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优秀教案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优秀教案

组织:练习队形同图1
教与学
1、教师展示排球三大技术动作→垫传扣,学生认真观察。
2、出示正面双手垫球挂图,学生观察后分小组尝试模仿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如图3
3、

3、教师讲解示范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
4、学生原地徒手练习正面双手垫球动作。
5、学生上一步徒手练习正面双手垫球动作。
6、教师讲解示范垫固定球练习→上一步垫固定球练习。
正面双手垫球
教师:班级:人数:42 人课次:1 时间:
教案
内容
1.正面双手垫球
2.游戏:运粮碰碰乐
重点:击球部位和击球点。
难点:击球后,身体重心的移送。
教案
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次教案,使大多数学生能说出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插、夹、蹬、抬。
2、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技术,手型正确,体会击球时要直臂和击球部位正确。
2、四列横队如图1
★领操员带领学生听音乐做排球操,教师巡视。
要求:认真,达到热身的效果。
2分钟
3分钟
3分钟
各1次
2-3次
1次


学习
提高
部分
一、正面双手垫球
(一)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上体稍前倾,两脚开立,两脚间的距离稍宽于肩,重心落在前脚掌,两臂放松置于腹前,
两眼注视来球。
2、动作要领:当球飞到腹前一臂距离时,两臂夹紧前伸,插到球下,用前臂腕关节以上10厘M左右的地方击球的下部。击球瞬间两臂主动前送,借助蹬地力量将球送出。
4、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1、热身导入活动:一二组,三四组面对面站立,两人一组原地抛球5-10次→两人一组向左侧边移动边抛球,而后返回。
2、排球韵律操第一ຫໍສະໝຸດ 踏步运动第二节 垫球运动
第三节 传球运动
第四节 体转运动
第五节 扣球运动
第六节 拦网运动
第七节 跳跃运动
第八节 整理运动
一、组织:教师集合整队
3、体能目标: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灵敏、协调及快速反应能力。
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和互相评价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尝试与敢于在同伴面前展示自我。
课的
结构
教案内容
教案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
时间
次数
负荷
开始
热身
部分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2、检查出勤情况及着装。
3、师生问好,宣布本课教案内容。
二、游戏:运粮碰碰乐
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人四组,各小组将球放在护肘上做托球动作,当听到信号时,各组排头托好球走过狭窄的小路到达仓库门口,用蹬地,蹬地抬臂将手上的粮食送到仓库中,然后原路返回,换第二人接着完成,以此类推,先完成的小组获胜。
规则:1、球落地要捡起来回到落地的地方继续开始。
2、球如果没有顺利的运送到仓库里,要站在仓库门口反复运送,直至球入。
图1四列横队
××××××××××××
××××××××××××
○○○○○○○○○○○○
○○○○○○○○○○○○

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
二、组织
1、活动队形基本如图2,成体操队形散开即可练习。
××××××××××××
××××××××××××
▲→
○○○○○○○○○○○○
○○○○○○○○○○○○
★教师组织学生做热身导入活动。
←→
○○○○○ 〓〓〓〓〓〓〓〓〓〓 ○ 【 】
○○○○○ 〓〓〓〓〓〓〓〓〓〓 ○ 【 】
二、教与学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方法并示范。
2、组织学生尝试并比赛。
3、简要点评,表扬获胜队伍。
要求:动而有序。
4分钟
2分钟
10分钟
5分钟
6分钟
1次
1次
各5次
各5次
1
或2次




恢复
整理
部分
1、集合整队,师生共做排球裁判手势放松操。
3、技术分析
四个字:插、夹、蹬、抬
①垫球手型:叠掌法
②垫球手型:腕关节以上10厘M
③击球点:腹前一臂距离处
(二)专项练习
1、原地徒手练习正面双手垫球动作。
2、上一步徒手练习正面双手垫球动作。
3、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原地练习垫固定球。
4、全班分成四个小组上一步练习垫固定球。
5、两人一组,间隔3M,进行一抛一垫一接练习。
7、学生分成四组两两练习,互相纠正:原地垫固定球→上一步垫固定球,击球时要直臂,击球点是球的中下部,身体随击球方向前送。如下图4
××××××××××××
︻︻︻︻︻︻︻︻︻︻︻︻︻︻︻︻
××××××××××××

○○○○○○○○○○○○
︻︻︻︻︻︻︻︻︻︻︻︻︻︻︻︻
○○○○○○○○○○○○
8、组织学生自主尝试练习:两人一组,3M距离,进行一抛一垫一接练习。如下图5
约120分
3、最高心率:
145次∕分
预计运动心率曲线图
课后反思
2、课的小结。
3、收拾器材,师生再见。
组织:同图1
教与学
1、在音乐声中做排球裁判手势放松操。
2、教师评为主,学生评为辅。
要求:
1、动作尽量舒展,放松。
2、学生积极发言。
5分钟
各1次

场地
器材
挂图1张。
排球64个
功放1台
哨子1个
排球架2个
体操垫4块
椅子若干






1、练习密度:
全课45%左右
2、平均心率:
××××××××××××
3M
××××××××××××

○○○○○○○○○○○○
3M
○○○○○○○○○○○○
9、教师巡回指导。
10、纠错→提升练习。
11、展示,师生共评。
要求:积极参与,动而有序。
一、组织和比赛队形如下图6
××××× 〓〓〓〓〓〓〓〓〓〓 ○ 【 】
××××× 〓〓〓〓〓〓〓〓〓〓 ○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