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心得体会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心得体会一:他(她)们过早的承担起了家庭的负担,尝尽了人间冷暖。
面对生活带给他们的磨难,他们用行动给了大家一个答案。
我没有想过那样的遭遇我是否能够跟他们一样依久笑得那么灿烂。
没有打弹珠、转铁环、转陀螺的时间,反而他们像小孩子手中的弹珠、铁环、陀螺一样在不停的转。
也没有人为他们记下每一天的成长,计划明天和未来。
明天?他们不知道明天会带给他们什么,也许父母站起来,也许将要和他们说永远。
有人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而黄凤一个六岁的小女孩把它诠释成父亲的大衣。
龙龙用自己那稚嫩的双手捏出了母亲的酸甜苦辣,是他这双小手让妈妈一次次愁眉舒展。
“可是我要挖要很多次,重复着很累呀。
”说这句话女孩叫吴林香。
面对重病的妈妈和婆婆,她告诉妈妈:“我理解,这是天意,让我来到这个家里,让我来到你的身边,就是让我来服待你一辈子。
”这就是一个小女孩对家对爱的理解。
这是一幅画,是大家常见的十字绣,可是这是她妈妈最后的礼物。
那也是妈妈对她的期盼,就像那幅画一样,让孩子像旭日一样东升。
一斤茶叶,几十斤玉米,就这样用背篓换回来奶奶的健康,这是一对姐弟,姐姐叫林章羽,弟弟叫何秀巡。
高雨欣,十多岁的孩子,跟妈妈守着一个烧烤摊子却不曾品尝,我很难想像,那要什么样的信念才能抵抗来自孩子天生的欲望。
但他做到了。
每天三四个小时读书的时间,地却交上了四门全百答卷。
路玉婷一个和妈妈生命赛跑的人,她把所有空闲的时间都放在了送票的路上。
她用奔跑时间来延长妈妈活着的时间,血肉相连,这是我们常形容母子关系的词语,可是他让他们的关系不止是血肉相连。
他让他们变成血肉骨髓相连。
他叫邵帅。
他们不是文章里的主人公,是活活生生的人。
在他们还没有灶台高的时候他们已经会做饭菜。
在他们肩膀还没有结实的时候,他们已经可以顶起一片天。
他们手还没有树叶那么大的时候,他们已经布满了老茧。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掉下眼泪,都说眼泪是弱者的表现,那么我承认我输了,我输给了他们,他们生活在比我幸福的年代,却比我过着艰苦的日子。
在艰难面前,他们没有气馁,更多是信心满满,他们坚信,一切可以改变。
用自己的力量,和命运赛跑,去争取家人和自己多相伴一天。
做饭、洗衣、挑柴、担水这好像很简单,如果我们不看年龄的话,也许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
论年龄他们只是少年,甚至童年。
论行为他们已经是一片天。
“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母亲对我们的爱,今天这些孝心少年他们做到了“子欲养,而亲待。
”是他们告诉我们,这不是为了一种善行而去做,这是恩我们要报。
是他们用甘甜的乳汁让我们茁壮成长,用宽阔的肩膀来为我们遮风挡雨。
今天,我们要担当起我们的责任,照顾家人,爱护家人。
让他们有一个愉快的晚年。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心得体会二:这个周末注定是与众不同的,因为我和孩子一同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观看央视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节目,将近两个小时中我的眼泪始终没有停止,内心的震撼无法言表。
很难体会那么弱小的肩膀是如何挑起家庭的重担,稚嫩的心灵如何经受起失去亲人的痛苦。
然而生活的贫苦、家庭的灾难并没有压垮他们,他们用微笑面对生活,用爱心支撑起家庭,用孝行诠释了血浓于水的亲情。
最令人敬佩的是“板车女孩”黄凤,她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父亲,用铁制的板车推着父亲千里迢迢去上海求医,这样的执著与坚持,这样的信念与毅力,这样的不畏前途路漫漫,一心只为父康健的孝行怎能不令人动容。
让我的眼泪汹涌而出止也止不住的是吴林香的事迹,她6岁父母离异,XX年母亲又患肺癌晚期,家中五口人她是唯一的劳力,可她始终微笑面对重病的妈妈和一贫如洗的家。
其中一个镜头:吴林香向妈妈展示她两三岁时候和妈妈一起拍的照片,妈妈看着照片,不知不觉间笑容洋溢了整个脸庞,这一刻仿佛没有疾病与任何痛苦。
可是紧接着镜头又转到了当天晚上:林香妈妈被癌症折磨的痛不欲生,林香强忍住泪水还在努力劝说妈妈。
看到这一幕我心碎了,谁都是为人子女者,亲眼看到亲人承受折磨,自己却无能为力,该是怎样的心痛与悲怆,命运给了一个小女孩太多的磨难,而她却说:“这一切都是天意,是上天让她来到这个家并且服侍妈妈一辈子。
”最令我惋惜的是龙花,她的奖状贴满了墙,作为学习委员的她多么渴望上学,可是为了照顾病重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妹妹,她不得不放弃学业,却没有放弃梦想,能让弟弟妹妹考上大学是她的梦想之一。
难忘她带着斗笠的镜头,说到羡慕别的孩子可以无忧无虑的上学时,眼泪哗哗流过她的脸庞,而她做什么事情都会想到她的妈妈和她的家庭。
看过节目后,我也陷入了深思:眼泪是暂时的,感动也只停留在心底,怎样才能让自己有所收获?又怎样能从行为上真正学习这些孩子们呢?首先我们不能只有孝心,更多的应该体现出孝行。
或许命运没有让我们经历磨难,去感受到亲情的美好与珍贵,去让我们付出惊天动地的孝道。
但是我们可以从小事情做起,去孝顺老人。
常回家看看,不要总是赶到过年过节才回家。
能多陪在老人身边说说话,而不是电话问候。
城里的孩子是衣食无忧的一代,是被很多人关爱着长大的一代,看节目时,他们也会掉眼泪,那更多的是同情的泪水,她们难以找到内心的共鸣,因为没有相似的经历,所以难有体会。
但是只要他们能知道,在同一片蓝天下还有这样一群少年,他们把生活给予的磨难当作自己人生的历练,他们孝敬长辈、自强不息、阳光向上,值得所有人学习。
对于这一代孩子,孝行不该是个口号,而应该是行动。
首先,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要求别人代劳,就是孝行。
第二,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也是最好的孝行。
第三,能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从小事做起,从平凡事做起,也是孝行。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心得体会三:应老师要求在今晚我收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这个颁奖节目,让我对“孝”个字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就像主持人对这个孝字解释一样,他说孝这个字细看你就会发现它是一个老字和一个子字相互依偎,老在上子在下!其实就在提笔此刻,我的内心依然不能平静,刚刚看了节目里介绍了好多跟我差不多大的同龄人,在面对家里的变故,父母的病痛等等都用自己微弱的身躯支撑着自己的家!我躺在妈妈的怀里,看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我的眼泪止不住的在脸上流淌,我也不清楚这泪水是因为被节目里的情节所感动还是因为拥有了母爱的幸福。
故事好几个哥哥姐姐的妈妈最后都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在之前他们为了让自己的妈妈能多活几天付出了太多,比如有个哥哥听医生说妈妈营养不良,需要吃些肉,但家里很贫困根本买不起,于是他就在放学路上的垃圾桶里捡废品卖,凑了几天总算卖了4元钱于是高高兴兴的去给妈妈买肉馅做丸子吃。
一大锅的丸子煮好了,但是这个哥哥只给自己碗里留了两个,其余的全给了妈妈,妈妈心疼儿子,把丸子不停的挑给儿子,儿子不舍得吃又挑回给妈妈,我看到这一幕,不经流泪了,我紧紧抱着我的妈妈心里想:如果是我遇到这个哥哥的遭遇我会如何选择,我心里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也会不顾一切去照顾我的妈妈。
因为妈妈在我的心里就是一切,比天还大!比地还重!就像节目里有个姐姐望着自己的院子说的一句话,她说:”有妈妈在这里就是家,如果妈妈不在了,这里就只是一所房子”!在没看这个节目之前的我单纯的认为孝顺就是好好念书,等我长大了功成名就的时候报答爸爸妈妈。
但现在我觉得孝顺就是100分的卷子,孝顺就是爸爸妈妈早晨醒来吃着我煮的汤圆,孝顺就是我在妈妈脸上的一个吻……孝顺其实就是子女对父母做一切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心得体会四:11月7日,中央电视台XX年“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青岛市市北区包头路小学的王荠悦荣获“最美孝心少年”荣誉称号。
XX年,荠悦出生在一个比较特殊的家庭,爸爸先天失明,妈妈也仅有模糊的一点点视力。
在荠悦不到4岁的时候,她的妈妈又患上了急性青光眼,连仅有的一点视力也无法保住,从此以后,这个三口之家就只有荠悦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了。
坚强的父母没有依赖别人,一直坚持自己带小荠悦。
在特殊家庭成长起来的小荠悦有着比同龄人更多的孝心。
早上,当同龄的孩子还在睡梦中时,王荠悦已经悄悄地起床了。
她轻轻地起床,拿米、淘米、加水、打开电饭煲的开关,帮着父母做好早饭。
别人家的孩子是爸爸妈妈送到学校,可在王荠悦家,吃过早饭后,是小荠悦牵着爸爸妈妈的手,把他们送到工作的盲人按摩店,再一个人走进学校,开始她一天的生活。
在学校,她会争分夺秒地写作业,以便回家更好地照顾失明的父母。
“学校里的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乐观、活泼的荠悦,大家也都特别喜欢她。
”包头路小学的大队辅导员韩老师告诉记者,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在得知了荠悦的事迹后,特意到青岛录制了宣传片,也为荠悦提供了到北京参加颁奖典礼的机会。
荠悦现在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但对于自己的未来,她有一个从未改变过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
“我妈妈特别喜欢小孩,但是因为眼睛看不见,不能到幼儿园工作,我想长大以后替妈妈完成这个愿望。
”说起自己的理想,荠悦的眼睛里透着认真与坚定,也透着对妈妈的爱。
在了解王荠悦之前,很难把瘦弱整洁的她和洗衣服、交水电费等等这些事情联系在一起。
她是一个小天使,不只是因为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担子,而是因为她身上传承的“孝心”、“坚强”和“担当”。
她把这一切看作理所应当的事,这正是她心灵本质的流露。
多么好的孩子,多么可爱的天使,愿她一直绽放成长的笑脸,收获更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