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后主李煜分享资料
1
“可怜薄命作君王”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
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 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 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 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 主。
●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 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
●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
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
5
人生经历对创作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对李煜创作的影响 ◆李璟
探讨文学,放任自由 ◆娥皇(大周后)
音乐造诣,弥补缺憾 ◆小周后
生死鸳鸯,成就辉煌
6
《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 金炉次第添香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 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
7
《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
4
“作个才子真绝代 ”
• 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 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超过 前期。代表作:《虞美人》、《浪淘沙》、《相 见欢》(又名《乌夜啼》)、《望江南》、《子夜 歌》、《破阵子》等。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 凉,充满忧伤气质,主要抒发了自己凭栏远望、 梦里重归的情感,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眷恋和对 国破家亡的惨痛欲绝。故有词云:后主虽拙于治 国,然在词中犹不失为南面王。
人生经历对创作的影响
三、宗教信仰对其创作的影响
李煜是一个极虔诚的佛教信徒。他从幼年时代 起就生活在一个信奉佛教的帝王之家。先主李昪、 中主李璟皆信仰佛教,这对李煜的佛教信仰也就产 生了深远而强烈的影响。
自号钟隐,别号钟山隐士、钟峰隐居、莲峰居 士、钟峰隐者、钟峰白莲居士等。用以表明自己 不问政事的心迹。在李煜当时的心目中最理想的 人生应该是散漫洒脱的、自由放荡的、恬淡自适 的。
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
教君恣意怜。
8
人生经历对创作的影响
二、花间派词人对其创作的影响 花间词:题材狭窄、情致单调
把词的视野完全转向裙裾、脂粉、风月。以 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姿色和生活情状,特别 是她们的内心活动。言情不离伤春伤别场景,无非 洞床密室、歌筵酒席、芳园曲径。此外虽也写郊 游中的男女邂逅,女道士的春怀,宫女的幽怨等,但 心中仍是男女情爱。
• 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后 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 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 以一首泣尽以血的绝唱《虞美人》,使亡国之君成 为千古词坛的“词中之帝” 。正是“国家不幸诗家 幸,话到沧桑句始工”。
• 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
• 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 情爱,题材较窄;如《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 透)、《菩萨蛮》、《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 雪)、《清平乐》等
11
(1)对真我的追求 其词在题材内容上前后期虽有所不同,
但无论前期后期,又有其一贯特点,那就 是“真”。始终保有较为纯真的性格,在 词中任真实情感倾泻,而较少有理性的节 制。 正如佛陀发现的八正道中“正念” 所说:要注重自己的苦乐感受。他的后期 词写亡国之痛,血泪深情,前期词写宫廷 享乐生活的感受,对自己的沉迷与陶醉, 也不加掩饰。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 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 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
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
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
15
16
花间词派的词,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 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 嗅觉的美感。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从而形 成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
9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歌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栏杆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10
13
人生经历对创作的影响
四、亡国经历对李煜创作的影响
经历了亡国之痛,饱尝了沦为阶下囚的屈辱, 李煜词的成就发展到了顶峰。
李煜后期的词,都是抒发他亡国后的剧痛,流 露出巨大的沉痛与悔恨。正是由于生活的巨变, 使他的精神发生了质变,不再追求纸醉金迷的日 子,以泪洗面的生活促使他进行反思。亡国感受 融入词中,使他这一时期的词熔铸了广泛意义的 生活内容,与前期词的格调泾渭分明。加上李煜 词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艺术感染力极强。他词 中的愁绪描写具有普遍的概括意义,能引起读者 的强烈共鸣,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大大薄命作君王”
●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
●第二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 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 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 郡公。
●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
李煜最后因写《虞美人》而
被宋太宗毒杀。牵机药一说
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
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
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
3
“作个才子真绝代 ”
12
(2)对苦难的理解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 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 长恨水长东。
李煜的词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愁苦和离恨, 不仅是一种个人的情绪和感触,更是用血泪书写 成的不朽的生命之作。涵盖的是人类所共有的生 命缺憾,是一种融会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 验的浩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