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斯托尔珀——萨谬尔森定理
2、要素密集度
3、里昂剔夫之谜
二、是非判断题
1、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它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数量无关。
()
2、要素价格均等化会使两国生产同一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
3、要素价格的均等化是以商品价格的均等为先决条件的,但在现实中一般很难实现。
()
4、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用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
()
5、无论是技术差异,还是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它们都是以两国之间同一产品的价格存在差异为前提的。
因此,只要存在价格差,各国间就有开展贸易的动力。
()
三、单项选择题
1、率先针对生产要素禀赋进行实证分析的经济学家是()
A、斯托尔泊
B、萨谬尔森
C、里昂剔夫
D、俄林
2、从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分配的影响来看,国际贸易有利于()
A、生产进口竞争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B、生产进口竞争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C、生产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D、生产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3、俄林认为()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A、成本的国际绝对差
B、成本比例的国际绝对差
C、价格的国际绝对差
D、价格比例的国际绝对差
4、按照“要素禀赋理论”,俄林认为要实现国际分工的利益,最好是执行()
A、自由贸易政策
B、保护幼稚产业政策
C、超保护贸易政策
D、执行哪种政策,视具体情况而定
5、认为土地、劳动、资本的比例关系是决定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生和发展的
最重要的因素,这种观点来源于()
A、绝对优势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
D、以上都不是
6、俄林解释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依据的是()
A、绝对成本差异
B、比较成本差异
C、要素禀赋相对差异
D、规模经济效益递增
7、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每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由()
A、它们的国际价格决定
B、它们的有效使用价值决定的
C、它们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
D、它们的国内价值决定的
8、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
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
D、悲惨的增长
9、斯脱尔波——萨谬尔森定理认为,某一种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能判断
10、罗伯津斯基定理认为,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能判断
四、简述题
1、生产要素禀赋论是如何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的?
五、论述题
1、试述H—O模型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2、在战后的几十年间,日本、韩国等东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出口产品由初级产品变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再到资本密集型产品,试对此变化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