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尿液化学检查

尿液化学检查

尿液化学检查一、A1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 尿液pH测定最精确的方法是A.指示剂法B.pH试纸法C.pH计法D.滴定法E.试带法答案:C[解答] pH计法是用pH电极能直接精确地测定出尿液的pH值。

故本法精确度较高。

2. 随机尿pH值的正常参考范围是A.5.0~6.0B.5.5~6.5C.5.0~7.0D.5.5~7.5E.4.5~8.0答案:E[解答] 随机尿pH值正常参考值为4.5~8.0。

3. 下列关于尿蛋白检测,错误的是A.如尿中盐浓度过低,可使加热乙酸法出现假阴性B.尿液pH影响蛋白的测定C.在进行肾病患者尿蛋白测定时,最好使用磺基水杨酸法和双缩脲法进行定性、定量测定D.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族药物可导致假阴性结果E.尿中含有高浓度有机碘造影剂时,磺基水杨酸法不受影响答案:E[解答] 磺基水杨酸法测定蛋白质时,使用某些药物及有机碘造影剂时,以及尿中含有高浓度的尿酸、草酸盐或黏蛋白时,可使试验假阳性。

此时可用加热煮沸后浊度是否消失予以鉴别。

4. 干化学法测定尿液蛋白质的最适pH范围是A.1~3B.3~4C.5~7D.7~9E.8~10答案:C[解答] 试带法测蛋白质是利用pH指示剂的蛋白质误差原理,故最适pH值应包含有蛋白质的等电点(pH 4.7)。

5. 溶血性黄疸时,尿胆红素A.阴性B.正常或稍增加C.增多D.轻度增加E.强阳性答案:A[解答] 尿胆红素测定阳性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而溶血性黄疸时呈阴性反应。

6. 阻塞性黄疸时,尿中胆红素A.阴性B.正常C.增加D.减少E.不定答案:C[解答] 尿胆红素测定阳性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而溶血性黄疸时呈阴性反应。

7. 阻塞性黄疸时,尿中尿胆原A.阴性B.正常C.增加D.减少E.不定答案:A[解答] 阻塞性黄疸时,血液中的结合胆红素从胆管排入肠道受阻,导致尿胆原的形成受到影响,故尿中尿胆原测定为阴性。

8. 班氏法测尿糖时,试剂和尿量的比例是A.10:1B.1:10C.1:1D.5:1E.1:5答案:A[解答] 班氏法测尿糖时,试剂和尿量的比例是10:1。

9. 尿胆红素的确证试验是A.Smith试验B.干化学试带法C.Harrison法D.泡沫试验E.碘氧化法答案:C[解答] 检测尿液胆红素的方法有重氮法和氧化法两种,其中改良哈氏浓缩法是采用胆红素被氧化钡吸附而浓缩,再经氧化剂氧化而呈现绿色的测定原理,该法由于灵敏度高、精确度高等优点作为尿液胆红素的确证试验。

10. 尿蛋白质定量检测的经典方法是A.低铁氰化钾法B.双缩脲法C.考马斯亮蓝法D.丽春红S法E.免疫测定法答案:B[解答] 双缩脲法由于具有显色稳定,对球蛋白、清蛋白具有相同的稳定性,是蛋白质定量测定的经典方法。

11. 下列关于血红蛋白尿描述错误的是A.正常人尿中无游离血红蛋白B.试带法检测时也可与完整的红细胞反应C.阳性可见于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患者D.大剂量维生素C可使试带法产生假阳性E.甲醛可使反应呈假阴性答案:D[解答] 生理情况下,人血浆中有微量的血红蛋白,与结合珠蛋白形成复合物,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代谢,尿中无游离血红蛋白。

当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超过1000mg/L时,血红蛋白从尿中排出,潜血试验阳性。

阳性主要可见于泌尿系统疾病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所致的血管内溶血性疾病。

试带法检测时除与游离血红蛋白反应外,也可与完整的红细胞反应,但在高蛋白、高比密尿液中,RBC不溶解,敏感性降低。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使试带法产生假阴性,甲醛可使反应呈假阴性。

12. 下列哪种尿经加热后混浊可消失A.尿酸盐结晶尿B.菌尿C.乳糜尿D.脓尿E.碳酸盐结晶尿答案:A[解答] 混浊尿在试管内加热混浊消失的为尿酸盐;混浊增加加乙酸后消失的为盐类结晶,无变化或混浊度增加为脓尿、血尿、菌尿或管型尿。

13. 下列关于本周蛋白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免疫球蛋白B.是游离轻链C.属于组织蛋白D.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增高E.又称凝溶蛋白答案:C[解答] 本周蛋白是游离的免疫球蛋白轻链,又称凝溶蛋白。

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原发性淀粉样变性。

14. 尿蛋白定性干化学试带法只适用于检测A.清蛋白B.球蛋白C.糖蛋白D.组蛋白E.黏蛋白答案:A[解答] 尿蛋白定性干化学试带法对清蛋白较敏感,对球蛋白的敏感性仅为清蛋白的1/100~1/50。

15. 以下不属于尿液分析仪十项检测试带内容的是A.比密B.维生素CC.白细胞D.亚硝酸盐E.pH答案:B[解答] 尿液分析仪十项检测试带内容包括:尿胆原、尿胆红素、酮体、潜血、蛋白质、亚硝酸盐、白细胞、葡萄糖、比重、pH。

16. 干化学法尿糖检测的是A.蔗糖B.麦芽糖C.乳糖D.葡萄糖E.果糖答案:D[解答] 干化学法尿糖测定使用的是葡萄糖氧化酶一过氧化物酶法,葡萄糖氧化酶促葡萄糖与氧结合,生成葡萄糖内酯及过氧化氢,后者与色素原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使色素原呈现不同的颜色反应。

17. 检测尿中β2-微球蛋白是监测A.恶性肿瘤B.肾小管功能C.泌尿系感染D.肾小球蛋白E.良性肿瘤答案:B[解答] 尿液β2-微球蛋白测定主要用于评估肾脏早期损伤时肾小球和近端肾小管功能。

增高见于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药物或毒物致早期肾小管损伤、肾移植术后。

18. 蛋白尿的标准是A.>100mg/24hB.>150mg/24hC.>50mg/LD.>150mg/LE.>200mg/24h答案:B[解答] 当尿液蛋白质>150mg/24h或>100mg/L时,蛋白定性阳性即为蛋白尿。

19. 下列哪些因素会使尿糖试带法检测出现假阳性A.大剂量青霉素B.维生素CC.阿司匹林D.标本久置E.尿液被细菌污染答案:A[解答] 尿糖试带法采用的葡萄糖氧化酶法,凡是能引起葡萄糖降解的物质都可以使试验出现假阴性。

如酮体、维生素C、阿司匹林等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以及高比密尿液,或尿液被细菌污染、标本久置等都可以使葡萄糖测定试带法出现假阴性。

大剂量青霉素可以使试验出现假阳性。

20. 外观混浊的尿液经离心后上清液呈澄清状的不包括A.脓尿B.菌尿C.乳糜尿D.结晶尿E.血尿答案:C[解答] 外观混浊的尿液经离心后上清液呈澄清状的原因是由于尿液中的成分,如细胞、细菌结晶等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沉淀在试管的底部,使得上清液变得澄清。

21. 下列疾病中,血糖、尿糖同时增高的不包括A.甲状腺功能亢进B.肢端肥大症C.范可尼综合征D.嗜铬细胞瘤E.库欣综合征答案:C[解答] 血糖增高性糖尿主要见于:糖尿病、摄人性糖尿、应激性糖尿以及内分泌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等。

22. 尿微量清蛋白不会见于A.正常人B.糖尿病肾病早期C.隐匿型肾炎D.高血压E.妊娠子痫前期答案:A[解答] 正常人的尿液中检测不到蛋白质,包括清蛋白。

二、A2型题(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1. 某患者,男,62岁,腹水病人,腹壁稍紧张,轻压痛,肝脾未触及,无颈静脉怒张,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9.8×109/L,中性粒细胞70%。

腹水常规结果:外观浅黄色,比重1.018,立凡他试验阳性,细胞数560×106/L,淋巴细胞74%,最大可能性诊断是A.肝硬化并肝癌B.肝硬化并结核性腹膜炎C.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D.原发性肝脏腹膜转移E.腹膜恶性肿瘤答案:B[解答] 结核性腹腔积液白细胞常大于200×106/L,而自发性腹膜炎积液白细胞常大于500×106/L,而且结核性渗出液常表现为淋巴细胞增多。

三、B型题(配伍题,每个备选答案可以选用一次或多次,也可以不被选择)A.本周蛋白B.β2-微球蛋白C.微量清蛋白D.尿液蛋白电泳E.T-H蛋白1. 用于检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指标是答案:C2. 评估肾脏早期损伤时肾小球和近端肾小管功能的是答案:B3. 用于蛋白尿分型的是答案:D4. 管型的主要基质成分是答案:E5.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可特异性出现的是答案:A[解答] 本周蛋白主要出现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

尿液β2-微球蛋白测定:主要用于评估肾脏早期损伤时肾小球和近端肾小管功能,增高见于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药物或毒物致早期肾小管损伤、肾移植术后。

尿液微量清蛋白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主要征象。

Tamm-Horsfall蛋白是肾特异性蛋白质,是尿中黏蛋白的一种,是管型的主要基质成分。

尿液蛋白电泳则用于蛋白尿分型。

A.尿卟啉B.尿本周蛋白C.尿胆红素D.尿胆原E.尿肌红蛋白6. Ehrlieh试验用于检测答案:D7. Harrison试验用于检测答案:C[解答] Ehrlieh试验用于检测尿胆原,尿胆原在酸性溶液中,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Ehrlieh试剂)反应,生成樱红色化合物。

Harrison试验用于检测尿胆红素,将胆红素氧化为胆绿素,反应呈绿色为阳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