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竹石
这是一首题画诗
作者简介
郑爕(1693—1765) 号板 桥,字克柔,清代书法家、文学 家。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擅画兰、竹、石、松、菊等,为 “扬州八怪”之一。著有《郑板 桥集》。
理解诗意
咬紧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chàn
无人织锦韂, 谁为铸金鞭。
马诗(其四) 此马非凡马, 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 犹自带铜声。
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含有赞美的意思
石灰吟
提示吟颂的对象
于谦(1398—1457) 字廷益, 明朝名臣。他为官清正、性格刚 直、不畏强暴,深受百姓爱戴。 他的诗中常饱含深沉的报国爱民 的思想及廉洁坚贞的情操。代表 作品:《平阳道中》《咏煤炭》 《暮春遇雨》。
10 古诗三首
☞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yān
燕山月似钩。
luò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明]于谦
chuí záo
千锤万凿出深山,
liè fén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xiè
竹石 [清]郑爕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jìnɡ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拓展发散
▷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李白《慈姥竹(节选)》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苏轼《于谦僧绿筠轩(节选)》
▷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不怕——千锤万凿
敲打
千锤万凿出深山
虚指,表示 • •
数量特别多
开凿
制作石灰石
的原料很普通
画面:藏在深山里的石头经过无数次锤击敲打。
不怕——烈火焚烧
烈火焚烧若等闲
平常
看成平平常常的小事
画面:把石头变成石灰的过程需要烈火焚烧。 感受:面对烈火的焚烧,石灰从容自若。
不怕——粉骨碎身
石灰由坚硬的山石变成粉末
1.何当金络脑
何当: 何时将要 。
••
诗意: 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给你套上用黄
金装饰的笼头
。
2.烈火焚烧若等闲 等闲:_ 平常 ________。
••
诗意: 烈火焚烧的炼制也好像是平常的事情。
课后习题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
马 诗
性格温顺、勤恳耐劳 纵横驰骋、英姿飒爽
李贺(790—816) 字长吉, 唐代诗人。我国文学史上颇享 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 鬼”之称。主要作品:《雁门 太守行》《李凭箜篌引》《马 诗二十三首》。
理解诗意
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古代形似月牙的兵器
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在大漠燕山,月光照耀下,沙尘像雪 片晶莹洁白,纷纷扬扬,新月如银钩。
何时将要 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跑 金秋
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给你套上用黄金装 饰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辽阔原野上任意驰骋。
大漠沙如雪,
比喻
燕山月似钩。
平沙万里 明月当空
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
思考:诗人描写“沙如雪”“月似钩”的
诗歌品读
竹子的 咬定青山不放松, 生长环境 立根原在破岩中。竹子的态度
▷ 生长环境 艰险 贫瘠 ▷ 态度 坚韧 顽强
思考:“咬”字让你想到了什么?
咬
想象
竹根盘根错节 牢牢扎根山石间
竹子遭 受的磨难
千磨万击还坚劲,
竹子面对
任尔东西南北风。磨难的态度
坚
坚强不息 坚忍不拔
劲
挺拔有力 威武挺立
☞ 感悟写法,体会情感。
扎根 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诗意:
竹子深深地屹立在青山之中一点也不放 松,原来是由于根牢牢地扎在了岩石缝中。
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
千磨万击还坚劲, 坚强有力 任尔东西南北风。
• 你
无论,任凭
诗意:
遭受无数磨难打击,它还是那 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 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 能让它屈服。
情景有什么作用?
衬托
悲凉 清冷
场面 诗人
壮志未酬
联想
钩
月牙
武器 征战沙场
诗人
思战 报效祖国
象征马受重用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显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思考:马真的受到重用了吗?
何当
领起疑问 无限期盼
并没有 受重用
☞ 感悟写法,体会情感。
马 金络脑 纵横大漠,快走踏清秋
突
托物言志“志”与“物”要有相似点出 主
志
诗人
留清白:不惧磨难、百折不
旨
挠、高尚的品格
浑不怕
石
灰
吟
留清白
借石灰表明志向 托物言志
《石灰吟》借咏叹石灰不怕磨难、清 白在世的形象,抒发了诗人不畏艰难、不 怕牺牲、忠诚卓越的意志和追求高尚完美 人格的志向。
寒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破岩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
竹子 托 ——不放松、立根还坚劲
物
言 “志”与“物”要有相似点
志
诗人
遭受磨难
突 出 主 旨
——坚强不屈、不妥协
板书设计
咬定青山
生长环境
坚定
竹
立根破岩
托 物
石
千磨万击
遭受磨难
言 坚劲 志
东西南北风
课文主题
《竹石》借竹子立根 破岩。经受磨难的特点表 达了诗人不屈服外界压力, 坚持自己高尚追求的人格 理想以及永不屈服的坚强 意志和骨气。
——郑爕《竹》
课堂练习
一、比一比,再组词。
络( 脉络 ) 格( 网格 )
锤( 锤炼 ) 捶( 捶打 )
焚( 焚烧 ) 禁( 禁止 )
二、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燕
yān( 燕山 ) yàn( 燕子 )
间
jiān( 中间 ) jiàn( 间隔 )
磨
mó ( 磨难 ) mò ( 磨坊 )
三、先解释加点的字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出 主 旨
诗人 施展抱负 征战沙场,建立功勋
大漠沙如雪
描写场面
悲凉、清冷
马
燕山月似钩
托 物
诗
何当金络脑
抒发志向
建立功勋
言 志
快走踏清秋
《马诗》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能让马 驰骋的广阔画面,希望骏马在广阔的天地里 奔驰,借以抒发自己施展才能、为国立功的 期望。
马诗(其一) 龙脊贴连钱, 银蹄白踏烟。
粉骨碎身浑不怕
••••
一点儿
全,全然 也不害怕
体会:石灰石不惜一切代价,不畏艰难险阻。
怕——不留清白
石灰的颜色
要留清白在人间
高尚的节操
石灰的特点: 坚忍不拔 坚强不息
视死如归
不畏艰险 有崇高的理想
☞ 感悟写法,体会情感。
浑不怕:千锤万凿、烈火焚
石灰 托
烧、粉骨碎身
突
物 言
“志”与“物”要有相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