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护理查房
• 抗快速心律失常型起搏器
四、心脏起搏器的分类
3、根据电极导线植入部位
• (1)、单腔起搏器:
VVI起搏器
AAI起搏器
单腔VVI起搏系统
V
V
V
四、心脏起搏器的分类
(2)、双腔起搏器:有两根电 极导线,通常分别植入在右心 房和右心室内合适的部位
双腔DDD起搏系统
A
A
A V V
A V
V
四、心脏起搏器的分类
O=无
O=无
A=心房
V=心室 D=双腔
A=心房
V=心室 D=双腔
T=触发
I=抑制 D=I+T
P=简单程控
M=多功能程控 C=遥控
P=抗心动过速
S=电复律 D=P+S
R=频率应答
Company Logo
七、常见起搏方式及含义
AAI 心房起搏、心房感知抑制
VVI
VDD DDD
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抑制、频率适应
二、起搏器的组成部分与电路
脉冲发生器:电源或电池
电极导线
阴极(负电极 -)
电极导 线
阳极(正电极 +)
人体组织
脉冲 发生 器
阳极 +
阴极 -
起搏器的特征
• 大小:如男士手表 • 重量:20-80克
• 外壳:钛金属
• 寿命:10年左右
• 控制:程控仪遥控
三、电极导线分类
• 1、按心腔分:心房导线、心室导线、冠状窦导线 • 2、按极性分:单级导线、双级导线 • 3、按固定方式:被动方式、主动方式(螺旋固定) • 4、按含药物:激素、非激素
十一、手术过程
• • • • • • • • • • • 局部麻醉 静脉入路置放电极导线 --从头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 插入导管 --将电极送入心腔 --被动与主动固定电极 --测试电极性能 皮下植入起搏器 --制作起搏器囊袋 --接上起搏器 --缝合
置放电极导线
起搏导线插入路径
右心房起搏导线常用位置—右心耳
术后第4天
普食(盒饭、汤类、水果)
安全3分钟后,病区内活 后伸运动: 患者呈站立位,双 手放于两侧,双目平视于前方, 动
将患肢上肢尽量往后伸。运动频 率为2-3次/日,10-15分钟/次。
术后第5天
普食(盒饭、汤类、水果)
安全3分钟后,病区内活 旋臂运动: 患者呈站立位,上 身不动,患侧上肢自然下垂,患 动
心室起搏、心房、心室感知抑制与触发(对心室) 房室顺序起搏、心房感知抑制与触发(对心室)、 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抑制
八、绝大多数起搏器具有四个功能
1、 刺激心脏使它除极 2、 感知心脏自身电活动 3、 对增加的新陈代谢需求作出反应,提供频率适 应性起搏 4、 提供由起搏器存储起来的心电诊断信息
九、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
十、术前准备
• • • • • • • • • • • 术前一日 必要时行药物过敏试验。 备皮:剃去手术区域毛发,保持手术区域清洁和皮肤完好。 洗澡:备皮后洗头洗澡,重点是双侧锁骨下皮肤要清洗干净,备好卫 生组具。 练习床上大小便:减少术后导尿的痛苦。 饮食:术日晨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等进食8分饱。 介入当日术前 打针:左上肢打留置针,输液。 衣服准备:上衣反穿,不穿裤子。 接至三楼介入中心。 介入当日转CCU
(3)、三腔起搏器: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右心房和右心
室植入导线外,通过冠状静脉窦植入
导线至左心室侧静脉或侧后静脉,由 心外膜起搏左心室,恢复左、右心室 同步活动。
四、心脏起搏器的分类
• (4)四腔心脏起搏器 方法是将两根电极导管插入左心室、 左心房的冠状静脉系统,分别起搏左心房、左心室,再将
另两根电极导管分别植入在右心房和右心室的内膜,电极
人工心脏起搏器
12楼 2012-06
• 亲, • 你在护理术后带有起搏器的患者时, • 心电监护仪上突然出现一条直线时你会怎样 处理呢?
病史介绍
患者姓名:张玉冰,性别:女,65岁。 1.主诉:胸闷胸痛、黑朦、气促11年加重伴浮肿2年。于2012-03-05入院 2.10/3: 突发黑朦,随即晕厥,神志短暂丧失约10秒,伴小便失禁。转CCU 3.19/3:AVR+左室流出道疏通+心脏表面临时起搏器安置术,转入ICU 4.21/3:转回特护房 5.21/3: 12:10 伤口换药时不慎牵拉了起搏导线,心电监护示一条直线,患 者出现阿斯综合征,检查发现起搏器导线接触不良,内科会诊 建议:行心内膜临时起搏器或永久性起搏器 6. 22/3: 17:00 在介入中心行心内膜临时起搏器安置术。 7. 27/3:双下肢血管超声显示:双下肢血栓形成 8. 29/3: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
姓名标签
起搏器术后患者康复计划
时间 饮食 活动 术肢康复计划 握拳运动: 患者卧于床上,患
侧上肢伸直,患侧五指用力伸 直,再用力握拳。运动频率为3-4 次/日,5-10分钟/次。
床
指导日期 患者掌握情况 完成护士签名
1.半流质饮食(稀饭、面条) 卧床休息,指导床上肢 2.避免牛奶、豆浆等胀气食物 体活动 术后第1天 3.避免生冷瓜果 1.半流质饮食(稀饭、面条) 解除制动,床上活动半 2.避免牛奶、豆浆等胀气食物 小时后以床边活动为 术后第2天 3.避免生冷瓜果 主,5-10分钟/次 以病室内活动为主, 3次/天,15-30分/次。 普食(盒饭、汤类、水果) 酌情病区内活动。
治疗 局部压迫 切开取出血块清理出血点 全身治疗
十三、并发症的观察
4、血栓栓塞
因起搏电极导管损伤血管内膜 ,破坏了血细胞所造成。
故应观察患者的四肢末梢动脉搏动, 皮肤有无肿胀及温度变化。
十三、并发症的观察
5、心肌穿孔
多因操作用力过猛,导管过硬 或电极张力过大引起。
可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可闻及心包 摩擦音。可发生心包填塞引起血压 下降出汗,应立即报告医生。
导管和埋在病人上胸部起搏器相联接,同步起搏恢复心脏 各腔室兴奋收缩的同步性和协调性。
五、起搏方式
1、心外膜起搏 2、经静脉心内膜起搏
3、胸壁起搏:无创性胸壁起搏
4、埋藏式(永久性起搏器)
六、起搏器编码
位置 功能 Ⅰ
起搏心腔
Ⅱ
感知心腔
Ⅲ
反应方式
Ⅳ
程控功能
Ⅴ
抗心动过速
编 码 意 义
O=无
O=无
O=无
外展运动: 患者呈站立位,双
手放于两侧,双目平视于前方, 将患肢上肢尽量往两侧伸,回收 再打开,逐渐练到水平位。 运动频率为2-3次/日,10-15分钟 /次。 前屈运动: 患者呈站立位,双 手放于两侧,双目平视于前方, 将患肢上肢尽量往前伸。运动频 率为2-3次/日,10-15分钟/次。
术后第3天
电极导线按心腔分为
右房电极 冠状窦电极
右室电极
电极导线按极性分:单极与双极
电极导线按固定方式分:主动与被动固定
翼状头激素电极导线 螺旋头电极导线
Screw-In Tip
四、起搏器的分类
1、按放置时间: • 临时 • 永久
四、起搏器的分类
• 2、按起搏器性能:
• 固有频率起搏器
• 按需型起搏器
1、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2、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伴有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
<40次/分者
3、窦房结功能障碍,有症状,药物治疗有困难者 4、劲动脉窦过敏症,心率过缓有晕厥发作者
5、经临时起搏治疗,自身窦性心律3周以上不能恢复者
6、异位快速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者,应用抗心动过速起搏器。
透视:右心室起搏导线就位
右心室
透视:双腔起起搏导线测试
置入起搏器
十二、术后的护理要点
1、术后回CCU;移动病人时,保持上身不动,以防电极脱位(两天后转 回病房)。 2、床旁心电监护,行床边心电图,观察心脏起搏器工作状态,ECG可见 一针状波后可有一宽大的QRS波或P波。 3、沙袋局部伤口压迫6—8h观察有无出血现象,每24h更换伤口敷料, 随时保持干燥。 4、绝对卧床72h,24h绝对平卧,24—48h可取健侧位,48h—72h后可取 半卧位,3天后可下床活动。 5、不能用力拍背和剧烈咳嗽,用力排痰,以防导线脱落。 6、运用抗生素7天,糖尿病者适当延长,术后感染者发热者用至体温正 常为止。 7、术后7天拆线,拍片,做起搏器调控。 8、发生电极脱落:立即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异丙肾,监测心电,血压 ,备好抢救器械。
十三、并发症的观察
6、起搏器综合症
症状包括: • 头晕 • 昏厥前症状 • 胸闷 • 呼吸短促 • 颈部搏动 • 恐惧 • 疲惫 预防: 双心腔起搏 治疗: 更换双心腔起搏
VVI
VVI
十四、术后注意
1、1个月后复查(保证卡,胸卡,就诊卡)每1—2月一次,6月后每隔3—6 月复查,主要复查ECG。 2、上机场时要出示保证卡 3、微波炉,手机,开汽车,都不会影响起搏器 4、要注意离开磁场,终生禁止核磁共振 5、伤口拆线一周后可洗澡,要由家属协助,一个月后可自由活动,如打高 尔夫球,健身 6、乘车尽量不用术肢手抓杆,避免术肢手抓举用力过度 7、自测脉搏,发现次数减少百分之二十或有长间歇时,应到医院就诊复查
部,逐渐在枕后摸向对侧耳后。 运动频率为1-2次/日,5-10分钟/ 次。
十三、并发症的观察
1、导线脱位/移位
• 预防 -选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 – 关注病人主诉,指导正确卧 位,不能用力拍背或咳嗽。
治疗 -重新定位 -换用螺旋电极导线
十三、并发症的观察
2、囊袋感染
• 预防 – 术前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 术中严格无菌消毒 – 术后每日伤口换药
侧以肩为轴,用力旋前,再旋后 。10-15分钟/次,运动频率为2-3 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