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心理学-心理生理测试技术

实验心理学-心理生理测试技术


支气管扩张,加大氧气吸入,在身体处于静 态下呼吸变慢,变浅。 收缩力度加强,血压升高,供血量增加
出汗,触感、抓握力增强

体温下降
分泌肝糖, 增加对心肌、骨骼肌的血糖供给 收缩,供血给心肌、骨骼肌 供血增加 分泌肾上腺素 ,加强交感神经的作用 ,使以上所 有器官兴奋 兴奋,起鸡皮疙瘩,汗毛竖起 抑制,血管收缩,供血给运动系统 抑制,血管收缩,供血给运动系统 膀胱口和扩约肌松弛,膀胱泌尿肌紧缩
C
答 后 5 秒 线
R
无辜者的图谱
答 后 5 秒 线
C
答 后 5 秒 线
R
说谎者的图谱
答 后 5 秒 线
(三)案例:
某中学,学生吃食堂饭后集体中毒,上吐下泻,毒物是汤里农药。 投毒犯不太可能对整个学生集体有仇,更可能是对校领导有仇.嫌疑 人是前任总务处主任,曾主管过食堂工作,食堂中的职工都是其亲 信。此人因权力斗争被新来的校长贬为普通工人。他和他的亲信待 遇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估计动机是让学生中毒,让大家看看新食 堂主管多糟。他本人无作案时间,但有个食堂女工是他的情妇,因此 怀疑是他指示其情妇投的毒。办案人员只是从动机上推测怀疑此人, 无任何证据。又因此人是个干部,不敢当一般嫌疑人审讯,只好使 用测谎。测谎认定了他后,他和他情妇在测后审讯中都招了供,事 实与公安人员侦查判断完全相符。
8.用“行动”词,少用“后果词”,如“是你杀死的 吗?”不如“是你开枪打的吗?” 9.问相关问题时的腔调应该和问准绳问题时相等。 10.不能用指责性、攻击性的语言,问题应尽量客观,不 能带有受测人是有(无)罪的假设,或可(不可)信的 含意。不能用侮辱性的语言。 11. “意图”问题测不准。意图问题一般都是和行为一起 问的.所以没有办法辨别受测人反应来自哪儿.意图本 身不是罪.(如超市顾客无意把货物放在口袋里了)没 有想偷,你问他是不是想偷走不付钱?他觉得没法为 自己的行为辩解,非常丢脸,这样的人很可能会反应在 他的行为上。
本案测试中用的相关问题R和准绳问题C分别是: R = C1 = C2 = C3 = 汤里的农药是你找人放的吗? 你报复过你恨的人吗? 你做过损人利己的事吗? 你在重大问题上说过谎吗?
一组测试题目要问三遍,每一轮次变化提问顺序。 问 问 问 问 问 问 C --- R --- C --- R --- C --- R 第一轮:C1----R1----C2----R2----C3----R3 第二轮:C2----R1----C3----R2----C1----R3 第三轮:C3----R1----C1----R2----C2----R3
(四)CQT测试的出题规则
如果受测人对相关问题 R的反应强于对准绳问题 C的反应,他 是有罪的,反之,他就是无辜的。 如何结合案件和受测人出好这两类题,并做好测试前谈话,是做好测试的关键。
所以,出题时需要注意思考以下简单的基本原则:
原则一:有没有任何可能罪犯会对相关问题不敏感?
原则二:有没有任何可能罪犯会对准绳问题敏感? 原则三:有没有任何可能无辜者会对相关问题敏感? 原则四:有没有任何可能无辜者会对准绳问题不敏感? 原则五:有没有其它东西会触动受测人?
四、准绳问题测试法(CQT)
(一)几个术语
1. Sr (Sacrifice Relevant) 牺牲相关问题 牺牲相关问题是用来减轻相关内容开始出现时对被测人造 成的心理冲击力。因为无论是有罪的还是无辜的人都会对 第一个相关问题有所反应,所以这个问题不作为评分使用, 也因此叫它“牺牲”相关问题。
例如: 就有关XXXX一案,你愿意如实回答我的每个问题吗?

若有必要,与相关问题以时间,年龄,隔开(用隔离词).
出题时问问自己:对罪犯的触动会大于相关问题吗? 对无辜者的触动会小于相关问题吗?
(六)准绳问题出题注意事项
1.单一事件,单一目标,定义好本案。 2. 相关问题必须准确、具体、明确、直接、简短。 3.所问的问题必须是用“是/不是”,“有/没有”等一两个字能回答 的 问题。 4. 相关问题应该是罪犯作案过程中各种行为中的要害行为,是他记得 最清楚、最担心探出的行为。 5. 相关问题不能是双重问题。 6. 问题不能被误解,也不能有解脱的余地。 7. 语言,词汇简洁、易懂,不用法律词,专业词,必要时可用受测人 的语言。
一 室内环境要求 测谎的整个过程需要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进行, 室内的墙壁和门窗最好能做隔音处理。 墙壁以白色为主的浅色调为宜。 室内应安装噪音较低的冷暖空调,保证房间内温度适宜。 测谎室面积应在10-15平米左右。 墙面不应有“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等类似的字样。
那些钱是存在 A银行了吗?
B 银行了吗? C 银行了吗? D 银行了吗? E 银行了吗? 是放在别处了吗?
问到他存钱的银行时他会反应最强,从而就告诉我们应该往哪儿去找。
三 未知POT及出题规则
列入问题单中的项目数量应该是最可能的几个。 问题力求具体,明确。 划分范围应从大到小, 确定大范围后再把它分为中范围,小范围,直至可着手去寻找的范 围。因为大、中、小范围三个测试中每一个都可能有错,下面的测 试就会全错。所以层次不能太多。而范围太大寻找证据的工作量就 会大到不现实。 划分范围最好有根据。 如:放银行、放亲戚、放朋友…。比东城区、西城区… 未知POT的几个问题中必须有一项包括一切其它可能的问题. 将“最可能”的问题放中间,以获得紧张峰效应。
2.
R 相关问题 相关问题就是那些直接具体关系到案件或者是测试所要解决的 问题,它包括强相关(主要相关)和弱相关(次要相关)问题。 例如: XXX事情是你作的吗?
3.
I 非相关问题 你是叫张三吗?
例如
你是北京人吗?
4.
C
准绳问题
准绳问题是用那些和在调查案件有所关联,但是被测人却不得不 作出撒谎的回答的问题。 准绳问题是用来和相关问题进行比较的问题。 如果被测人在准绳问题上反应强于相关问题,测试的结论倾向于 该被测人没有参与作案。 例如: 你作过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吗?
撒谎是一个过程,说谎比说实话需要更多的思维活动。 说谎大致需要经过下列四个步骤:
1 想一想什么是真实的 。
2 估价一下对手 。 3 编制出谎言 。
4 琢磨一下用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出来 。
说谎(想隐瞒)
怕被揭穿
害怕心理
生理反应
器官 瞳孔 放大
交感神经兴奋
肺 心脏
手脚 汗腺 肝脏 末梢血管 心肌、骨骼肌 肾上腺 竖毛肌 消化系统 生殖系统 膀 胱
(五)相关问题R和准绳问题C的性质
与相关问题有联系。可以在性质上,也可以在动机上有相似之处。 与相关问题相反,不能具体,必须广泛,含糊。
杀人案中不能用“杀过人吗?”作为准绳问题。
罪犯可能以前也杀过人,很怕被揭露而产生强反应。无辜者以前 很可能没有杀过人。说“没有”是真话,而不反应,而当前这个 案子他受怀疑,他会更担心相关问题。可以用“想过杀人吗?” 作为准绳。弱行动词可以相同,如偷盗可以用“偷东西”作为准 绳。 是受测人这一类普遍都有过的事,要使受测人撒谎 , 或觉得自己可能 在撒谎,从而产生担心被揭穿,更受怀疑,但又不得不说谎的矛盾心理。 回答只能用一两个字, 如:是/不是,有/没有。
1、 精神、体力极端疲惫者
2、 情绪失控者,醉汉,用镇静剂,兴奋剂过多者 3、 吸毒者 4、 精神病患者 5、 身体极不舒适者(例如有疼痛等刺激的干扰) 6、 呼吸困难者 7、 12岁以下儿童或智商低于12岁儿童者 8、 有癫痫病史者及患有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者等。。。。。。
测试所需的条件
原则:尽可能减少对被测试人的干扰
反应升高
三、测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基本原理
(1) 刺激(威胁)越大,反应越强。 (2) 自己比自己(与心理素质无关)
测谎基本方法
犯罪情节测试法 GKT 准绳问题测试法 CQT
犯罪情节测试法 GKT
• 犯罪情节测试法(guilty knowledge test,GKT)
– 犯罪调查的任务是将罪犯与无辜者区分开,不 是检测说谎与否 – 罪犯所知道的一些情节是无辜者所不具有的 – 罪犯在识别与犯罪有关的一些独特信息时,会 产生生理上的激发反应。
(七)测试步骤
一 测试前准备工作 1. 接受测试委托、了解案情 2. 准备测试题 3. 与办案人员讨论测试方案,确定问题是否准确 4. 了解受测人生理、心理状态是否稳定 5. 布置测试室 6. 二 把测试问题单输入电脑
测试前谈话
三 四
测试、提问、收集图谱 分析图谱 1.被测人退场 2.定量评图,打分 3.确定有罪,无罪,或无结论
二、测谎的心理生理基础
• 测谎的基本假设是人在说谎时,会出现一些自主 的生理反应,以及一些行为上的变化。
– 害怕——害怕失败。谎言被识破,将面临个人的人身 或经济上的损失。 – 认知——道德冲突引发应激反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饿道德定位。面对道德冲突,人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一 种矛盾心理,进而导致自主神经的活跃。 – 条件反射。当罪犯被问及一些与犯罪行为相关的一些 问题,容易产生与犯罪过程中相同的情绪体验,因而 激发自主神经的兴奋性。
案例: 简要案情
测试目的 测试题目
旅馆三楼304房钻石戒指被盗. 只有侦查员,作案者知道。 其他人不知道. 查找嫌疑人 I 你知道哪一个房间被盗吗? C1 是301房间吗? C2 是302房间吗? C3 是303房间吗? 相关问题 R 是304房间吗? C4 是305房间吗? C5 是306房间吗? C6 是307房间吗?
五 告知办案人结果 六 测后谈话 (不同于审讯)
五、测谎的作用及条件
认定和排除犯罪嫌疑人,筛选嫌疑对象,缩小侦查范围。
辅助讯问,有利于突破犯罪嫌疑人心理。 鉴别供词或证词真伪。
深挖犯罪,侦破系列案件。
坚定侦查人员审讯信心。 帮助查找证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