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教师第一堂课

高中语文教师第一堂课

高中语文教师第一堂课
同学们,大家好:火热的八月见到火热的你们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激动!今天是新学年的第一课,我有个习惯,第一节语文课不讲课本上的东西,咱们随便聊聊怎么样。

既然是聊,当然还得有聊的主题,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同大家聊五个方面的内容:古有“仁、义、礼、智、信”,讲的是如何修身养性,今我独创“缘、趣、意、信、方”说的是如何学习和学好语文。

(奇怪吧,这是什么意思,且听我慢慢道来)
缘。

(懂缘)中国有句俗话,叫“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

通常,人们喜欢把老师比喻成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古诗有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是对老师职业的及至赞美。

我更喜欢把老师比喻成撑船的水手,三年一调头,送走一批学生就送走了一批渡客。

老师、学生,水手、渡客,这就是缘分。

(惜缘)时下流行一种说法,表明关系的亲密,缘分的可贵:同过窗(同学),扛过枪(战友),下过乡(知青)。

你们正好赶上了第一条,不管是你们遇到了我,还是你们彼此成为新的同学,请记住,这都是缘分,希望你们倍加珍惜朝夕相处的三年宝贵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倍加珍惜你们的友谊。

毛阿敏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有一句唱词“今生皆是缘,离合总关情”。

这就是老师讲的第一个方面。

缘。

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学好语文学科,兴趣最重要。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学语文很枯燥,没有兴趣。

这里,我给大家讲讲语文的趣之所在。

1、音趣。

我们通常被电影精彩的对白和大师的朗诵所折服,其关键就在与他们把语文的音韵之趣娴熟吧的驾御。

在这里,我举三个例子,请大家共同来揣摩。

(1)、“年三十的晚上,我被你们赶出了周家的大门。

(《雷雨》,注意划线地方的读法。

(2)、陈菲儿,老师叫你呢。

(《十六岁的花季》)(3)、这里的山路十八弯。

(李琼《山路使八弯》)。

2、字趣。

语言文字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的细微变化都会幻化无穷的乐趣。

(1)发生在周总理身上的一件事。

有外国记者讥讽到:真是对牛谈琴!周总理礼貌的回敬:对,牛弹琴!一字未改,标点一变,面目全非!(2)、歧义之趣。

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

(3)、两人对骂:甲:你放狗屁!乙:你放屁狗!甲:你狗放屁!虽然粗俗,但的确让人忍俊不禁。

(4)、一和尚与施主的对话:(和尚):茶,敬茶,敬香茶;坐,请坐,请上坐。

(5)、一字联: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6)、一人独钓一江秋3、句趣。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聊聊两句,颇含哲理,道尽人世沧桑。

4、篇趣。

好文章多了,脍炙人口的有,《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现代美文》,仅举欧阳修《扬花词》,大家就可见精妙文章的妙处。

意。

只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

作为基本的语言工具,其基础作用不言而喻。

我只想强调的是语文学好了对个人人格魅力的提升有不可比拟的作用。

唐代荆洲长史韩朝宗才华横溢,李白非常钦佩,做文道:“生不羡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从来佳人怀吉土,哪有淑女爱金夫”。

有文采的人,往往得到众多红颜的追慕,此不必细表。

有文采的妙处,还可从下面的对比中来发现。

《还珠格格》中最常用的句式:我好喜欢好喜欢你哟!除了连用两个好,并无其他的妙处,用于表述爱情的美好徒显苍白和肉麻,我如是这样认为,不知道你们以为如何。

再来看冯延巳的《长命女》,看别人如何描绘爱情的美好: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粱上燕,岁岁长相见。

多么有诗情话意。

这都是学好语文的妙处。

我到过农村很多学生家里,在春节的时候,很多门户上都贴“招财进宝“四个字,很一般,但有一次,我却发现有了不同,贴的是:门对青山摇钱树,户迎绿水聚宝盆。

怎样,语文的档次就出来了。

信。

指信念。

每位同学都要坚定学好语文的信念和决心,丝毫不能动摇。

我强调三点。

一是你们都能学好语文,这不是信口开河。

我批改过你们的入学试卷,有一部分基础很不错,相对差一点的,也很有潜力。

二是你们要充分相信正在给你门上课的老师我。

虽然我只教过一届高三,但高考成绩的应届最高分和高分段都出自我手下,此次学校把两个重点班托付于
我你们应该放心。

三是要对学校有信心。

珙一高的文科在整个宜宾是非常有地位的,不信你们能够去调查。

同时,我还要特别提醒和告戒大家,语文学科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永无止境,要对自己有十分高的要求。

有两句诗能够佐证:“千斤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说的是纵然有司马相如那样优美的文笔,也有无法准确表达感情的时候。

无独有偶,在画界也如此。

“世上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方。

指方法。

学习语文没有捷径,但绝对是要讲方法的。

方法因人而异,但原则是需遵循的。

古人讲:工夫在诗外,很适合现在语文学习的现状。

综观近几年来的高考,我们不难发现,要从课本中寻找到高考试卷的标准答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这也就是说,学习语文要灵活,不能死板,要以教材为参照,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原指写文章的最佳状态,引用到这里就是指学习语文的感觉,只要有了这种感觉,你的语文水平也就真出来了。

学习语文的方法还很多,此处我不多讲,在今后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有更多的机会一起探讨,就此打住。

二、相关新教材及学习
大家拿到了崭新的书,翻看一下,会发现有诗啊,有文啊,有插图啊等等,印得这么好,文化的结晶啊。

好好珍惜书本。

这是最新版的教材,是专家们化费心血编成,字字句句,篇篇章章,都是经过推敲的,好好阅读,好好珍惜。

我们学的是新课本,依靠的是新课程的标准。

课本分必修课和选修课,这是必修部分,“修”是什么?是学习,研究。

这是我们必须学习的,不折不扣。

当然我们在学习当中将会更开放,更自主,更灵活,更多地领会课文的妙处。

我们将要培养我们的三方面水平,请大家记下来,牢牢记住这三方面:一是语文基本功,语文基础水平,二是审美水平,三是学习探究水平(新课标说法)。

三者缺一不可。

以后,我们还会有选修课,根据同学的爱好特长,选择学习某个专题。

必修课,具体我们的做法有,课前要预习。

做到二十字诀中的积累,感受,思考,要读出味道,读出疑问,读有发现。

解决字词的障碍。

预习是很重要的工作,同学们不可不做这个工作。

实在不读不预习,你将学不好语文,学不好语文你就可能学不好数理化。

语文学习不好是会拖你高考(高考新闻,高考说吧)成绩的后腿的。

课堂积极思考,培养积极发言的习惯。

要主动,要进取,要“出击”。

要会质疑,学贵有疑。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礼记》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习的过程是发现的过程,只有主动学习,才有成效,学的东西才会变成你自己的东西。

课后要复习回味。

三明确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