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NO.5合同段临建工程规划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乐百高速公路NO.5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七年四月目录一、适用范围 (1)二、编制依据 (1)三、工程概况 (1)四、临建规划原则 (2)4.1项目经理部驻地 (3)4.1.1、项目经理部选址 (3)4.2、混凝土搅拌站 (4)4.2.1、场地选址 (4)4.2.2、总体布置 (5)4.3、预制梁场 (5)4.4、钢筋、钢构加工厂 (6)4.4.1、场地选址 (6)4.4.2、场地布置 (6)4.6、施工便道 (7)4.6.1、布置原则 (7)4.6.2、便道设置 (7)4.6.3、标志 (8)4.6.4、养护 (8)4.7、标识牌 (9)4.7.1、室内部分 (9)4.7.2、室外部分 (9)4.8、施工用电 (9)4.8.1、基本原则 (9)4.8.2、电气设备管理 (10)4.8.3、雨季施工用电 (11)五、施工准备和临时工程主要节点工期安排 (11)六、附件 (12)1、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 (12)2、便道布置平面图 (12)临建工程建设规划方案一、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编制适用范围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NO.5合同段临建规划。
二、编制依据1、《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至百色公路TJ-05标施工招标文件与投标文件》;2、《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现场管理标准化简明手册》(公路工程);3、《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驻地建设分册);4、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工地现场建设分册);5、广西自治区乐业至百色公路TJ-05合同段施工图;6、踏勘工地,从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各方面资料。
三、工程概况乐业至百色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G69银川至百色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也是广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纵7”天峨至龙邦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线起于峨坝附近的红水河黔桂交界处,与贵州省规划的惠水至罗甸高速公路终点相接,终于上宋附近,与百色至罗村口高速公路相接,全长169.987公里。
本标段(№5 标)位于广西百色市境内,线路起于乐业县逻西乡马庄村,起点里程为YK45+420,终点位于乐业县田湾乡,终点里程为YK54+160,全长8.74km。
项目地理位置和本标段线路走向见下图。
№5标段NO.5合同段位置图本标段线路走向图工程内容包括:标段范围内的路基土石方、桥梁、通道、涵洞、隧道、防护排水、房屋建筑、绿化等工程;其中不含桥梁工程的沥青砼面层及伸缩缝、隧道路面工程的沥青砼面层、路基边沟台帽及盖板、隧道电缆沟盖板预制。
主要工程数量:路基挖方226.85 万m³、路基填方328.61 万m³;防护及排水8.74km(浆砌片石3.17 万m³、砼4.75 万m³、锚杆12063m;砼路面1.07 万㎡);大中桥1525m/9 座(桥梁桩基308 根、墩台242 座、预制架设预应力砼简支T 梁共606 片,其中30m191片、20m415片);分离式隧道单洞长5254m/3座(最长隧道双洞长1922.5m)房屋建筑7406㎡;涵洞14 道、通道2 道;服务区1 处(乐业服务区)。
四、临建规划原则项目部秉承办“平安、耐久、绿色”、“永临结合”的理念,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及工程特点,严格按照《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及《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现场管理标准化简明手册》规定,对本项目临建设施进行规划。
生活设施规划坚持建设“幸福项目部”原则,体现人性关怀,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生产设施规划建设坚持“三集中”原则,实现工厂化、专业化、机械化施工,进而提升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便道规划充分结合“永临结合”的思路,合理利用地方道路,合理规划新建便道,既减少便道临时用地,也确保施工物料运输通畅;施工用电专业人员设计,专业人员架设,规划结合“永临结合”思路,充分考虑乐业服务区与各隧道永久用电情况。
大临设施规划建设施工全过程坚持“绿色工程”及“品质工程”的双示范要求同期规划,同期实施,尽量降低施工扰民及对地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临建总体规划位置详见附件1:《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
4.1项目经理部驻地4.1.1、项目经理部选址项目经理部选址位于乐业县逻西乡个马村八巴屯S206省道旁,距离本标段项目起点距离2km左右。
该处原为居民宅基地和一片荒地,地势开阔。
经理部驻地紧邻S206省道,出入交通便利;经理部对面240米左右有高压电及移动电缆通过,生活用电、通信网络可T接,用电与通信设施完善便利;驻地旁边有一条小河,原有排水系统便利;四周远离山体,背后山上有一处泉眼,用水来源方便,同时避开了可能发生塌方、泥石流、水淹等地质灾害及高压线下面。
图4.1.1-1 项目部驻地位置航拍图片图4.1.1-2 项目部驻地位置航拍图片4.1.2、经理部布置项目经理部设置办公区和生活区,占地面积约为7025m2,为院落式,四周设置围墙。
按照功能划分为停车区、活动娱乐区、办公区、住宿区等场所。
经理部下设四部一室:工程部、安质部、工经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物机部、试验室设置于中心搅拌站)。
经理部布局详见附件2:《项目经理部驻地平面布置图》。
经理部房屋建设采用轻钢结构彩钢板房(轻钢框架+A级防火岩棉板),板房为白墙红顶结构,屋顶为四面坡形式。
主办公大楼及宿舍楼为2层结构形式,其余房屋均为单层结构形式。
房屋基础均采用C20砼满硬化,硬化厚度不小于15cm。
主干道路C20砼硬化厚度20cm。
经理部规划时,尽量考虑多绿化,生活污水经过滤后方可排放至当地排水系统。
4.2、中心混凝土搅拌站4.2.1、场地选址我标管段为重丘山区。
管段内多为山林与基本农田,荒地少,搅拌站选址非常困难。
经现场勘察,在乐业服务区K48+560左侧有一座小山,该山主要地质情况为粉质粘土,山体内石方量较少,地质情况良好,且填挖相对标段内其他区域较少,经比选,拟在此处设置我标混凝土中心搅拌站。
该处位于我标段相对靠中位置,有一条3.2宽的进山村道从前经过,经扩宽后作为我标2#进场便道使用,交通较为便利;布柳河支流从山前经过,用水可满足搅拌站施工用水需求,背后山中有泉眼,可满足生活用水需求;且该处两端为混凝土需求主要集中区域。
在此处建搅拌站可大大节省混凝土运输时间和运输车辆及油耗投入,有利于提高混凝土质量和降低成本。
4.2.2、总体布置搅拌站分为前后两区,前区为搅拌站生产区,后区为办公生活区,试验室设置于搅拌站办公生活区。
搅拌站面积根据规模确定,达到生活办公、材料存放和备料需要,具体情况见表2。
4.2.3搅拌站布置搅拌站搅拌机组、砂石料场、库房、试验室、办公室以及职工宿舍等的平面位置布置合理。
搅拌站的生产区及办公生活区同其他区采用砖墙隔离。
试验室设在搅拌站后院内,占地面积约为3600m2,试验室用房1800m,剩余为技术组、副经理、物机部办公生活区。
4.3、预制梁场本项目预制梁共计606片(20米T梁415片,30米T梁191片,梁底宽度均为0.6米即台座宽度0.6米)。
经现场考察、结合施组思路,初步方案在K48+820服务区停车区设置1个梁场。
梁场分制梁区、存梁区、钢筋加工区、生活区等几部分。
本标段20mT梁及30mT 梁台座共用。
梁场设置制梁台座30个,钢筋绑扎台座2个,单月生产能力为75片,存梁台座按双层存梁设置32个。
梁场拟建宽度92.85米,长度190.83米。
梁场产梁时间拟2017年11月底。
梁场布置目前正在规划。
梁场平面位置示意图4.4、钢筋、钢构加工厂4.4.1、场地选址根据现场地形条件和工程量需要及本工程的特点,本合同段拟设置1处钢筋、钢构加工(存放)厂。
钢筋、钢构厂选址为改路1处。
该处相对填方较低,与取土场近,利于基础填筑。
厂房生产完后,便于恢复成匝道路基。
交通便利,方便钢筋笼、拱形骨架等运输。
钢筋、钢构厂平面位置示意图4.4.2、场地布置钢筋、钢构加工(存放)厂根据规模确定,达到钢筋、钢构加工及存放需要,具体情况见表3。
钢筋、钢构加工厂平面布置见附件3《搅拌站、钢筋棚平面布置图》4.6、施工便道4.6.1、布置原则便道设计思路:永临结合,尽量不征地,少征地。
项目附近有G75国道、S206及S317省道、县道等主干道路,但本标段区域内仅有S206省道可抵达工地,交通条件较差,需拓宽既有乡村道路、机耕道及新建纵横向便道。
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拟利用既有的S206省道、乡村道路、机耕道(需加宽)或新修筑横向便道进入线路后,沿线路纵向新修筑施工便道进行贯通,根据改路设计方案做到永临结合。
纵横向便道路面宽4.5米,每隔200米设置一处汇车点,采用2%单侧或双侧横坡,除局部坡度较大段采用混凝土硬化外,其它都铺0.2米~0.4米厚混渣或泥结碎石,靠山体一侧设计不小于深50cm、宽40cm的排水沟,在陡坎临空面设计防撞墩。
纵向便道:在路基填方段设在路基坡脚外侧,在路基挖方段和桥梁段设在红线范围内。
4.6.2、便道设置施工便道及便桥设置具体位置及规模如下:1号便道(起点至乐业服务区段):从S206省道进入红线范围后在线路右侧对既有乡村道路、机耕道(宽约3-3.5米)进行拓宽,此段便道长约3400米,便道路面采用4.5米宽0.3米厚混渣+0.1米厚泥结碎石,设置17处汇车点,在马庄1号中桥(K45+730)、马庄2号中桥(K46+100)、马庄3号中桥(K46+320)、马庄4号中桥(K47+050)、卡给大桥(K48+170、K48+250、K48+330)共7处各设置3排直径1.5米圆管跨越既有河沟,该段便道负责马庄大桥、马庄1号中桥、马庄2号中桥、马庄3号中桥、马庄4号中桥、卡给大桥、马庄隧道及起点至乐业服务区段涵洞、路基施工。
2号便道(服务区起点至1#砼拌合站、钢筋加工厂段):根据改路设计方案做到永临结合,此段便道长约1200米,负责卡给中桥及乐业服务区涵洞、路基施工。
3号便道(服务区终点至把拿山隧道进口段):服务区终点至八干2号大桥段对既有机耕道进行拓宽,长约1100米;八干2号大桥至把拿山隧道进口段新修纵向便道,长约1400米;便道路面采用4.5米宽0.3米厚混渣+0.1米厚泥结碎石,设置12处汇车点,在八干1号大桥(K49+790)设置3排直径1.5米圆管跨越既有河沟,该段便道负责八干1号大桥、八干2号大桥、把拿山隧道进口及服务区终点至把拿山隧道进口段涵洞、路基施工。
4号便道(把拿山隧道进口至把拿山隧道出口段):把拿山隧道进口至把拿山隧道出口段新修纵向便道,最大高差约150m,建议靠线路左侧高差较小的地段S形盘山修建,便道长约3000米;便道路面采用4.5米宽0.3米厚混渣+0.1米厚泥结碎石,设置20处汇车点,局部陡崖地段需硬化路面,该段便道负责把拿山隧道出口、可立隧道及把拿山隧道进口至可立隧道进口段涵洞、路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