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做好幼儿的道德启蒙教育工作

如何做好幼儿的道德启蒙教育工作

浅议如何做好幼儿的道德启蒙教育工作
有位哲人说过:文明礼貌是一个人心灵水准的反映。

也有人说:文明礼貌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

在幼教工作中我们也始终将文明礼貌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幼儿实行培养教育。

而在人们对知识对学习对教育重新实行思考的今天,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又不免令人深思,请看发生在幼儿园小朋友中的几个镜头。

从地上爬起眼里含着眼泪,气冲冲地说:“我给你……”还没等力力说出“告老师去”佳佳就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你站在那里挡我的路? ”力力涨红的小脸,撅着嘴巴冲了过去一拳把子君推倒在地上,小朋友们齐声嚷道:“力力打人了, 力力打人了”。

反思:如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或者家庭条件优越,他们是家庭里的小皇帝,温室中的花朵,他们以自人我为中心,试想一个缺乏文明礼貌教育,不懂得如何交往和平共处的人在现代社会里会被人们所接受和欢迎吗?
镜头二;在一次晨间区角活动时,来了一位别班的老师,有的小朋友看了看,又忙着玩自已的玩具,完全没有意识到。

此时
本班老师马上提醒小朋友:“老师来了要怎么做个有礼貌的孩子? ”有的小朋友马上醒悟过来打了声招呼,而有的小朋友眼睛看着玩具,手里玩着玩具,极不情愿的叫了声:“老师早上好”。

反思:文明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但是,是不是要发自内心?幼儿年龄尚小固然需要老师的教育与提醒,但是像有的小朋友手里玩着玩具或醒悟过来说了声“老师好”是为了听老师的话呢?还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这种做法对其本身的成长究竟有多大意义?
镜头三;在一次晨间谈话活动中老师问:“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吗? ”幼儿答道:“有礼貌的孩子老师才喜欢。

”有的小朋友说:“有礼貌的孩子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得到小红。


反思: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能给老师问好,说几句礼貌用语老师就给予红花表扬,这就是孩子眼中的所谓礼貌。

当然表扬鼓励孩子的对的行为固然重要但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应该剖析“文明礼貌教育更深层的含义? ”否则仅仅培养了一些表里不一的伪君子。

进一步的思考与采取的措施
幼儿园如何对幼儿实行文明礼貌这个品德教育呢?它的核心应该是,爱心教育,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欣赏爱,理解爱,所以文明礼貌教育不但仅教幼儿口头上的一些礼貌用语而是发自幼儿内心的。

而它的本质是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人与人的相处。

所以能够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通过与同伴交往的亲自体验,感受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会让人受到欢迎。

幼儿的理解是较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亲自体验才能真正理解。

平时我们口头传授的他们可能记了,但不容易理解。

所以不易与行为联系在一起。

正如前面的例子或许平时幼儿会说;“对不起、没关系。

”等,但真正使用并自觉使用,实非易事。

所以,应该注意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增加道德理解的情感体验,就前面的例子。

教师做为引导者,应疏导幼儿之间发生的矛盾,让他们在此时此刻准确使用礼貌用语就能够获得对方原谅。

再如壮壮是个爱帮忙的小朋友,但是他性情急躁,常常是好心办错事。

一次他看到清清因为看不到新书而哭泣,就急忙过去抢过明明手里的新书递给了清清。

明明追着壮壮要新书,壮壮一拳把明明推倒在地上。

小朋友齐声嚷到;“壮壮打人了”这样的事在壮壮的身上屡见不鲜。

我一面肯定他协助别人是对的,一面教给他遇事应该学会怎么和
别人商量,用什么办法去协助同伴。

经过一段时间,他学会了礼貌用语,和小朋友的纠纷少了,大家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自已也生活得更愉快了。

通过这生活中的小事,幼儿从亲自的体会到了讲文明,有礼貌能够使大家生活得更愉快、和谐、团结、友爱,他们留恋,热爱这个集体他们也更乐意接受来自老师的教育。

二、对幼儿实行爱心教育,让幼儿发自内心地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爱心教育要从幼儿生活的环境开始,由近到远、由浅到深、逐步升华。

比如引导幼儿说说:“你从小受到谁的照顾?他们是怎么照顾你的?那你们又该如何对待他们? ”展开学会关心,学会爱的主题活动。

如:《我爱我家》、《我爱小朋友》《我爱老师》等等,让幼儿通过亲眼观察,体会老师父母辛苦和关心,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并把这种关心于付行动和言语。

当这种活动深入幼儿的心灵,他们就会在家里会出爱的行动。

如:父母下班回家后幼儿会说:“爸爸妈妈亲苦了请喝茶。

”父母做家务时幼儿会说:“爸爸妈妈我来协助你。

”在幼儿园老师上完课,有的小朋友会跑过来问:“老师你要喝水吗?让我来给你捶捶背吧。

”有的小朋友说:“老师您请坐”。

在和小朋友交往时能学会谦让、分享与礼貌用语和别人交往。


而扩大幼儿理解不同职业的劳动。

体会他们劳动的价值,理解生活离不开各种职业。

学会尊重热爱,礼貌待人。

三、创设与教育相适合的环境幼儿的行为表现在很大水准上受环境的影响。

为此,幼儿园应该为幼儿创设符合教育任务和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讲文明、懂礼貌的环境。

首先,要使幼儿学有榜样。

榜样来自教师、家长、同伴和他以常接触到的人。

幼儿的特点是爱模仿,尢其喜欢模仿他尊敬的人。

他们常常观察老师,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老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老师与老师之间也应热情有礼貌的打招呼,特别是本班老师之间的默契、融洽、文明,会带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处处事事要给幼儿做出好的示范,真正起到表率的作用。

有一次我看见涛涛没有椅子坐,我就把我坐的一把椅子搬给他,并对他说:“涛涛请你坐老师的椅子。

”大龙看到我把椅子搬给涛涛,他就把自己的椅子给我搬了过来,说:“兰老师请你坐我的椅子。

”这使坐在一旁的芳芳立刻起身把自己坐的椅子搬给了大龙,然后从墙边又搬来一把椅子悄悄地坐下了。

这个连串的反应只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没有教师任何启发和提醒,孩子们做的是那么自
然.主动。

可见榜样的作用对幼儿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幼儿自己的经验也是学习文明举止的源泉。

幼儿观察同伴行为的好坏,比评定自己行为的好坏要快,而且看得清楚。

我就有目的的对幼儿行为加以引导。

每天我都要把新的发现告诉小朋友。

如:我对小朋友说今天早上穿衣服的时候,我发现小亮对小颖说:“请你帮我系一下背后的扣子”,然后说了声‘谢谢’,小颖对小亮说‘不客气’。

只要幼儿有礼貌的行为我都会告诉小朋友自己的新发现。

逐步的他们通过评定别人行为的好坏和自己的模仿从而积累了经验和学习掌握了文明礼貌的方式。

其次让幼儿有实践练习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我不但利用各种各样的机会让幼儿练习,还注重为幼儿创设一些条件使幼儿有更多的练习机会。

当我发现幼儿不太会使用协商的办法来处理与同伴的关系时,我就创设一些条件促使幼儿与他人协商。

如:
幼儿每次从户外活动后进教室常常出现拥挤的革命革命现象,我就有意识地站在通往盥洗室到活动室的门口,开始时孩子们从盥洗室到活动室宁肯从空隙挤过去,也不同我商量请我给他们让道。

后来我就有意识地问站在我后边的小朋
友:“你要走过去,可我正在门口站着,你该怎样请我让开呢?”孩子开始和我商量了:“老师,请您靠边一点我要过去。

”我立刻表扬他:“你说的多好呀!本来我站在这是有事的,但是你这么有礼貌地和我商量,我应该叫你先走过去。

”有时我也有意识地为小朋友主动让道,并使孩子明白我的意图向我致谢。

多次的练习使孩子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商理着解决问题,进教室拥挤的现象减少了,而且常常会听到“你先走吧!我等一会儿。

”、“谢谢你”、“不客气”等文明礼貌用语。

文明礼貌教育应是教师长期、不懈地引导与教育下,让幼儿养成的一种习惯。

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会给幼儿积极情感的培养和促动其交往水平奠定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