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6章,幼儿体质的测定与评价
第6章,幼儿体质的测定与评价
头围
▲能反映颅和脑的大小以及发育情况,是判断大脑发 育障碍,如脑积水、头小畸形等的主要诊断依据。 ▲幼儿出生时,头围已达到成人头围的65%,10岁时 则达到成人头围的95%以上。新生儿头围平均为34 厘米,1周岁时为45厘米,2周岁时为47厘米,3-4 岁共增长1.5厘米,以后增长得更少。所以对头围 的监测在出生后的头两年尤为重要。 ▲用软尺测量,受测幼儿处于立位,量尺绕经枕骨突 起处至额骨嵴间一圈,软尺要紧贴头皮。以厘米为 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血压
▲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 侧压力,一般指体循环中的动脉血压。 反映幼儿心脏、血管的发育状态。 ▲一般只测查5岁以上的幼儿,测前要保持 安静状态。使用儿童血压计和听诊器, 力求一次听准,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
呼吸率
▲指可以自控的呼吸次数。反映了幼儿肺脏 发育的功能状况。 ▲使用秒表或三针式台钟计时。幼儿受测前 要保持平静状态,背对测试人员站立。测 试者用一只手轻轻按在幼儿的腹部,腹部 的一起一伏为呼吸一次,以半分钟为单位, 连续测三次,其中两次呼吸次数相同时, 即可读数记录。统计时,以1分钟计算, 单位为次/分。
▲幼儿生理机能发育的项目指标,主要包 括安静心率、血压、呼吸率、呼吸差、 肺活量、背肌力、握力等。 ▲这些指标不仅反映了幼儿生理发育的基 本状况,同时也能反映出幼儿体质发展 的状况。
安静心率
▲指在单位时间内(1分钟)测量相对安静时的心 脏搏动的次数。反映心脏和动脉本身的机能状态。 ▲测查使用秒表或三针式台钟计时。幼儿在受测前 应保持安静的状态,最好是在午间睡醒以后、起 床之前测查。用听诊器听诊心前区测量心率(也 可用切脉法测查)。以10秒钟为单位,连续测查 三次,其中两次心率数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 过一次时,即可读数记录,否则还需继续测查。 统计心率时以1分钟计算,单位为次/分。
背肌力
▲反映幼儿背部、腰部、腹部等部位肌肉 的收缩能力。 ▲一般只测查4岁以上幼儿,使用指针式背 力计。每人测三次,均要记录,统计时 选取最大值,单位为千克。 ▲在测查过程中,幼儿的膝关节要求挺直。
握力
▲反映幼儿整个上肢肌肉的收缩机能,尤 其是掌肌和前臂肌。 ▲一般只测查4岁以上幼儿,使用幼儿握力 计,左右手各测三次,均记录,统计时 选取最大值,单位为千克。 ▲注意正确使用仪器的方法,测查前可以 让幼儿先练习一两次。
▲幼儿体质测定项目指标的选择是否得当,在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幼儿体质调查研究的信度 与价值。 ▲测定的基本原则:有效性、可靠性、客观性、 经济性以及项目指标的规范化。 幼儿体质测定的项目指标:
①幼儿身体形态生长发育的项目指标
②幼儿生理机能发育的项目指标 ③幼儿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发 展的项目指标
王占春:《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理 论与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第152-160页。
呼吸差
▲指吸气时的胸围围度与呼气时的胸围围 度之差值。反映了幼儿呼吸肌在呼吸时 的活动能力。 ▲测量以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肺活量
▲指在一次深吸气后的最大呼气量。反映 了幼儿肺脏最大的机能活动能力,是一 种常用的反映呼吸机能的指标。 ▲此项指标一般仅限于5岁以上的幼儿测查。 使用单浮筒式肺活量计。每人测三次, 均要记录,每次间隔20秒至半分钟,统 计时,选取最大值,单位为毫升。 ▲测查前,要向受测幼儿讲解和示范测试 的方法,并让幼儿练习一两次。测查过 程中,应注意正确使用仪器的方法以及 卫生要求。
2、作用
▲了解和掌握幼儿体质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变化 的趋势与规律; ▲检查和评定幼儿体育工作以及增强幼儿体质 实效; ▲分析、研究影响幼儿体质强弱的各种因素。 ▲在此基础上加强科学的体育活动与身体锻炼、 改善营养和环境条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便更加有效地增强幼儿的体质。
二、幼儿体质测定的项目指标和方法
单脚站立
▲反映了幼儿静态的平衡能力。 ▲准备工作:自制一根小木条(长25厘米、宽5厘米、 高5厘米),秒表一块。 ▲指导语:“看谁立得时间长。” ▲测查方法:幼儿脱鞋穿袜,单脚站立在小木条上; 正确的姿势是踩在木条上的支撑腿要伸直,另一条 腿(称悬空腿)慢慢地离开地面;记录从悬空腿离 开地面时起,一直到出现以下四种情况中的任何一 种动作为止的持续时间:⑴悬空的脚碰到地上、木 条上或另一条腿上;⑵身体其他部分碰到地面上 (如手);⑶支撑腿移动或落到地上或木块移动; ⑷支撑腿的膝盖出现弯曲。受测幼儿左脚、右脚各 测定两次,统计时选取最大的数值,单位为秒,保 留一位小数。
0 点 线
立定跳远
▲反映了幼儿下肢部位的肌肉力量、爆发力(爆发力 体现了肌肉力量与速度的综合特征)以及身体协调 能力的发展情况。 ▲准备工作:在平整的土地上用粉笔画一条起跳线。 ▲指导语:“看谁跳得远。” ▲测查方法:受测者站在起跳线后,做两手用力摆臂、 两腿用力蹬地同时向前跳远的动作,落地时要基本 站稳;用软尺丈量离起跳线最近的一只脚的脚后缘 到起跳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测三次并做记录,统计 时取最大的数值,单位为厘米。
体重
▲指人体的总重量。反映了儿童骨骼、肌肉、 皮下脂肪及内脏器官重量增长的综合情况, 与身高相结合可以评价机体的营养状况和体 型特点。 ▲正常足月新生儿体重平均为3千克左右,5-6 个月达6千克左右,1岁时达9千克,2岁时12 千克。此后,平均每年增加2千克,故2-12 岁幼儿的体重可按下式估算: 体重(千克)≈年龄×2+8 ▲定期测量体重可以了解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和营养状况,并作为指导幼儿喂养及早期发 现疾病的依据。常用杠杆秤测量。受测儿童 应先排大小便,仅穿背心和短裤衩。1-3岁 儿童可以蹲、坐于秤台中央,3岁以上儿童 可站在秤台中央。以千克为单位,保留两位 小数。
20米快跑
▲反映幼儿身体位移速度。 ▲准备工作:在一块平整的地面上画两条笔直的跑道,长约25 米,每条跑道宽约1.5米;再在场地的两边画一条起跑线和 一条终点线,其距离为20米;秒表两块。 ▲指导语:“看谁先拿到小红旗。” ▲测查方法:请两名受测者站在起跑线后,每人各在一条跑道 内;当听到起跑信号后立即跑动,秒表从每名幼儿出现抬腿 动作开始启动;当幼儿一只腿迈过终点线时,秒表即停止, 记录快跑20米所用的时间。每名幼儿测两次,记录每次成绩。 统计时选最快的数值,单位为秒,保留一位小数。在测定过 程中,应尽量招呼幼儿快点跑以及沿着跑道跑,也可以在超 过终点线2米的位置上插上一面小红旗,以表示幼儿需跑到 的位置。 场地布置如图
沙包掷远
▲反映幼儿上肢部位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准备工作:找一块长约20米,宽约8米的开阔场地,在场地 的一端画一条投掷线;自制不同重量的沙包,3-4岁组幼儿 使用100克重的沙包,5-6岁组的幼儿使用150克重的沙包。 ▲指导语:“看谁投得最远。” ▲测查方法:受测者站在投掷线后,单手拿一个沙包,用肩上 投掷的方法向远处用力投掷沙包;用软尺丈量沙包落地点到 投掷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落点需在前方6米宽的区域内,越 出此范围算作失败,不记成绩;受测幼儿左手、右手各投三 次,记录每次成绩,统计时取各手所投的最大数值,单位为 厘米。
胸围
▲指胸廓周围的量度。反映了幼儿胸骨、胸腔以及体 态生长发育的状况,是幼儿身体宽度和厚度最具代 表性的测量值。 ▲幼儿平均胸围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增加12厘米,速度 最快;第二年增加3厘米;以后每年约增加1厘米。 ▲常用软尺测量。受测幼儿处于立位,裸上身,两手 自然下垂,量尺绕经后背两肩胛骨下角至胸前两乳 头上一圈,软尺松紧度要适宜,取呼气时周围量度 及吸气时周围量度的平均数,即为胸围的数值。以 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坐高
▲指坐位时从颅顶至臀部接触底座的垂直高度,即 头与躯干的长度,可以反映幼儿躯干的生长情况, 与下肢比较时还可以说明下肢与躯干的比例关系。 ▲三岁以下幼儿应卧位测量顶臀长。婴幼儿平卧于 量板上,使之身体伸直、两脚并拢,用两手将其 头贴紧固定于正中位置,测量者左手将其两脚提 起,使小腿与大腿成直角,右手将活动板贴住臀 部,测得值即为顶臀长。 ▲三岁以上幼儿通常选择带调节座位的专用坐高计 测量,也可用凳子附加于身高计上进行测量。受 测幼儿处于坐姿,测量颅顶点至座位平面的垂直 距离。以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第六章 幼儿体质的测定与评价
一、幼儿体质测定与评价概述 二、幼儿体质测定的项目指标和方法 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 三、幼儿体质的评价
一、幼儿体质测 定与评价概述
1、含义 幼儿体质的测定: ▲选择若干个客观、有效和切实可行的项目指标,运用准确经 济、简便易行的测量手段,采取严密、科学的测试方法和程 序,从若干个方面对幼儿的体质特征进行测量。 ▲通过测定,可以获得和掌握具有代表性、准确可靠的、能够 反映出幼儿体质基本状况的原始数据资料,使体质这个抽象 而又复杂的概念变得具体化和数据化。 ▲幼儿体质测定的结果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有加以分析、 比较和评价之后,才具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 幼儿体质的评价: ▲依据所收集的定性和定量的数据资料,按照可靠的、有效的 评价理论、标准和方法,评定幼儿体质强弱、优劣的过程。 ▲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影响幼儿体质强弱的因素,提出增强幼儿 体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相应措施与方法。
◆身高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cm)×100 该指数表示每一厘米身高所含体重的量,借以 说明人体的充实程度。一般情况下该指数随年龄的 增长而加大。 ◆身高胸围指数=胸围/身高×100
这是一个体质指数,通过胸围和身高之间的比 例关系,反映胸廓发育的状况,借以说明人体的体 格和体型。 当幼儿身高增加时胸廓也随之发育,呼吸功能 增强。该指数越大,表示胸围较大,身躯就相对较 粗壮。一般情况下,幼儿自出生后,该指数即随年 龄的增长而下降,到青春期降到最低水平。
1、幼儿身体形态生长发育的项目指标
▲幼儿身体形态发育的项目指标,主要包 括身高、体重、胸围、头围、坐高等。 ▲由这些指标又派生出身高体重指数、身 高胸围指数、上身长下身长比值和头围 胸围比值等四项评定指标。
身高(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