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04-09-06; 修订日期:2004-10-10作者简介:马秋芳(1976-),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E-mai l:mqf0714@1994)2003年我国旅游地理研究文献及其评价马秋芳,杨新军(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陕西西安710069)摘要:通过搜集1994)2003年5地理学报6、5地理研究6等10种期刊发表的旅游地理文献,将10种期刊分为两大类,从文章的数量、基金资助、研究涉及区域、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中国旅游地理10a 来的研究进展状况和特点。
关键词:旅游地理;文献;地理期刊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04(2005)01-0092-040 引言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理学研究成果急剧增加,高质量的论文愈来愈多,刊载旅游地理论文的刊物不仅数量在增长,版面也在不断扩充。
刊载的旅游地理文献中,鲜有立足刊物视角研究我国旅游地理研究态势的论文,尤其缺乏对近10a 多种刊物的旅游地理文献的综合分析。
基于此,本文选取5地理学报6、5地理研究6等10种国内主要地理期刊,对其1994)2003年刊载的旅游地理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试图找出中国旅游地理10a 来的研究进展状况和特点,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旅游地理研究。
部分学者总结了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郭来喜等对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1];陆林对国外的5旅游研究纪事6(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等3种刊物和国内的5地理学报6等12种期刊在1980)1993年发表的文献作了分析,反映旅游地理学研究现状[2];刘锋将我国旅游地理学发展划分为初始(1979)1985年)、发展(1986)1992年)和深化(1993年))3个阶段,并阐述了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和成绩,对旅游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进展以及旅游地理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述评[3];吴必虎等基于问卷分析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旅游地理学进展进行了研究[4];汪德根等研究了5地理学报6、5地理研究6、5地理科学6、5自然资源学报6在1980)2001年发表的旅游地理类论文,对其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5];张宏梅等对5旅游学刊6在1999)2003年发表的论文及其运用的研究方法作了全面细致的分析[6]。
基于前人研究,本文通过CNKI 清华同方和维普数据库对旅游地理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并查阅相关资料,运用Exc el 和SPSS 等统计分析软件,对国内5地理学报6等10种地理期刊的旅游地理文献进行统计分析。
1 统计分析与比较本文将这10种地理期刊分为两大类,以便更好地分析我国10a 来旅游地理研究特征:Ñ类为5地理学报6、5地理研究6、5地理科学6、5自然资源学报6;Ò类为5经济地理6、5人文地理6、5地域研究与开发6、5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6(原5地理学与国土研究6)、5干旱区地理6、5热带地理6。
分别从期刊的载文数量、论文经费来源、文章研究区域、研究方法和内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111 载文数量分析与比较载文数量为指定时间内期刊载文的绝对数量。
通过表1和图1可知:1)不同期刊登载的旅游地理文献在数量上呈现差异。
两类期刊在1994)2003年发表的旅游地理文献数量的比例将近1B 8(101B 769)。
2)两类期刊所载旅游地理文献数量都有一定增长,但增长速度不一致。
第Ò类增长速度快,而第Ñ类增长不明显。
故旅游地理文献总量增长与第Ò类期刊旅游地理文献数量增长存在高度相关性。
地理学期刊上发表的旅游地理文献总量逐年增长,特别在1998年后有一个快速增长(由1998年的60篇增加到1999年的101篇)。
陆林对1980)1993年12种地理期刊(另包括5自然资源6和5山地研究6)旅游地理文献数量的统计结果是220篇[2],相隔近10a,文献数量增长到870篇。
旅游地理文献快速增长的历程与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过程相匹配,得益于1998年后地理学者不断承担有影响的旅游规划设计项目。
第21卷 第1期2005年1月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Geo graphy and Geo-Infor mation ScienceV ol.21 No.1Januar y 2005表1 1994)2003年期刊载文数量Table 1 Number of articles on tou rism geography of tengeographical journals,1994)2003年份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合计地理学报312231434124地理研究311222322321地理科学020*********自然资源学报111053236022经济地理3681182135252532174人文地理912181572314333532198地域研究与开发812109161518191322142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912121091313121512117干旱区地理114569564647热带地理775571089181591合计4455616365101107114129131870图1 1994)2003年第Ñ、Ò类期刊文章数量增长情况Fig.1 The increas ing trends of articles in twokinds of journals,1994)20031.2 研究论文的经费来源比较随着国家对科研投入力度不断扩大,通过各类基金资助的旅游地理类科研项目也在逐年增多。
1994)2003年10种期刊发表的870篇论文中,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0检索共计129篇(表2),占全部论文的1418%。
表2 10种期刊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旅游地理论文数Table 2 Nu mber of articles s 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 ral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总论文数百分比(%)平均(%)地理学报102441.7地理研究122157.1地理科学113432.440.6自然资源学报82236.4经济地理1917410.9人文地理2819814.1地域研究与开发111427.711.4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1711714.5干旱区地理54710.6热带地理8918.81.3 文献研究区域分析与比较由于5干旱区地理6和5热带地理6具有鲜明的区域特点,在载文区域比较分析中不予考虑。
经过初步检索和统计,有301篇文献是针对具体区域进行研究,或者是作者用一具体地区进行实例阐释。
以中国(未计台湾省)2002年31个省级行政区为空间单元,建立2002年国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收入[7]以及旅游地理文献数量的洛伦兹曲线(图2)。
横轴是31个省区各要素从大到小的排序,纵轴为累积百分比。
图2 旅游地理文献研究区域及国内、国际旅游收入洛伦兹曲线Fig.2 Lorenz curves of region discussed in articles,incomeof domestic tourism and international tourism图2显示旅游地理文献数量和国内、国际旅游收入空间分布均为集中型,但又存在差异。
一是旅游地理文献地区分布与国内旅游收入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相似,而国际旅游收入集中度偏高。
通过地理集中指数测算,得到旅游地理文献和国内、国际旅游收入的地理集中指数分别是0149、0147和0169。
二是三者集中省区不重叠(表3)。
从另一方面看,旅游地理文献的研究区域具有广布性,除了对天津的有关研究是空白外,其他区域都有涉足。
对各省旅游地理文献数量(P)、国内旅游收入(D)和国际旅游收入(I)从大到小排序(表3),根据三者的名次变化幅度,分析旅游地理文献数量与旅游收入的吻合程度。
名次变化幅度在5以内的省份是吻合良好,5~10是吻合较好,大于10是吻合不好。
通过分析得到吻合良好省区和吻合较好省区各有11个,占71%;吻合不好省区有9个,占29%。
说明各省区旅游研究文献数量与旅游收入吻合度高。
引入地理集中指数公式中R 作为一个衡量指标,此处R 为100/31,表示省区在各要素平均分布时所占的百分比。
各省区旅游地理文献数量所占百分比大于R 为研究热点地区,小于R 为研究冷点地表3 各省区有关旅游地理文献数量(P )、国内旅游收入(D)及国际旅游收入(I )排序Table 3 S equences of number of articles (P),income of domestic tourism (D)and international tourism(I)广东安徽江苏云南湖南山东湖北四川浙江辽宁福建陕西广西河南新疆P123456789101112131415I 116215146101158122117726D 12159138151767410122022黑龙江贵州吉林山西宁夏上海甘肃江西河北内蒙古青海海南北京重庆西藏天津P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I 20242322294281913273025318319页93第第1期 马秋芳等:1994)2003年我国旅游地理研究文献及其评价区。
一个省区国内或国际旅游收入的百分比超过R,被认为是旅游高收入地区,反之为旅游低收入地区。
据此把上述31个省级行政区划分为4个集群(表4)。
表44个省区集群(按旅游收入和研究冷热划分)T able4Four region clus ters(divided by touris m income andnu mber of articles)研究热点地区研究冷点地区旅游高收入地区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湖北、四川、辽宁、河南北京、上海、天津旅游低收入地区安徽、云南、湖南、陕西、广西新疆、黑龙江、贵州、吉林、山西、宁夏、甘肃、江西、河北、内蒙古、青海、海南、重庆、西藏在301篇文献里,第Ñ类期刊所载旅游地理文献41篇,占1316%,研究热点地区为安徽、黑龙江、广东、广西、四川和云南;其次有江苏、山西、河南、贵州、海南、新疆、上海和湖南;其余的省份为研究空白地区。
文献中除涉及广东、江苏、河南三个旅游高收入地区外,其他多为旅游低收入地区。
说明第Ñ类期刊所载旅游研究文献数量与该地区的旅游收入吻合度差。
1.4文献研究方法分析与比较旅游地理学研究主要有描述性、概念性、模型和数理统计4种方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