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学科第一单元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四年级数学学科第二单元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4、等边三角形一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
5、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
三、解决问题
1、下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1+∠2=∠3+∠4、∠1=∠
2、∠3=∠4,
请问∠5是多少度?
2、四边形的内角和是(),请你想出办法来证明一下。
3、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4厘米、9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可能是多少厘米?
四、画图
1、画一笔,使下面的图形形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2、在下面的点子图上分别画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3、在下面的方格纸上分别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梯形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三角形的分类课型新授课课
时
目
标
知识技
能
通过分类活动,认识直角、锐角、钝角、等腰和等边三角形,
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过程
与方法
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
度
价值观
在操作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
(2)第29页“练一练”实践活动。
本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并发现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0,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学生剪完后,展示好的作品。
课堂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观察
独立思考集体交流解决问题
分组操作集体交流分组汇报
板书设计
《三角形内角和》练习课
1、知识回顾
2、练习讲解:
∠A=154 0-640=90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0
教学
反思
教学内容练习
教学时数共3课时节次第 3 节
教学过程
一、填空题。
1. 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三角形、()三角形和()三角形。
2. 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角;直角三角形中必定有一个是()角;钝角三角形中也必定有一个角是()角。
3. 在三角形中,已知∠1=55°,∠2=48°,∠3=()。
4. 等腰三角的顶角是60°,它的一个底角是(),它又叫()三角形。
如果底角是70°,顶角是();如果底角是45°,它的顶角是(),它又叫()三角形。
5. 任何一个三角形都具有()特性,都有()条高。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1. 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2. 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3. 钝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
4.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的大小与三角形的大小无关,都是180°。
()
5. 任何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
()
三、根据要求做题。
1. 画出下面每个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2. 根据条件画三角形。
①两条边分别是2厘米和5厘米,它们的夹角是60°。
②两条边都是3厘米,它们的夹角是90°。
四、∠1、∠2、∠3分别是三角形中的三个内角。
①∠1=140°,∠2=25°,求∠3。
②∠2=65°,∠3=73°,求∠1。
③∠1=72°,∠2=90°,求∠3。
拓展创新
一、求出下面各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①如下图三角形ABC的周长是86厘米,∠B=∠C,BC=16厘米,求AB的长是多少厘米。
②根据下图求出∠2和∠3各是多少度。
(∠1=60°,∠4=125°)
③算出下图中∠1、∠2、∠3的度数,并求这三个角的度数和。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三角形边的关系课型新授课课
时
目
标
知识技
能
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
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应用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
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过程
与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操作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情感态
度
价值观
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在
学习中培养学生数学运用的意识以及团结协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实验与探究。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学生准备各种长度的小棒。
教学时数共2时节次第 1 节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个性思考部分
教学内容图案欣赏课型新授课课
时
目
标
知识技
能
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案的美。
过程
与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知识设计简单的图案。
情感态
度
价值观
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创造的美,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原理设计简单图案。
教学难点制图过程中正确理解图形平移距离和旋转度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复习旧知
教学时数共3课时节次第 1 节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
动
个性思考部分创设情境:
出示6幅图案让学生欣赏。
教师:这些图案美吗?
你会画吗?
(板书课题:图案欣赏)
教学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
这6幅图案是怎样得到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案的
特点。
(2)展示自己收集的图案,互相交流。
(3)这些图案是怎样得到的,你想试一试吗?
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图案并尝试画出来,在欣赏和观察
中,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案的特点。
巩固拓展:(1)指导学生设计图案。
欣赏
思考交流
观察思考
交流讨论
展示交流
尝试
画一画
制作基本图
先制作基本图形。
再把基本图形沿左右、上下平移形成一幅图案,涂上颜色。
(2)出示活动2的图形,让学生观察这图形是怎样得到的,然后选择其中一个设计美丽的花边。
(3)让学生独立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独立设计后展示,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图形的美,数学的美。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
作业设计: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自己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
课堂小结:三角形可以怎么分类?
形
设计图案观察交流
设计花边独立设计
展示作品评价欣赏
板书设计
图案欣赏
平移旋转轴对称
(展示学生作品)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练习
教学时数共2课时节次第 2 节
教学过程
1. 三角板拼图。
用四块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纸板,拼拼搭搭(不能重叠),能出现许多边长不同的正方形。
2. 涂色欣赏。
将图中64个小方格染上黑白两色,使得各行各列都有一种颜色的方格6个,另一种颜色的方格2个,且黑白方格的总数相等。
3. 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