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谚语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通俗易懂,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客家谚语是客家人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总结与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语言生动,内容丰富,韵味隽永,耐人寻味。
客家谚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①生产谚语。
总结生产经验,包括气象、时令、耕作技术、家畜饲养、手工作业等内容。
如“早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春锄泥,夏锄皮;干锄浅,湿锄深”,“猪要喂得饱,牛要喂夜草”等。
②社会谚语。
反映阶级压迫和社会人情世态等内容。
如“天下乌鸦一般黑,到处杨梅一样花”,“有钱能使鬼推磨”,“缸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等。
③生活谚语。
总结日常生活各方面的经验,反映人民的世界观、生活态度和道德观念。
如“两脚站得牢,不怕大风摇”,“丰年当作歉年过,碰到歉年不挨饿”,“要得会,天天累;要得精,人前听”,以及“饭后行百步,不用上药铺”等。
主要说明:
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在途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它们大多为3至6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雄伟壮观。
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经受无数次的地震撼动,风雨侵蜍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
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客家童谣
客家是一个善于歌唱的民系,童谣甚多。
这些童谣与客家民谣一样语句通俗,而且每句尾用同韵字,所以琅琅上口,小时念熟到老不忘。
与客家民谣不同之处就是客家童谣只朗诵而不唱。
客家话的声调有六或七个,颇富音乐韵味。
下面列举很久以来在客家民间流传的一些童谣,以供欣赏。
●排排坐
排排坐,唱山歌,爷打鼓子涯打锣。
新妇灶背炒田螺。
田螺谷,刺到家官脚,家官呀呀呀,新妇哈哈笑。
●小郎读书
白饭子,白珍珠,打扮小郎去读书。
正月去,二月归,挑担箩夹等嫂归,归来花缸无滴水。
鹅挑水,鸭洗菜,鸡公砻谷狗踏碓,狐狸烧火猫炒菜,猴哥偷食熝疤嘴。
●菱角子
菱角子,角弯弯,大姊嫁在菱角山。
老弟骑牛等大姊,大姊割禾做佘(读音为:she)唔得闲。
放撇禾镰拜两拜,目汁双双流落田。
●伯劳
伯劳母(读音为:ma),嘴大大,有嘴说人家,没嘴说自家。
●萤火虫
萤火虫,找草丛,翻转屎窟,吊灯笼。
●月光光,秀才郎
月光光,秀才郎,船来等,轿来扛。
一扛扛到河中心,虾公毛蟹拜观音。
观音脚下一朵花,拿给阿妹转外家,转去外家笑哈哈!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头一口塘,种诶里麻八尺长,长诶拿来教酒食,短诶拿来教姑娘。
●两姊妹,学种菜
两姊妹,学种菜,种菜难弯腰,学打雕。
雕会飞,走到半路哭累累。
朋友问道哭什么?没伢没娭真吃亏。
你去归,猫狸子担水,狐狸子煮菜,猫公上楼抓礤菜。
●先生教我人之初
先生告我人之初,我告先生打野猪,野猪飚过河,先生嗯奈何,野猪飚过壁,先生裆恰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