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程大学适用轻化工程专业(染整方向)一、选择题1.所谓真空紫外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1)200~400nm(2)400~800nm(3)1000nm(4)10~200nm 4.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1)能量越大(2)波长越长(3)波数越大(4)频率越高9.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各组峰全是单峰的是() (1)CH3-OOC-CH2CH3(2)(CH3)2CH-O-CH(CH3)211.(1)(3)12.(1)13.()(1)变大15.(1)1(3)2组峰1.核移值是以4.在分子型为?1.1.(?=0)。
4.-N-C=C<?→?*n→?*n→?*?→?*?三、计算题1.[答]根据WoodWard─Fieser规则计算母体基214nm环外双键×525烷基取代×735延长一个共轭双键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4nm?单选题2可见-紫外分光度法的适合检测波长范围是()。
A400-760nmB200-400nmC200-760nmD200-1000nm3某有色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用2cm吸收池测得其吸光度为0.750,若改用0.5cm和3cm吸收池,则吸光度各为()。
A0.188/1.125B0.108/1.105 C0.088/1.025D0.180/1.120 4在分光光度法中,应用光的吸收定律进行定量分析,应采用的入射光为()。
A白光B单色光C可见光D复合光5入射光波长选择的原则是()。
A吸收最大B干扰最小C吸收最大干扰最小D吸光系数最大6如果样品比较复杂,相邻两峰间距离太近,保留值难以准确信号显示信号显示信号显示。
C检测器的线性范围D检测器体积的大小60气相色谱标准试剂主要用于()。
A定性和定量的标准B定性C定量D确定保留值61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使用的上限温度取决于()。
A试样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B试样中沸点最低的组分的沸点C固定液的沸点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62在气液色谱固定相中担体的作用是()。
A提供大的表面涂上固定液B吸附样品C分离样品D脱附样品63对气相色谱柱分离度影响最大的是()。
A色谱柱柱温B载气的流速C柱子的长度D填料粒度的大小64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A 保留值B 峰面积C 分离度D 半峰宽65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一般以分离度()作为相邻两峰已完全分开的标志。
A1B0 C1.2D1.566用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当两峰的分离达98%时,要求分离度至少为()。
A0.7B0.85 C1D1.567使用热导池检测器,为提高检测器灵敏度常用载气是()。
A 氢气B 氩气C 氮气D 氧气68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一个特定分离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的选择。
A 检测器B69相适宜。
A 检测器B 70A BCD 1.A 3A.99%。
B.C.会浸蚀KBr 盐片,所以试样中通常不能含有游离水。
D.固体试样可以采用KBr 压片法、石蜡糊法和薄膜法测定红外光谱,液体试样常用液体池和液膜法,气体试样则需要在专用的气体池内进行测定。
E.试样的浓度和测试厚度对红外光谱分析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对定量分析的影响更大,通常要求光谱中大多数吸收峰的透过率在10%-80%。
13.镇静剂药的气相色谱图在3.50min 时显示一个色谱峰,峰底宽度相当于0.90min ,在1.5m 的色谱柱中理论塔板数是()A.124B.242C.484D.6215.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A.理论塔板数B.载体粒度C.扩散速度D.分配系数 17.根据范弟姆特方程式,在高流速情况下,影响柱效的因素主要是()A.传质阻力B.涡流扩散C.柱弯曲因子D.纵向扩散 18.色谱法作为分析方法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 A.分离有机化合物B.依据保留值作定性分析 C.依据峰面积作定量分析D.分离与分析兼有19.用色谱法对复杂未知物进行定性分析的最有效方法是()A.利用已知物对照法定性B .利用色谱-质谱联用定性 C.利用文献保留数据定性D.利用检测器的选择性定性 组分峰面积比C 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 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6、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的差别。
A.沸点差,B.温度差,C.吸光度,D .分配系数。
7、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原则。
A.沸点高低,B.熔点高低,C.相似相溶,D.化学稳定性。
8、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
A.调整保留值之比,B.死时间之比,C.保留时间之比,D.保留体积之比。
10、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A.分离度;B.分配系数;C .保留值;D .柱的效能。
12、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A.改变固定相的种类B.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C.改变色谱柱的柱温D.(A )、(B )和(C )13、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A.没有变化,B.变宽,C.变窄,D.不成线性14、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二、填空题1.柱,__3.固定液,4.5.物___极性分离,___6、效能。
7、要因素,高柱效。
8、的是9能指标是123(F )4.分析混合烷烃试样时,可选择极性固定相,按沸点大小顺序出峰。
(F )5.在色谱分离过程中,单位柱长内,组分在两相向的分配次数越多,分离效果越好。
(T )6.根据速率理论,毛细管色谱高柱效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涡流扩散项A=0。
(T ) 7.采用色谱归一化法定量的前提条件是试样中所有组分全部出峰。
(T )8.色谱外标法的准确性较高,但前提是仪器稳定性高和操作重复性好。
(T )9.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复杂试样时,通常采用程序升温的方法来改善分离效果。
(T )10.毛细管色谱的色谱柱前需要采取分流装置是由于毛细管色谱柱对试样负载量很小;柱后采用“尾吹”装置是由于柱后流出物的流速太慢。
(T ) 第3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一、选择题1.液相色谱适宜的分析对象是()。
A 低沸点小分子有机化合物B 高沸点大分子有机化合物C 所有有机化合物D 所有化合物2.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适用于分离()。
A 异构体B 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化合物 C 沸点相差大的试样D 极性变化范围宽的试样3吸附作用在下面哪种色谱方法中起主要作用()。
A 液一液色谱法B 液一固色谱法 C 键合相色谱法D 离子交换法4.在液相色谱中,提高色谱柱柱效的最有效途径是()。
极利用凝胶的孔径与被分离组分分子尺寸间的相对大小关系,而分离、分析的色谱法,称为空间排阻(凝胶)色谱法。
凝胶色谱的选择性只能通过选择合适的固定相来实现。
10.在正相色谱中,极性的小组分先出峰,极性的大组分后出峰。
三、判断题1.利用离子交换剂作固定相的色谱法称为离子交换色谱法。
(T ) 2.高效液相色谱适用于大分子,热不稳定及生物试样的分析。
(T )3.离子色谱中,在分析柱和检测器之间增加了一个“抑制柱”,以增加洗脱液本底电导。
(F )4.反相分配色谱适于非极性化合物的分离。
(T )5.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梯度洗脱,是为了改变被测组分的保留值,提高分离度。
(T )7.化学键合固定相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不易吸水,不易流失,可用梯度洗脱。
(T )8.液相色谱的流动相又称为淋洗液,改变淋洗液的组成、极性可显着改变组分分离效果。
(T )9.高效液相色谱柱柱效高,凡是能用液相色谱分析的样品不用气相色谱法分析。
(F )10.正相键合色谱的固定相为非(弱)极性固定相,反相色谱的固定相为极性固定相。
(F )第91.(??A?消失2.A?3.,,?A?4.─400nm ?A??C?钨灯5.??) ?A??C?6.的跃迁,(???) ?A?环己烷7.(???)?A?热电偶8.紫外-(???)?A??C?1.(?T ??)2.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其大小顺序为微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X 射线。
???(??F?)3.区分一化合物究竟是醛还是酮的最好方法是紫外光谱分析法。
?(F???)4.由共扼体系跃迁产生的吸收带称为K 吸收带。
???(??F ?)5.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是分子中电能能级变化产生的,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不发生变化。
(??F ?)6.极性溶剂一般使吸收带发生红移,使吸收带发生蓝移。
??(?T??)7.在紫外光谱中,发色团指的是有颜色并在近紫外和可见区域有特征吸收的基团。
(?F ?) 补充:吸光光度法一、选择题1.人眼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
a.200-400nm b.400-750nm c.10-200nmd.750-2500nm2.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性地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的光所致。
KMnO 4显紫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白光中的()。
a.紫红色光b.绿色光c.黄色光d.蓝色光3.吸收曲线是()。
a.吸光物质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b.吸光物质浓度与透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c.入射光波长与吸光物质溶液厚度之间的关系曲线;d.入射光波长与吸光物质的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
d .入射光波d.透光度10吸光光度法中所用的参比溶液总是采用不含被测物质和显色剂的空白溶液.(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