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格式模板
2 创造性思维的定义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这是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 思维形式,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既包括逻辑思维,也包括非逻辑思维。爱因斯坦关于科学创造原理的思 想,可以简洁地表示成为一个模式:经验—直觉—概念或假设—逻辑推理—理论。其中 直觉在科学创造中起着选择、预见的作用。通过直觉提出创造成果的概念和假设,经过 实践检验确立以后,就成为建立科学理论的出发点。此外,进行海阔天空的联想,异想 天开的组合和转换,都需要具有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正因为如此,爱因斯 坦说:严格说来,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然而,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等非逻辑 思维是高度纯熟的思维的产物。不仅创造过程的归纳阶段和演绎阶段需要逻辑思维,而 且理想阶段即创立模型和提出假说的阶段,也离不开逻辑思维。
k 3 (a A)(b B)(c C) aB(c C) bC(a A) cA(b B) abc ABC
(aB bC cA)k abc ABC
因为 abc ABC 0,k 0
所以 (aB bC cA)k k 3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培养 途径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1毕业论文(设计)
在解题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前言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如何让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的发展,使 他们能够顺利地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代高科技和人才 的激烈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创造性思维的竞争,而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 求变。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 素材,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 思维的原则、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尤其是求 异思维能力。如何通过数学解题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创新对我们 每项工作都有作用,对我们的学习,创新都有作用。创新思维对我们教书,创新有重要 作用;对我们的改革开放,创新有更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本人在实习中的体会就数学解 题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谈点个人之浅见。
即 aB bC cA k 2 。
若由“ a,b, c, A, B,C 均为正数,且 a A b B c C k ”考虑可否从一个新的角度,
比如从集合角度去思考,这时头脑中就产生了构想,形成如图 5—7 所示的一个等边三
4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5毕业论文(设计)
角形 PQR。显然, S LRM S MPN S NQL S PQR
4.1 基础差 ................................................2 4.2 做习题太少 ............................................2 4.3 解题方法陈旧,不求新...................................2 4.4 提问较少...............................................2 4.5 学生还不能适应素质教育.................................2 5 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5.1 创设教学情景,最大限度地培养解题能力 ..................3 5.2 鼓励学生猜想,培养学生创造力 ..........................3 5.3 学生的学习状况 ........................................3 5.4 数形结合,萌生构想.....................................4 5.5 重视一题多解 ..........................................5 6 小结........................................................6 参考文献 ....................................................6
这是一道莫斯科数学竞赛的培训题,在 1985 年北京数学奥林匹克学校教学中曾组
织高一学生课堂讨论。教师的思路是:令 x
2, y
2 ,若
2
2 是有理数,则问题已
得解;若
2
2 是无理数,则 (
2
2
)
2Leabharlann 222
是有理数,因此,一定存在这样的两个
无理数 x, y ,使得 x y 是有理数。
证明虽然漂亮,但并没有指出哪两个无理数具有这样的性质。经过课堂讨论,人大
5 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由于解题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这样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怎样去培养学生这样能 力呢,本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
5.1 创设教学情景,最大限度地培养解题能力
让每个学生从厌学转化为乐学,通过一定的努力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是 当今所提倡的愉快教学法的核心,为此采取以下常见的方法:民主性方法,在教学中通 过课堂提问或讨论,建立师与生、生与生和谐友爱的关系,使学生伴有成功感、喜悦感; 照顾一般、两头兼顾的方法,教师应循循善诱,梯度的指点,引路,循着学生的思路, 将学生存在问题,解剖成一个个有序的小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加以指导;激励性 方法,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充满情感的投入,对学生出现的点滴进步, 给予表扬,使学生感受教学过程的乐趣。
答辩日期:
年月日
指导教师:
韦兰英
年 月 日签发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目录
1 前言........................................................1 2 创造性思维的定义............................................1 3 解题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2 4 实习过程中发现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现状 .......................2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专 业_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姓名 韦 兰 英
职称 副教授 起止日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专业及班级: 学生姓名: 题 目:
上交报告(论文)日期: 年 月 日
4.5 学生还不能适应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要求我们多方面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让学生去多方面地发展,突
2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3毕业论文(设计)
出学生的个性化。但是大多数学生的思想未能转变过来,而且多年来一直在传统的教育 模式下学习,对一些新的方法不能适应。而且教师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教师的教法不 好,引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带动不了学生去学习,这样老师教得辛苦,学生也学得辛苦。
3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4毕业论文(设计)
5.3 学生的学习状况
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气氛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课堂上教师对学
生讲授解题技巧是纵向交流垂直启发,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切磋则可以促进个体之
间创造性思维成果的横向扩散或水平流动。
例 2 存在这样的两个无理数 x, y 使得 x y 是有理数吗?
4 实习过程中发现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现状
4.1 基础差
有一部分同学在小学升初中时,数学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导致上到初中后不想学, 甚至对数学有一种子讨厌的心态,更不用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了。
4.2 做习题太少
身为学生,特别是学数学的学生,多练是培养能力的基础,但是学生们都不愿意去 做练习。这样即使你有一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可以用到解题中去的,但是不做练习就等 于不能把思想用于实践中去,你有这样的思维和没有是一样的。
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在数学教学之中,适时地抓住数形结合这一途径,是培养创造
性想象力的极好契机。
例 3 正数 a,b, c, A, B,C 满足条件 a A b B c C k ,求证 aB bC cA k 2 。
这是一道全俄 1987 年数学竞赛试题。命题者已给出如下解答:
如大部分题是源于教学内部的常规问题、形式化问题,缺少对方法中所蕴含的人类认识
问题的基本思想规律的渗透和感悟,因而容易陷入僵化刻板的套路,这种解题对付应试
有利,对创新能力无益。
4.3 解题方法陈旧,不求新
从实习中发现初中生的思维能力还停留在小学阶段,在解题过程中用的还是陈旧的 方式、方法,但是他们还是安于现状,不去求新的方式、方法。有些题目的解法是多种 多样的,但一味地从一条路去解题,没有创新,更加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4 提问较少
在上数学课时,学生的提问太少了,这也说明他们没有去想问题(少部分同学可能 是想了,但是不敢提出来),没有想,方法自然就少了,只知道听老师的讲解,这样的 学习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积极去想问题,发现问题,提问问题,在这过程中,创造性 思维也会得到相应的培养。
5.2 鼓励学生猜想,培养学生创造力
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求异性,大胆运用教学理 论,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对学生思维过程中出现的“念头”,应该采取宽容和 平等态度,究竟念头正确与否,需分析加以落实,对“一些”错误的念头加以适当鼓励。
例 1:鸡兔共有头 18 只,足 60 只,问共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 有些学生用算术方法,也有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本题。有个别同学生列式:60÷ 2-18=12,即为兔子数,当然 18-12=6 为鸡的只数。这与鸡兔同笼算式不符。但是不要 马上武断地认为学生是凑数凑出来的解法加以否定。让学生讲讲,学生的解释说:把鸡 腿捆起来看成金鸡独立的“单脚鸡”,把兔子看成前脚抱着大萝卜的站着“单脚鸡”多 一只脚,这时共 18 个头,60÷2=30 只足,每只“双脚兔”比“单脚鸡”多一只脚,30-18=12 正好是兔子的头数。多么丰富的想象,甚至是幻想,这种别出心裁的解法简直让人拍案 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