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 ★ 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Ba 137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A .将蛋白酶溶液高温处理,冷却后再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溶液呈蓝色B .解离液中盐酸的主要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酒精的主要作用是使细胞相互分离C .高等植物绿叶中有四种光合色素,其中叶绿素b 对层析液的溶解度最低D .为防止生态缸内能量的不足,应将生态瓶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的地方2.氨基酰—tRNA 合成酶是催化一个特定的氨基酸结合到相应的tRNA 分子上的酶,下图是转运RNA 分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氨基酰—tRNA 合成酶催化氨基酸结合到图中的乙处B .每种氨基酰—tRNA 合成酶都对应一种氨基酸和一种tRNA ,体现了酶的专一性C .真核细胞的mRNA 和tRNA 在细胞核中合成,rRNA 在核糖体中合成D .氨基酰—tRNA 合成酶在所有生物体内都存在 3.下列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的实质就是将CO 2和H 2O 转化成葡萄糖和O 2,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B .将绿藻置于黑暗环境一段时间后再移到光下,叶绿体内NADP +/NADPH 比值下降C .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都来源于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D .光合作用的出现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为生物多样性形成奠定了基础4.瓶插鲜花的水分平衡值=吸水量-失水量,它与衰老有关,为负值时鲜花开始衰败。
下图表示分别加入细胞分裂素(CTK )、细胞分裂素和X 物质、细胞分裂素和Y 物质后瓶插鲜花水分平衡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由实验结果可以推出的结论是A .细胞分裂素对鲜花的衰败有延缓作用B .X 物质具有加快鲜花衰败的作用,可能是脱落酸C .细胞分裂素和Y 物质混合液比细胞分裂素更能延缓鲜花的衰败D .单独添加Y 物质,也具有延缓鲜花衰败的作用5.在某一性状都为M 的野生植物种群中出现了一表现型为N 的变异植株。
为进一步探究N 性状出现的原因(已排除环境因素),人工干预让两种表现型的植株自由传粉,F 1自交,发现后代的表现型都为M ,,下列说法中最合理的是A .N 性状无法传递给后代B .M 性状比N 性状更适合该种群在当前环境下生存C .N 性状的出现是其所对应基因发生了突变的结果D .N 性状的出现是因为在体细胞中发生了突变6.群落演替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群落的物种组成一定不同B .在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群落中优势种一定不同C .在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两种群之间的关系一定不同D .在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群落的垂直结构一定不同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7.《菽园杂记》对海水提取食盐有如下记载:“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侯晒结浮白,扫而复淋”。
上述涉及的“灰”作用是A .蒸馏B .吸附C .洗涤D .过滤8.某化学小组欲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罝探究苯与液溴的反应已知:MnO 2+2NaBr+2H 2SO 4====△Br 2↑+MnSO 4+Na 2SO 4+2H 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装置A 的作用是除去HBr 中的溴蒸气 B .装置B 的作用是检验Br − C .可以用装置C 制取氯气D .待装置D 反应一段时间后抽出铁丝反应会终止 9.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L 0.1mol·L −1 Na 2S 溶液中S 2−和H 2S 的数目之和为0.1N AB .46g 有机物C 2H 6O 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的C 一H 键数目一定为5N A C .60克的乙酸和葡萄糖混合物充分燃烧消耗2N A 个O 2D .常温下,含有N A 个NO 2和N 2O 4分子的混合气体,温度降至标准状况,其体积约为22.4 L 10.金合欢烯常用于皂用、洗涤剂香精中和日化香精中。
主要存在于甜橙油、玫瑰油、依兰油和桔子油等精油中。
有A 、B 、C 等几种结构,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有机物A 、B 、C 互为同分异构体B .有机物A 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C .一定条件下,三种有机物都可以发生1,4-加成、取代、氧化反应D .金合欢烯的同分异构体中可能含有与乙苯互为同系物的物质11.短周期元素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 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已知A 、B 、C 分别是X 、Y 、Z 三种元素的单质,A 和C 常温下为气体。
在适宜的条件下,A 、B 、C 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Y 、X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B .Z 的含氧酸均为强酸C .非金属性:X<ZD .原子半径:Y>Z>X12.科研人员设计一种电化学反应器,以H 2SO 4溶液为电解质,电催化膜和不锈钢为电极材料。
这种电催化膜反应器可用于正丙醇合成丙酸,装置示意图如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电催化膜作阴极B .使用H 2SO 4溶液是为了在电解开始时增强溶液导电性C .丙醇转化为丙酸的电极反应式为:CH 3CH 2CH 2OH +4OH −-4e −=CH 3CH 2COOH +4H 2OD .反应器工作时料槽中正丙醇分子向不锈钢电极移动13.25℃时,将浓度均为0.1mol/L 、体积分别为V a 和V b 的HX 溶液与NH 3·H 2O 溶液按不同体积比混合,保持V a +V b =100mL ,V a 、V b 与混合液的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 a(HX)>K b(NH3·H2O)B.b点时c(NH+4)>c(HX)>c(OH−)=c(H+)C.c、d两点,值不一定相等D.a→b点过程中,可能存在c(X−)<c(NH+4)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9~21题有多选项题目要求。
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的0分。
14.a、b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二者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a物体的加速度小于b物体的加速度C.t=1 s时两物体的间距等于t=3 s时两物体的间距D.t=3 s时,a、b两物体相遇15.如图所示,一长木板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长木板上一人用力推长木板上的物块,使物块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刚好为零,已知人、物块、长木板的质量均为m,人、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长木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为mg sin θB.斜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为3μ2mg cos θC.长木板对人的摩擦力大小为2μ1mg cos θD.长木板对人的摩擦力大小为2mg sin θ16.某极地轨道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已知该卫星从北纬6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到南纬60°的正上方时所用时间为1 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半径之比为1∶4B.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之比为1∶2C.该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大于7.9 km/sD.该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同步卫星的机械能17.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左端接一定值电阻R,导体棒ab垂直导轨放置,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
现给导体棒一向右的初速度,不考虑导体棒和导轨电阻,下列图象中,导体棒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和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q随导体棒位移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1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分别接理想电流表A、理想电压表V,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接有一个灯泡L,一个电吹风M,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副线圈匝数可以通过调节滑片P改变。
S 断开时,灯泡L正常发光。
滑片P位置不动,当S闭合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压表读数增大B.电流表读数减小C.等效电阻R两端电压增大D.为使灯泡L正常发光,滑片P应向下滑动19.如图所示,光滑轨道ABCD是大型游乐设施过山车轨道的简化模型,最低点B处的入、出口靠近但相互错开,C是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的最高点,BD部分水平,末端D点与右端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无缝连接,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逆时针转动。
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轨道AB上某一固定位置A由静止释放,滑块能通过C点后再经D点滑上传送带,则A.固定位置A到B点的竖直高度可能为2RB.滑块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与传送带速度v有关C.滑块可能重新回到出发点A处D.传送带速度v越大,滑块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越多20.如图所示,三个带电小球A、B、C可视为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Q、+q,A、B 固定在绝缘水平桌面上,C带有小孔,穿在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的粗糙绝缘直杆上。
绝缘杆竖直放置在A 、B 连线的中点处,将C 从杆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下落至桌面时速度恰好为零。
C 沿杆下滑时带电荷量保持不变。
那么C 在下落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所受摩擦力变大B .电场力做正功C .电势能不变D .下落一半高度时速度一定最大21.如图所示,磁流体发电机的长方体发电导管的前后两个侧面是绝缘体,上下两个侧面是电阻可忽略的导电电极,两极间距为d ,极板长和宽分别为a 和b ,这两个电极与可变电阻R 相连。
在垂直前后侧面的方向上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
发电导管内有电阻率为ρ的高温电离气体——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以速度v 向右流动,并通过专用通道导出。
不计等离子体流动时的阻力,调节可变电阻的阻值,则A .运动的等离子体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BavB .可变电阻R 中的感应电流方向是从Q 到PC .若可变电阻的阻值为R =ρd ab ,则其中的电流为I =Bvab2ρD .若可变电阻的阻值为R =ρd ab ,则可变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P =B 2v 2dab4ρ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