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次作业36.试作下列各杆件的受力图。
:37.1-4 试作下面物体系中各指定物体的受力图:(a)圆柱体O、杆AB及整体;(b)吊钩G、钢梁、构件;(c)折杆ABC、圆柱体O及整体;(d)杆AB及整体;(e)棘轮O、棘爪AB;(f )梁AB、DE和滚柱C。
38.图示三铰刚架由AB 和BC 两部分组成,A 、C 为固定铰支座,B 为中间铰。
试求支座A 、C 和铰链B 的约束力。
设刚架的自重及摩擦均可不计。
39.压路的碾子O重P = 20 kN,半径R = 400 mm。
试求碾子越过高度 = 80 mm的石块时,所需最小的水平拉力F min。
设石块不动。
:F min= 15 kN40.构架ABCD在A点受力F = 1 kN作用。
杆AB和CD在C点用铰链连接,B、D两点处均为固定铰支座。
如不计杆重及摩擦,试求杆CD所受的力和支座B的约束力。
41.梁AB如图所示,作用在跨度中点C的力F = 20 kN。
试求图示两种情况下支座A和B的约束力。
梁重及摩擦均可不计。
42.如图a所示,重量为P = 5 kN的球悬挂在绳上,且和光滑的墙壁接触,绳和墙的夹角为30º。
试求绳和墙对球的约束力。
(4)根据平衡条件列平衡方程。
可先求出各力在x、y轴上的投影,如表2-1中所示,于是43.重P = 1 kN的球放在与水平成30º角的光滑斜面上,并用与斜面平行的绳AB系住(图2-15 a)。
试求绳AB受到的拉力及球对斜面的压力。
4 4.4 5.46.已知AB梁上作用一矩为M e的力偶,梁长为l,梁重及摩擦均不计。
试求在图示四种情况下支座A、B的约束力。
47.汽锤在锻打工件时,由于工件偏置使锤头受力偏心而发生偏斜,它将在导轨DA和BE上产生很大的压力,从而加速导轨的磨损并影响锻件的精度。
已知锻打力F = 1000 kN,偏心距e = 20 mm,锤头高度h = 200 mm,试求锻锤给两侧导轨的压力。
48.机构OABO1,在图示位置平衡。
已知OA = 400 mm,O1B = 600 mm,作用在OA上的力偶的力偶矩之大小∣M e1∣= 1 N · m。
试求力偶矩M e2的大小和杆AB所受的力。
各杆的重量及各处摩擦均不计。
49.图中,如作用于扳手上的力F = 200 N,l = 0.40 m, = 60º,试计算力对O点之矩。
50.试用合力矩定理计算图中力对O点之矩。
51.图 a所示梁AB受矩为M e = 300 N · m的力偶作用。
试求支座A、B的约束力。
第2次作业20.压路的碾子O重P = 20 kN,半径R = 400 mm。
试求碾子越过高度 = 80 mm的石块时,所需最小的水平拉力F min。
设石块不动。
:F min= 15 kN21.简易起重机用钢丝绳吊起重P = 2 kN的物体。
起重机由杆AB、AC及滑轮A、D 组成,不计杆及滑轮的自重。
试求平衡时杆AB、AC所受的力(忽略滑轮尺寸)。
:F AB= - 0.414 kN(压),F AC= - 3.146 kN(压)22.在简支梁AB上,作用有力F = 50 kN,试求支座A和B的约束力。
不计梁重及摩擦力。
:23.试求图中各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已知:F1 = F2 = F4 = 10 kN,F3 = F5 = 15 kN,F6 = 20 kN,各力方向如图所示。
解:应用教材中公式(2-3)得F= F1 = 10 kN,F1y= 0,F2x = 0,F2y= F2 = 10 kN 1xF= F3 cos30º= 15 ×0.866 kN = 12.99 kN3xF= F3 sin30º= 15 ×0.5 kN = 7.50 kN3yF= F4 sin30º= 10 ×0.5 kN = 5 kN4xF= - F4 cos30º= - 10 ×0.866 kN = - 8.66 kN 4yF= F5 cos60º= 15 ×0.5 kN = 7.50 kN5xF= - F5 sin60º= - 15 ×0.866 kN = - 12.99 kN 5yF= - F6 sin30º= - 20 ×0.5 kN = - 10 kN 6xF= - F6 cos30º= - 20 ×0.866 kN = - 17.3 kN 6y24.在图示结构中,A、B、C处均为光滑铰接。
已知F = 400 N,杆重不计,尺寸如图所示。
试求C点处的约束力。
:F Cx= 880 N(→),F Cy= 480 N(↓)25.左端A固定而右端B自由的悬臂梁AB,自重不计,承受集度为q(N/m)的满布均匀荷载,并在自由端受集中荷载作用。
梁的长度为l。
试求固定端A处的约束力。
:F Ax= 0,F Ay= ql + F(↑),M A= ql2+ F l26.试分别求图中两根外伸梁其支座处的约束力。
梁重及摩擦均不计。
:27.试分别求图示两个构架上A、B处所受到的约束力。
不计构件自重及各处的摩擦。
图b中C处为铰链。
:28.图 a示一起重机,A、B、C处均为光滑铰链,水平梁AB的重量P = 4 kN,荷载F = 1 0 kN,有关尺寸如图所示,BC杆自重不计。
试求杆BC所受的拉力和铰链A给杆AB的约束力。
:(1)根据题意,选AB为研究对象。
29.图 a 所示梁AB ,其A 端为固定铰链支座,B 端为活动铰链支座。
梁的跨度为l = 4a ,梁的左半部分作用有集度为q 的均布荷载,在D 截面处有矩为M e 的力偶作用。
梁的自重及各处摩擦均不计。
试求A 和B 处的支座约束力。
30.一汽车起重机,车身重P1,转盘重P2,起重机吊臂重P3,如图所示。
试求当吊臂在汽车纵向对称面内时,不至于使汽车翻倒的最大起重量P max。
31.试判别图示桁架中哪些杆其内力等于零,即所谓“零杆”。
你能否总结出判别零杆的规律?(a)DE ,EF,FG,BG (b)BC ,AC32.自重P = 1.0 kN的物块置于水平支承面上,受倾斜力F1= 0.5 kN作用,并分别如图 a、b中所示。
物块与水平支承面之间的静摩擦因数f s= 0.40,动摩擦因数f d= 0. 30,问在图中两种情况下物块是否滑动?并求出摩擦力。
由于保持平衡所需的摩擦力F=0.433 kN<F max=0.5 kN,因此物块保持平衡,没有滑动。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摩擦力F= 0.433 kN 是由平衡方程确定的,而不是F 。
只有在临界平衡状态,摩擦力才等于最大静摩擦力F max。
max=0.5 kN33.图示物块A置于斜面上,斜面倾角 =30°, 物块自重P=350N,在物块上加一水平力F T=100N, 物块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因数f s=0.35,动摩擦因数f d=0.25。
试问物块是否平衡?并求出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4.如图所示,长方体上作用了五个力,其中,F1=100 N, F2=150 N,F3=500 N, F4=200 N, F5=220 N, 各力方向如图中所示。
且a=5m, b=4m, c=3m。
试求各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35.36.:F1x=130.0N,F1y=–75N,F1z=260.0N,F2x=100.0N,F2y=119.0N,F2z=156.0N第3次作业22.曲柄连杆机构的活塞上作用有力F = 400 N。
如不计摩擦和所有构件的重量,问在曲柄OA上应加多大的力偶矩M e方能使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23.试求图示各杆1-1和2-2横截面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24.试求图示等直杆横截面1-1,2-2和3-3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若横截面面积,试求各横截面上的应力。
:25. 试求图示阶梯状直杆横截面1-1,2-2和3-3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若横截面面积,并求各横截面上的应力。
:26. 简易起重设备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已知斜杆AB 用两根不等边角钢组成,钢的许用应力。
试问在提起重量为的重物时,斜杆AB 是否满足强度条件?:27.图a所示为左端固定而右端自由的轴向受力杆件。
试求Ⅰ-Ⅰ、Ⅱ-Ⅱ、Ⅲ-Ⅲ横截面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28.一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砖柱分上下两段,其受力情况、各段长度及横截面尺寸如图a所示。
已知F = 50 kN,试求荷载引起的最大工作应力。
:解:首先作柱的轴力图如图b所示。
由于此柱上下两段的横截面尺寸不同,故不能应用公式(7-3)计算柱的最大工作应力,必须利用公式(7-2)求出每段柱的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然后进行比较以确定全柱的最大工作应力。
Ⅰ、Ⅱ两段柱(图a)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别为29.一横截面为矩形的钢制阶梯状直杆,其受力情况及各段长度如图 a所示。
AD段和DB段的横截面面积为BC段横截面面积的两倍。
矩形截面的高度与宽度之比h / b = 1.4,材料的许用应力、= 160 MPa。
试选择各段杆的横截面尺寸h和b。
:解:首先作杆的轴力图如图b所示。
此杆为变截面杆,最大工作应力不一定出现在轴力最大的AD段横截面上。
由于DB段的横截面面积与AD段相同,而轴力较小,故其工作应力一定小于A D段的。
于是只需分别对AD段和BC段进行计算。
对于AD段,按强度条件要求其横截面面积A I为30.有一三角架如图所示,其斜杆由两根80×80×7等边角钢组成,横杆由两根10号槽钢组成,材料均为Q235钢,许用应力= 120 MPa。
试求许用荷载[F]。
:31.图a所示为一阶梯形钢杆,AB段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为A1 =A2 = 500 mm2,CD 段的横截面面积为A3 = 200 mm2。
已知钢的弹性模量E= 2.0×105 MPa。
试求杆的纵向变形Δl。
图中长度单位为mm。
:解:此杆的轴力图如图b所示。
由于各段杆的轴力和横截面面积不尽相同,故须分段利用拉压胡克定律求各段杆的纵向变形,它们的代数和才是整个杆的纵向变形Δl。
32.试作图示各杆的轴力图,并分别指出最大拉力和最大压力的值及其所在的横截面(或这类横截面所在的区段)。
:(a) AB段:30 kN(拉),BC段:0 , CD段:- 20 kN(压);(b) AB段:10 kN(拉),BC段:- 10 kN(压), CD段:20 kN(拉);(c) AB段:0,BC段:10 kN(拉),CD段:15 kN(拉)33.试判定图示杆系是静定的,还是超静定的;若是超静定的,试确定其超静定次数,并写出求解杆系内力所需的位移相容条件(不必具体求出内力)。
图中的水平杆是刚性杆,各杆的自重均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