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基础课件(第3讲)
例题 – 答案
例题
1.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则其逻辑形式是( SOP ) 2.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不周延,则该判断 的量项是( 有的);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 不周延,则该判断的联项是( 是 )。
例题
例题:在性质判断中,项的周延情 况取决于( )
1.逻辑常项 3.思维内容 2.逻辑变项 4.语言形式
性质判断的种类 根据量项和联项的不同样式划分
全称肯定判断:所有的S都是P,简写为SAP,简称A判断 全称否定判断:所有的S都不是P,简写为SEP,简称E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有的S是P,简写为SIP,简称I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有的S不是P,简写为SOP,简称O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某个S是P 单称否定判断:某个S不是P
关系判断
关系判断及其符号表示 二元关系的性质
本讲重难疑点 重点 性质判断的种类 同素材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 主谓项的周延性 难点 同素材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 关系的性质 疑点 区分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主谓项的周延性
性质判断
延性 使用性质判断的常见错误
关系判断
关系判断及其符号表示 二元关系的性质
性质判断
性质判断及其种类 同素材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 主谓项的周延性 使用性质判断的常见错误
关系判断
关系判断及其符号表示 二元关系的性质
同素材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
同素材性质判断:主项和谓项都相同的一组 性质判断 对当关系:同素材性质判断之间真假方面的 制约关系 对当关系的逻辑方阵
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
对主谓项概念外延的形式断定情况。全部 外延都被断定的称为周延;只有部分外延 被断定的称为不周延
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
全称判断的主项周延;特称判断的主项不 周延 肯定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否定判断的谓项 周延 SAP: SEP: SIP: SOP: S周延,P不周延 S周延,P周延 S不周延,P不周延 S不周延,P周延
性质判断
性质判断及其种类 同素材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 主谓项的周延性 使用性质判断的常见错误
关系判断
关系判断及其符号表示 二元关系的性质
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 “我们小组的同学都不是党员”与“党员 都不是我们小组的同学”这两个判断的真 值却一样。“我们小组的同学都是党员” 与“党员都是我们小组的同学”这两个判 断的真值不一样,而“我们小组的同学都 不是党员”与“党员都不是我们小组的同 学”这两个判断的真值却一样。为什么?
理解周延性要注意的问题
主谓项的周延性是相对于它们所在的判断而言 ,离开了判断,任何一个单个的概念无所谓周 延不周延
主谓项的周延性是相对于判断的形式结构而言 ,不是对判断所断定的对象本身的实际情况而 言。如(P66):
杜甫是唐代诗人。(“杜甫”周延;“唐代诗人” 不周延) 杜甫是《春望》一诗的作者。 (“杜甫”周延; “《春望》一诗的作者”仍然不周延,尽管“《春望 》一诗的作者” 实际上仅只是杜甫一人)
指出下列语句属于何种性质判断
这个班有的同学是不喜欢运动的 事物的发展不是没有曲折的 有生的是不永生的
例题 – 答案
求下列判断的真值
性质判断是断定对象有无某种属性的判断T 特称判断“有的S是P”的含义是“存在S是 P,但并非所有S都是P” F
指出下列语句属于何种性质判断
这个班有的同学是不喜欢运动的 I 事物的发展不是没有曲折的 E 有生的是不永生的 A
逻辑学基础
用友管理软件学院
上一讲内容回顾
有关概念的几种逻辑方法
概念的定义 概念的划分 概念的限制与概括 概念的应用
判断(一)
什么是判断
判断的种类
第3讲 判断(二)
本讲内容
性质判断
性质判断及其种类 同素材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 主谓项的周延性 使用性质判断的常见错误
例题:一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性质 判断为真,则其主项与谓项可能具有 的外延关系是( )
1.同一 4.矛盾 2.交叉 5.反对 3.真包含
例题- 答案
例题:在性质判断中,项的周延情 况取决于( 1 )
1.逻辑常项 3.思维内容 2.逻辑变项 4.语言形式
例题:一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性质 判断为真,则其主项与谓项可能具有 的外延关系是(4,5)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精神活动的科学。 Y N 2.科学理论都是实践的产物。 Y N 3.所有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角三角形。 Y N 4.有些水生动物不是用鳃呼吸的。 N Y 5.出席会议的人有不是大学毕业的。 N Y 6.有些农民是发明家。 N N
例题
例题
1.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则其逻辑形式是( ) 2.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不周延,则该判断 的量项是( );一个性质判断的谓 项不周延,则该判断的联项是( )。
关系判断
关系判断及其符号表示 二元关系的性质
性质判断 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属性) ,也称直言判断
所有金属都导电(所有的S都是P) 有的同学不是党员(有的S不是P) 某个同学是班长(某个S是P)
主项:S 谓项:P 量项:所有的(全称);有的(特称); 某个(单称) 联项:是(肯定);不是(否定)
1.有的交通事故有原因 2. 交通事故都有原因 3. 交通事故没有原因
例题 - 答案
为反驳提供工具 例:(P63)“某部门有一半人贪污”与“某部门 有一半人没贪污”的下反对关系
例:下列判断中可以用来驳斥“有交通事故没 有原因”的是
1.有的交通事故有原因 2. 交通事故都有原因 3. 交通事故没有原因 驳斥:证明其错,可证明与其有矛盾关系的判断是真。 被驳斥对象是 SOP,与SAP是矛盾关系。2是A判断
联项使用不当
(P67)谁也不能否认孔子对后世没有影响 (P67)面对此情此景,能不无动于衷吗?
主、谓项不相应
(P67)我怀着恐惧的心情,担心灾难会不会落 到她的头上。
性质判断
性质判断及其种类 同素材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 主谓项的周延性 使用性质判断的常见错误
关系判断
关系判断及其符号表示 二元关系的性质
A
差 等 关 系 (上)反对关系
E
差 等 关 系
矛盾关系
矛盾关系
I
下反对关系
O
同素材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 矛盾关系:必为一真一假 上反对关系(简称反对关系):不能同真, 但能同假 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但能同真 差等关系:全称判断为真则特称判断为真; 特称判断为假则全称判断为假
同素材性质判断对当关系的验证 根据P62表中各种判断类型的真值,验证同素 材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
关系判断
对事物与事物间关系的断定。如
厂里所有领导都去慰问有些伤病员工 上海在南京和杭州之间
关系者项:关系的承担者概念。至少有2个,依 次称为第一、第二、„关系者项
厂里领导、伤病员工;上海、南京、苏州
关系项:所存在的关系概念
„慰问„;„在„和„之间
量项:表示关系者项数量的概念
所有(全称)、有些(特称)
性质判断的文恩图表示(P58) S和P表示主项和谓项
阴影表示不存在;加号(+)表示存在
注意文恩图与欧拉图的差别
S
P S
P S +
P
S + O判断
P
A判断
E判断
I判断
区分性质判断种类的注意事项
种类取决于量项和联项
正确区分肯定判断与否定判断
所有的人都不是不犯错误的 (E判断)
全称量词可以省略,特称量词不可省略
例题 例题:指出下列性质判断中主、谓项的周 延情况。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精神活动的科学。 2.科学理论都是实践的产物。 3.所有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角三角形。 4.有些水生动物不是用鳃呼吸的。 5.出席会议的人有不是大学毕业的。 6.有些农民是发明家。
例题- 答案 例题:指出下列性质判断中主、谓项的周 延情况。
1.“疾病都能治好”与“疾病都不会治好” 2. “有的城市是开放城市”与“有的城市不 是开放城市” 3.“所有河流不是入海的”与“有些河流不 是入海的”
同素材性质判断对当关系的作用(2)
为反驳提供工具
例:(P63)“某部门有一半人贪污”与“ 某部门有一半人没贪污”的下反对关系
例:下列判断中可以用来驳斥“有交通事 故没有原因”的是
1.同一 4.矛盾 2.交叉 5.反对 3.真包含
性质判断
性质判断及其种类 同素材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 主谓项的周延性 使用性质判断的常见错误
关系判断
关系判断及其符号表示 二元关系的性质
使用性质判断的常见逻辑错误
量项使用不当
(P66)今天是星期日,我们学校的同学去百花 山登山了 (P66)所有的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1.E假,I真 4.A真,I真 2.A真,I假 5.E假,O真 3.O真,I真
当两个性质判断的逻辑变项都相同而逻辑常 项都不同,则这两个判断()
1.可同真,可同假 2.可同真,不同假
3.不同真,可同假
4.不同真,不同假
例题 如果把“与会者不都是党员”整理成一个I判 断,则其谓项是( )。 在同一素材的4个性质判断中,已知I判断为 真,则A判断的值为( ),E判断的值 为( ),O判断的值为( )。
例题 判断下列断定的正误,若有错误,请至少指 出一处错误
1. 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如果已知其中的一 个判断为真,就可以推出另一个判断为假;但已知 其中的一个判断为假,不能推出另一个判断的真假
例题 – 答案 判断下列断定的正误,若有错误,请至少指 出一处错误
1. 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如果已知其中的一 个判断为真,就可以推出另一个判断为假;但已知 其中的一个命题为假,不能推出另一个命题的真假 错误。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不能同时为假、但能 同时为真,即如果已知其中的一个判断为假,就可 以推出另一个判断为真。题干中描述的是上反对关 系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