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展分享体验活动的心得体会

开展分享体验活动的心得体会

开展“分享体验活动”的心得体会
目前,幼儿园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从而养成了他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与别人的行为。

拿到玩具就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见到喜爱的玩具就要、如若不给就哭闹不休、在和其他玩伴玩玩具时有争抢玩具的现象……这些现象表明幼儿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识与行为。

为了让宝贝们在将来能信心十足的走向社会,立足与人群之中,我认为从小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有利于幼儿健全人格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

为此,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分享体验活动”,在每周的活动安排中,我们设计了“玩具总动员”、“大家一起玩”等活动,引导幼儿不定期带玩具来幼儿园,第一次拿玩具来时,老师让幼儿简单介绍自己的玩具,小朋友都很开心,当让孩子互相交换时,有的幼儿就有点不舍得,但是看到别人的玩具是自己没有的或未玩过的,他们也真想玩玩,于是我抓住这一教育时机问他:“XX的玩具真好玩,你也想玩是吗?那你和XX换一下玩好吗?”,当他们不愿意时,我说那同伴也不愿意,你就不能玩了。

这些孩子就感到如果不与别人分享玩具,他就可能失去小伙伴,于是就同意将玩具给小伙伴玩。

在玩积木时,我故意把一盒积木放在桌子的中间,让小朋友需要一块拿一块,不分开,并告诉幼儿:“大家一起玩。

”这时,如果有的孩子再想独霸,小朋友会提醒他“大家一起玩”。

我有时就故意和他们一起玩,然后在邀请一名孩子一起玩,当我们一起建搭好时,我会请小朋友一起来观看,并大声地夸奖:“他们一起搭的高楼真好看!”并进一步强化:“玩具大家一起玩,才玩得那么高兴,你们真了不起!”这时看到他们的脸是开心。

我觉得,老师注意及时强化,幼儿在今后就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和行为。

特别是评价时注意针
对行为本身而不是针对本人,这样幼儿才能产生积极的分享行为。

在小朋友玩玩具时,还常常发现,有的孩子他愿意与他分享,有的他就不愿意。

而理由是:你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给你玩,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就和他一起讨论:当别人把自己的玩具给你玩时,你是不是很高兴?如果别人不给你玩,你是不是很难过?让幼儿通过情感的换位来体会,感受别人的心理,并初步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经过有一个学期的教育和培养,小朋友们明显成长了不少,同伴之间的玩具纠纷渐渐少了,愿意和同伴一起玩了。

在实践中我认为,教师只要善于观察,对幼儿的行为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和教育他们,就一定能有效促进幼儿的行为转变。

幼儿毕竟年龄小,可塑性大,但这一过程较漫长,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开展工作,不能急于求成。

希望在接下来的学期里,小朋友们能在分享体验活动中感受到更多分享的快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