现场自然地坪标高-0.45米,基底标高-8.15(综合楼)、-6.75地库。
大同市区雨季7-8月份,温差15℃-20℃,夏季最高气温35℃,大约11月10-15日进入冬季施工,年平均气温5.8℃,极端最低气温-30.3℃,极端最高气温为36.1℃;基本风压0.55KN/m2,基本雪压0.25 KN/m2。
6、合同内容及专业分包工程内容本工程合同内容包括从土方开挖开始至交付业主为止内的所有工程内容。
专业内部分包工程包括:基坑支护工程、外墙装饰工程、消防工程及电梯工程。
三、施工部署1、工程目标1.1工期目标: 2011年6月12日开工,计划2013年10月30日竣工。
1.2质量目标:誓夺鲁班奖。
1.3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一般事故频率控制在0.1‰以内;不发生人身死亡、重伤事故;不发生重大机械设备、火灾、触电、坠落、责任交通事故等;不发生严重职业伤害事故,创建省标准化安全文明工地。
1.4科学进步目标: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施工中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广应用建筑业和现代化管理技术,提高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减少伤害,争创省级新技术示范工程。
1.5成本控制目标:科学地编制施工方案和作业计划,减少定额外消耗,最大限度节约投资;争取实际成本控制在预算成本之内。
2、项目管理组织机构2.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指导思想:运行ISO9001质量管理程序,运用先进技术,严格管理,过程精品,确保工程质量;投入精干队伍和良好的机械工具,科学组织,确保按期完成;树立科学发展观,保护环境,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2.1组织机构构成:本工程被公司列为重点工程,为确保施工目标的实现,全面履行本工程的全部合同条款,本着科学管理、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的原则,选配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技术高、经验丰富具有相应资格和技术职称的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及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优质、高速、安全、低耗地完成本工程的建设任务。
确保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目标的如期实现。
同时,精心选配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各专业施工队伍承担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3、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人员配备表如下: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框图见附件1.3、施工部署项目部在施工部署上总的指导思想是:应用最佳的施工技术,选用最有战斗力的施工队伍,投入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安排合理的施工顺序,采用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保证达到优质、安全、按期竣工的目标。
各专业施工单位服从总包单位项目经理部的统一指挥和领导。
3.1 时间上的部署原则:1、确保总工期并保证各阶段节点工期。
2、主楼基础施工期限截止2011年8月27日完成。
3、一层至主体封顶从2011年8月28日至2012年5月18日完成。
4、其他工程于2013年10月30日前全部完成。
3.2 空间上的部署原则为了确保工期,在空间部署上主要考虑立体交叉施工,基础分部工程进行一次验收,主体结构分为一至五层、六至十层、十一至顶层四个阶段验收。
主体结构、填充墙砌体、装饰装修和安装作业穿插施工。
3.3 施工顺序本工程施工顺序将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安装,先主体后维护,先结构后装修。
主体结构施工自下而上,装修施工自上而下,内外装修同时进行,安装工程随土建施工进度穿插进行”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