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实验一 上皮组织与结缔组织显微结构观察
实验一 上皮组织与结缔组织显微结构观察
特点:一层扁平细胞组成,细胞核圆形位于中央,细胞边缘呈锯齿状。 内皮:薄,游离面光滑,利于血和淋巴的流动及物 质交换。分布于心血管和淋巴管的腔面。 分类 间皮:游离面湿润光滑,减少摩擦以便于内脏器官 的活动。分布于胸膜、腹膜、心包膜。
二、单层立方上皮
甲状腺 肾小管 特点:细胞近似立方,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分布:肾小管、甲状腺滤泡、脉络丛、睫状体、视网膜色素上皮。
五、变移上皮
特点:细胞层数和形态可以随着器官 的收缩和扩张变化。 分布:泌尿系统(肾盏、肾盂、输尿 管、膀胱、尿道)
六、复层扁平上皮
特点:多层细胞,表层细胞扁平鳞片状。耐摩擦、阻 止异物侵入。 分布:皮肤表皮、口腔、食管、阴道、鼻前庭腔面。 基底细胞:有增生能力的幼稚细胞新生细胞向浅层 移行,以补充表皮脱落的细胞。 棘细胞: 表层细胞
三、单层柱状上皮
子宫腺 小肠绒毛 特点:一层柱状细胞,有明显的极性。游离面成六角形,核 椭圆形位于细胞的基底部。 分布:消化系统胃肠腔面。 游离面具有纤毛的称为单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子宫、输 卵管、鼻旁窦、肺部小支气管、脊髓中央管、脑室等处。
四、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气管 特点:一层细胞形状不同排列高低不齐。 分布:呼吸道(咽、喉、气管、支气管)、咽鼓管、鼓室、 男性生殖管道(输精管、附睾)
间隙连接(gap junction) 存在于大多数动物组
织。在连接处相邻细胞间有2~4nm的缝隙,而且连 接区域比紧密连接大得多,最大直径可达0.3μm。 在间隙与两层质膜中有大量蛋白质颗粒,是构成 间隙连接的基本单位,称连接子(connexon),由6 个相同或相似的跨膜蛋白亚单位环绕而成,直径 8nm,中心形成一个直径约1.5nm的孔道。细胞内的 小分子,如无机盐离子、糖、氨基酸、核苷酸和 维生素等有可能通过间隙连接的孔隙。
浆细胞
慢性炎症中较为常见
肥大细胞
兔腹膜铺片
甲苯胺蓝染色
脂肪细胞
二、致密结缔组织
人真皮
人肌腱
三、软 骨
四、骨
唇(角质化)
阴道:未角质化
七、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和细胞连接
特殊结构
细胞衣 微绒毛 纤毛 质膜内褶 紧密连接 中间连接 桥粒 缝隙连接
细胞连接
紧密连接
又称封闭小带(zonula ccludens),存在于脊椎 动物的上皮细胞间(图111),长度约50-400nm, 相邻细胞之间的质膜紧密 结合,没有缝隙。在电镜 下可以看到连接区域具有 蛋白质形成的焊接线网 络,焊接线也称嵴线(图 11-2,3),封闭了细胞与 细胞之间的空隙。上皮细 胞层对小分子的透性与嵴 线的数量有关,有些紧密 连接甚至连水分子都不能 透过 。
锚定连接
粘合带(adhesion belt)呈带状环绕细胞,一般位于上皮细胞顶侧面的 紧密连接。在粘合带处相邻细胞的间隙约15~20nm。
桥粒(desmosome)存在于承受强拉力的组织中,如皮肤、口腔、
食管等处的复层鳞状上皮细胞之间和心肌中。相邻细胞间形成纽扣状结构, 细胞膜之间的间隙约30nm,质膜下方有细胞质附着蛋白质,如片珠蛋白 (plakoglobin)、桥粒斑蛋白(desmoplakin)等,形成一厚约15~20nm 的致密斑。斑上有中间纤维相连,中间纤维的性质因细胞类型而异 。
实验一 上皮组织吴娣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上皮组织
实验目的
1、通过切片观察,了解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及 分布。 2、观察上皮组织游离面的某些特殊结构,如 纹状缘和纤毛。
实验材料
体腔膜或肠系膜平铺片 小肠切片 气管切片 甲状腺切片 食管切片 膀胱切片
一、单层扁平上皮
结缔组织
实验目的
观察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软骨 和骨,了解结缔组织的共同特征,并联系机能 比较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
观察材料
皮下结缔组织 活体染色 致密结缔组织 透明软骨 骨磨片
一、疏松结缔组织
皮下结缔组织
巨噬细胞
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电镜图片 (×9000)
巨噬细胞电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