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

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

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经济的进步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水环境。

我国目前的水资源十分贫乏,工业等各种生产排放的废弃物,一旦接触水源,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而环境容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之间有着很大矛盾,废水排放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监测分析,加强水资源保护。

本文介绍了吹脱捕集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几种监测方法。

【关键词】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
0.引言
经济的大力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环境污染就是其中之一,又反过来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水体污染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一种污染,与人们的生活紧紧相连,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再加上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成了研究的重点。

它既是环境保护的前提,又是进行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不管在当下,还是在今后,此技术都应在水资源保护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1.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必要性以及在我国的现状
水体污染是指人类在生活生产中排放出的污染物与水体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从而影响了水体原有的生物、化学、物理等性质,使其发生一定的变化。

随着工业的进步,排出的污染物越来越多,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又限制了工业化的脚步。

地表水污染多是有机污染,对周边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都构成了威胁,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研究的重要话题。

掌握各种有机污染物(尤其是对环境和人类危害严重的污染物)的含量及其成分、特点,有利于提前采取措施,做好防范工作,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监测分析,同时加强宣传力度,强化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从而减轻水污染程度。

长期以来,我国在水环境质量监测方面都依照的是常规指标,如一般的水体有机污染多以BOD、COD等指标进行控制,且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其不足之处在于难以对微量有机物引起的污染进行有效控制,主要是因为此类化学毒物缺少对综合指标的足够贡献。

在世界各国的努力之下,GC、MS等技术逐步完善,在有机污染物控制方面意义重大。

我国对此也做了很多工作,对全国各个城市的水体污染程度、特点进行了实际调查,计算总结了污染物的种类,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

2.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方法
2.1吹脱捕集法
将氮气、氦气等通入到吹托管,与管内的试样水发生反应,在水中的有机物在向气相转移的过程中,被捕集管吸附。

水中的有机物全部被补集后,吹脱工作立即结束,对捕集管进行加热,使其中的有机物渐渐脱附,直至进入气相色谱仪内。

然后通过冷柱头进样的方法使脱附出来的有机物发生冷凝收缩,再快速加热,结束进样工作。

相对而言,吹脱捕集法在操作上较为简单、用量少、损失小,而且没有溶剂污染,检测限比较低,在微量分析中十分适用,但其价格通常较贵。

据有关试验结果显示,在河水的有机物测量中,此方法在0.1-100μg/L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达0.998以上,而且有近10种化合物在21个实际水样中都有检出,可见,此方法是很有效的。

2.2溶剂萃取法
某些有机物不溶或微溶于水,在对其进行分离时,常使用溶剂萃取法,虽然没有很大的操作难度,但是在样品转移时极有可能导致有机物的大量损失。

该方法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溶剂,如何保持溶剂合适的纯度。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对离子强度、溶剂的PH值等参数进行仔细考虑。

此方法的技术原理有以下几点,一是通过提升温度来增强解析动力,加快溶剂分子扩散速度,使其黏度有所降低,有效地克服基体效应,从而提高萃取的效率;二是通过增加压力的方法,使高温状态下的溶剂依旧保持液态,同时快速地充满整个萃取池。

在溶质的溶解方面,液体的溶解能力要比气体更大,在萃取效率提高的同时,能够使系统的安全性有所保障,保证易挥发的物质不挥发;三是多次循环,在化学萃取中,经常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即萃取过程中对新鲜溶剂的多次静态循环加以利用,使其与动态循环相接近,进而达到提高萃取效率的效果。

一般而言,2个或3个循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

2.3超临界流体萃取
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许多新的方法相继出来,超临界萃取法操作方便,测量速度快,而且效果颇高,再加上萃取条件容易控制等优势,在最近几年的样品前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不足之处在于相关设备要求过于严格,而且只能处理固体样品。

在黄河水有机物测量的试验中,该方法发挥了巨大作用,在20MPa ,60℃,40min的情况下使用此方法,能取得最好的萃取效率。

2.4树脂富集提取法
此方法具有较强的吸附力,污染较少、回收率高,而且可再生,在固-液的萃取过程中较为适用,主要是一种以芳香族高聚物为主的离子交换树脂。

如MRs 技术,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①树脂的选择,选择不同树脂混合使用的方法,能够对物质流失加以有效控制,从而提升吸附率;②树脂纯化,主要是为了减少杂质污染,纯化前需要再次蒸馏所选试剂。

此外,还有装柱、有机物的洗脱浓缩和树脂再生等重要环节。

在低浓度有机化合物的提取中,此方法效果很好,其明显的特征在于使用的溶剂量少。

3.如何防治有机污染物
3.1建立相关指标
相关法律法规对水污染中的有机污染物有明确的罗列,然而实际检测水质时,缺少足够的指标证明其存在。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水资源监测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很大差异,再加上仪器设备比较落后,许多监测存在着局限性,在痕量有机物的处理上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

这就要求尽快建立起完善的防治指标。

3.2改进监测体系
从国内现状而言,监测分析有机污染物的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其监测工作尚未完全纳入到常规监测体系中。

而当前的有机物污染急需一套完善的监测体系,尽可能使用国内的有机样品和化学试剂,所有操作程序也应从国内的实际出发,符合工作人员素质,而质量应有我国自己的标准和相关程序。

3.3加大有机样品的研究力度
有机污染物种类很多,我国也对优先监测的种类有规定,样品研制力度不够,种类缺乏,有机污染物更是贫乏,大多样品都是靠进口获得,其价格十分昂贵。

对有机污染物的研制是当前世界各国的研究重点,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技术还比较落后,必须加大样品研制力度,逐渐形成健全的有机标准物质体系。

3.4提高监测人员的素质
监测人员的素质水平极为重要,直接影响着监测质量,应对其展开专业培训,提升其专业化水平,熟悉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性能、用途及使用方法等,同时加强水资源保护的教育,不断普及相关知识,全面对水资源进行保护。

4.结束语
环境污染是当前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其中,水污染对人类危害极大,水是生命之源,对水体进行污染,即是对生命的直接残害。

因此,各个部门应加强对水体有机污染物的监测,采取合适的监测方法和先进的监测技术,提高监测水平,同时普及宣传水环境保护知识,以实现水环境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莫淑虹陶子政.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J].科技创新导报,2009,28(15):135-137.
[2] 孙锋[1] 王子成.浅谈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J].治淮,2008,21(12):160-162.
[3] 张汝才.论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方法与对策[J].地球,2012,24(12):241-243.
[4] 赵燕.刍议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28(23):208-2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