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炉安全事故防护措施

锅炉安全事故防护措施

锅炉安全事故防护措施1. 工程概况及工程量1.1工程概况国电内蒙古东胜热电厂(2×330MW)机组工程建设2×330MW国产燃煤亚临界空冷抽凝式供热发电机组,是由上海锅炉厂设计制造的亚临界、自然循环汽包锅炉。

单炉膛∏型布置、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全钢构架悬吊结构、紧身封闭、固态排渣,锅炉型号SG-1176/17.5-MXXX。

锅炉采用岛式紧身封闭布置,构架为全钢结构桁架体系,其中钢结构立柱分七层。

炉本体钢结构沿纵向为6排(K1~K6),深度40550mm;沿横向分5列(3~7),宽度为35200 mm,其中5轴为锅炉纵向中心线。

大板梁底部标高为71.25m,板梁顶部标高为75.05m,主大板梁10根。

受热面系统包括炉膛(宽×深为:14022mm×13640mm)受热面、水平烟道受热面和尾部受热面三大部分。

整个受热面焊口约17600道,各系统间通过联络管和连接管相连,构成整个汽水系统。

为实现#1机组年底投产运行的目标,在前期设备不到位,暴雪、降雨影响大,以及目前杂项管道、吹灰设备不到位的情况下,项目部积极组织各种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的投入和安全防护设施,将锅炉受热面高空作业工期压缩在2个月的时间里。

具体措施是:全方位立体交叉作业,作业面分块儿同时展开平行推进,安全设施多层防护和局部防护相结合,管道工、焊工、起重工、架子工、油漆保温工等大量投入三班作业。

考虑到时间紧迫,人员众多,工作量大,自然状况比较恶劣,危险因素较多,故特制定锅炉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1.2本方案主要工作量安全设施随着钢架与受热面施工同时搭设与拆除并作必要增减,安全设施根据施工需要及时拆除及时恢复。

同时随着施工进程的逐步结束安全设施也相应逐步拆除。

2. 编制依据2.1《锅炉专业施工组织设计》TEPC/03-L0012.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 5009•1-20022.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DL/T 5047-952.4锅炉钢架相关图纸2.5设计院、系统的技术图纸资料2.6锅炉总图3. 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做的准备3.1技术准备3.1.1安全设施安装方案设计完成,并与相关专业讨论确定,已经审批。

3.1.2 安装所需材料、工具购置完成。

工器具准备齐全,无损坏,具备施工使用条件。

3.1.3作业前对参加该项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交底与被交底人员进行了双签字手续。

3.1.4作业平台、通道畅通,作业场地清理干净,无杂物。

3.2作业人员3.2.1 作业人员配置、资格3.3.1 仪器、仪表3.3.2 施工作业工机具统计表3.4材料3.4.1正常施工所需材料施工材料统计表3.4.2特殊施工时所需材料施工材料统计表3.5安全器具施工安全用具统计表相应设备或施工区域具备安全设施搭设或拆除条件,人员及材料以备齐。

4. 施工措施4.1正常施工情况下安全施工措施4.1.1前炉膛12.6m铺设滑线安全网,随施工需要部分或全部拆除,及时拆除及时恢复。

水冷壁及前炉膛受热面就位时全部拆除4.1.2前炉膛38m铺设滑线安全网,随施工需要部分或全部拆除,及时拆除及时恢复。

水冷壁及前炉膛受热面就位时全部拆除。

4.1.3后炉膛28m铺设滑线安全网,随施工需要部分或全部拆除,及时拆除及时恢复,吊装大灰斗时该安全网全部拆除。

4.1.4钢架四周12.6m铺设挑网。

紧身封闭时全部拆除。

4.1.5钢架四周38m铺设挑网。

紧身封闭时全部拆除。

4.1.6钢架四周57m铺设挑网。

紧身封闭时全部拆除。

4.1.7钢架一至七段吊装过程中各段及时拉设水平绳。

水平绳卡子大于2个,且水平绳按要求固定。

此水平绳随着钢架吊装逐步拆除。

4.1.8钢架一至七段吊装过程中立柱及时搭设柱头架子,且柱头架子使用后及时拆除。

4.1.9钢架一至七段吊装过程中立柱必须搭设临时爬梯,且爬梯上中下三点牢固生根。

并配短爬梯方便施工人员上下。

爬梯及时拆除。

4.1.10钢架吊装结束后各层平台及时安装梯子平台栏杆,否则及时在临边处搭设临时防护栏杆、踢脚板并挂警示牌。

根据施工需要拉设水平绳。

4.1.11大板梁上除K1和K6板梁外,全部用脚手管、脚手板与踢脚板搭设临时通道。

4.2根据工程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4.2.1后炉膛28m滑线安全网在大灰斗吊装后全部拆除,为了加快施工速度同时兼顾施工安全,大灰斗吊装后在灰斗上铺满脚手板。

首先脚手板可以起到安全网的作用,其次相关集箱等设备可以预存于大灰斗上,方便日后吊装,同时也为施工人员提供了作业平台。

随着后炉膛施工逐步拆除脚手板。

需脚手板约400块,脚手管约1吨。

4.2.2为保证施工进度,空预器及其周围梯子平台栏杆同时施工,在施工时需要在钢架平台与空预器间空隙较大处铺满脚手板,既可以防坠落又可以提供施工平台方便施工。

其它各层平台之间或平台与设备之间间隙较大处,存在坠落危险处铺设脚手板或者安全网。

需脚手板约100块,安全网约400平方米,脚手管约500公斤。

4.2.3钢架吊装与空预器施工同时进行,为避免高空坠物伤害到空预器施工人员及空预器设备,在施工时用脚手板在空预器上部搭设防护棚,避免高空坠物。

该防护棚随风道与烟道施工逐步拆除。

需脚手板约100块,脚手管约500公斤。

4.2.4由于吊杆梁安装与受热面安装、烟风道施工、钢架完善及梯子平台安装同步进行、交叉作业,在次板梁与吊杆梁上铺满安全网,避免高空坠物。

需安全网约800平方米。

4.2.5炉后一、二次风机施工与炉后风机房钢架施工及锅炉紧身封闭同时进行,为避免高空坠物伤害施工人员或风机设备,施工时用脚手板在风机上方搭设防护棚。

该防护棚随着风机与风机房安装逐步拆除。

需脚手板约200块,脚手管约1吨。

4.2.6前炉膛受热面吊装过程中,0m土建施工及管道安装等同时进行,0m设隔离栏杆,必要时设专人监护,避免炉膛内坠物伤人。

如施工需要,及时拆除及时恢复。

4.2.7部分设备临时吊挂在钢架上,导致部分格栅板及栏杆不能及时安装。

在不影响施工人员通行的前提下,对该位置进行封闭,挂明显警示标志。

否则铺设脚手板,且绑扎牢靠,在临边位置架脚手管,绑扎牢靠。

预备脚手板约100块,脚手管约1吨。

4.2.8由于交叉作业量大,人员、设备较多,各层平台以外的地方也存在坠物伤人的危险,尤其是斜梯上方。

因此在具备条件的斜梯上方架设安全网,避免坠物伤人。

需安全网约400平方米,脚手管约500公斤。

4.2.9其它存在高空坠物危险的地方,如具备条件需铺安全网或脚手板。

预备脚手板约100块。

需安全网约400平方米,脚手管约1.5吨。

5.质量目标5.1确保安全网无漏挂、少挂,安全网铺设全面,高度符合要求,固定牢靠,不影响施工。

5.2脚手板铺设杜绝单板、浮板现象,间距符合要求。

脚手板绑扎合理,固定牢靠,不影响施工。

5.3脚手架安装时绑扎合理,高低适度,位置合理,固定牢靠,不影响施工。

5.4安全绳拉设高度、长度符合要求,支撑点选择正确,布置合理,绑扎牢靠,不影响施工。

6.作业的安全要求及措施6.1作业的安全要求6.2作业的安全危害因素辨识和控制6.3环境条件7消防管理7.1坚持“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

7.2加强教育,提高施工人员防火意识。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施工人员掌握基本灭火技能,熟练使用基本消防工具。

制定消防预案和疏散预案。

7.3采取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性、强制性的方法严防火灾发生。

7.4气源类钢瓶搬运时严禁摔、砸、磕碰、撞击,严禁长时间暴晒。

7.5现场所用氧气、乙炔瓶放置不得小于安全距离5m,远离明火10m。

7.6动用电、火焊时做好防护措施,必须使用防火毯。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单位的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

动火施工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7.7 两个以上单位共同施工需要使用明火时,施工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当共同采取措施,将施工区和使用区进行防火分隔,清除动火区域的易燃、可燃物,配置消防器材,专人监护,保证施工及使用范围的消防安全。

7.8 锅炉炉顶范围内各种设备分类码放整齐,易燃易爆物品定点存放,做好防火措施,派专人负责。

禁止在施工范围内吸烟和进行与施工无关的工作。

7.9氧气乙炔瓶需有回火装置,操作人员不许用带有油污的手套操作氧气乙炔瓶,以防开启时着火。

7.10电气设备上或附近不准放置易燃易爆物或其他杂物。

7.11所有施工人员应做到熟悉灭火器材的摆放位置,能够正确使用消防器材会报火警。

7.12设置消防安全临时通道,并有明显标志。

不得占用疏散通道;不得在安全出口或者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不得在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将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遮挡、覆盖;不得影响其它安全疏散的行为。

7.13灭火器布置于各层电梯平台,以及电焊机平台处,每处2个。

包括12.6m、28.4m、38m、49.6m、57.8m、72.4m。

8应急处置预案8.1 发生火灾:8.1.1 在发生火灾时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头脑冷静,积极有效的采取应急方法避免发生以外。

8.1.2立即隔离附近易燃易爆物,并且通知消防员进行灭火。

8.1.3发生火灾时,应当立即实施灭火和疏散,务必做到及时报警,迅速扑救火灾,及时疏散人员。

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

任何单位、人员都应当无偿为报火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单位应当为公安消防机构抢救人员、扑救火灾提供便利和条件。

8.1.4要牢记先救人再救物的原则,千方百计把困在火场的人解救出来。

8.1.5在被火围困时,烟雾对人的威胁很大。

要使用湿毛巾堵住鼻孔,以防止吸入烟雾或者毒气造成伤亡。

8.1.6通过消防安全临时通道逃离火场。

8.1.7在无路逃生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暂时的避难场所保护自己,等待营救。

8.1.8积极组织人员将被救出的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8.1.9积极配合消防人员进行共同灭火。

8.1.10 执行天津电力建设公司东胜工程项目部《安全保卫部专业文件应急预案与响应计划(2006第一版)》相关条文。

8.2出现人员伤亡事故:8.2.1 安全网设置到位,不得有漏挂区域。

8.2.2 小件工具必须使用工具袋系保险绳。

8.2.3 厂区医务人员24小时值班。

8.2.4 发生事故时,安全领导小组要立即救人。

救人时应先排除危险,防止抢救时事故的再发生。

8.2.5遇到安全事故较大或人员受伤时,现场人员在组织自救的同时,应及时向现场安全管理委员会报警,现场安全管理委员会组长进行对外报警,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或公安指挥中心电话“110”求得外部支援;拨打急救电话时必须讲明事故地点、基本情况、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并派人到路上接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