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一)概念: 1、同等原则:是指在我国民事诉讼中, 外国当事人与中国当事人具有平等的诉讼 地位,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不因当事 人是外国人或无国籍人而扩大或者限制其 诉讼权利,减少或加重其诉讼义务。 2、对等原则:是指在我国民事诉讼中, 若外国法院对我国当事人诉讼权利加以限 制,则我国法院也相应的限制该国当事人 在我国的诉讼权利。
(五)适用调解原则要反对的两种倾向 1、忽视调解 2、滥用调解
法学课程 教学幻灯片 卢锦泉制作 18
四、诚实信用原则
一、概念
法官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以及其他参与人进 行民事诉讼时必须公正、诚实和善意。 二、诚实信用原则的内容 1、诚信原则对当事人的要求 2、诚信原则对法官的要求 3、诚信原则对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要求
(1)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 (2)劳务合同纠纷; (3)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较 为明确的损害赔偿纠纷; (4)宅基地和相邻关系纠纷; (5)合伙协议纠纷; (6)诉讼标的额较小的纠纷。
16
经法官调解,两位老人握手言欢
17
(四)不适用调解的案件
1.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 还债程序的案件; 2.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案件; 3.执行案件。执行中只有执行和解; 4.其他依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
10
(三)实质 同等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 体现,具有普遍适用性; 对等原则:可以看成是国际法上报复的反 映。维护国家的尊严及我国人的正当权益。 实质为国家之间的司法制度平等对待原则。
11
三、法院调解原则(重点)
(一)概念
法院调解,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 件的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 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对他们之间的民事权益争 议进行合意解决的诉讼活动和方式。 (二)法条 民诉法第9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 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 应当及时判决。
(三)适用的条件 1、支持者只能是对受害者负有保护责任 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被支持者 是受害的单位或个人。 2、受害人基于某种原因没有起诉。 3、加害人的行为必须是侵权行为;
4、支持的形式:一般是道义上或物质上的,支 持起诉者不可以自己的名义起诉。
36
38.关于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当事人有权决定是否委托代理人代为进行诉讼, 是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体现 B.当事人均有权委托代理人代为进行诉讼,是处 分原则的体现 C.原告与被告在诉讼中有一些不同但相对等的权 利,是同等原则的体现 D.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不仅要自愿,内容也不得 违法,是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原则的体现 D
(五)处分权与审判权的关系
1.审判权监督处分权 2.处分权制约审判权
29
处分/诚信/检查/同等、 对等/当事人平等
起诉
一审
二审
再审
执行
辩论原则
调解原则
30
甲向法院起诉,要求判决乙返还借款 本金2万元。在案件审理中,借款事实得以 认定,同时,法院还查明乙逾期履行还款 义务近一年,法院遂根据银行同期定期存 款利息,判决乙还甲借款本金2万元,利息 520元。关于法院对该案判决的评论,下列 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法学课程 教学幻灯片 卢锦泉制作 9
(二)法条依据:民诉法第5条 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 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 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 利义务。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 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 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重、难点】
了解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意义;
明确各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重点掌握诚实信用原则、处分原则、 辩论原则
基本原则总览
共有原则:
1、审判独立原则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3、民族语言文字原则
特有原则:
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2、同等原则与对等原则 3、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原则 4、辩论原则 5、处分原则 6、诚实信用原则 7、检察监督原则
41
一、合议制度
(一)合议制度的概念 合议制度,是指由3名以上单数的审 判员、陪审员组成或由3名以上单数的审判 员组成的审判庭,代表法院行使审判权, 并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与作出裁判的制度。 陪审员在执行陪审职务时,与审判员 有同等的权利义务。
五、辩论原则
(一)概念 辩论原则,是指在人民法院主持下, 当事人有权就案件事实和争议问题,各自 陈述自己的主张和根据,互相进行反驳和 答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法条 民诉法第12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 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
23
(三)辩论原则的内容
1.辩论的时间 (1)适用于诉讼案件的审判过程中。 (2)非讼程序与执行程序不适用。 2.辩论的形式 (1)口头;(2)书面。 3.辩论的内容 (1)程序问题(受诉法院有无管辖权、 审判人员应否回避、当事人是否合格、代 理权是否合法) (2)实体问题(事实问题与法律适 用问题;证据方面) 24
31
A.该判决符合法律规定,实事求是,全 面保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B.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 诉讼的处分原则 C.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 诉讼的辩论原则 D.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 诉讼的平等原则 B
32
七、检察监督原则
(一)概念:是指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 动进行法律监督的原则。 (二)法条:民诉法第14条规定,人民检察 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三)内容: 1、监督的主体 监督者:检察院 被监督者:审判人员
27
2、对诉讼权利的处分: 一审中: 原告有权决定是否起诉、是否撤诉; 被告有权决定是否反诉; 双方可以请求法院调解; 双方可以决定是否提供证据; 双方都有权进行辩论,承认或否认对方 提出的事实。 一审后:双方可以决定是否上诉 生效后:是否申请再审,是否申请强制执行。申 请执行人可以撤回其申请 注意:对实体权利的处分一般通过对诉讼权利 的处分来实现。
七、支持起诉原则(了解)
(一)概念 支持起诉原则是指机关、社会团体、 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 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害者提起民 事诉讼的原则。 (二)法条 民诉法第15条规定,机关、社会团体、 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 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 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35
A.法院突破审判程序,违反了依法裁判原则 B.他人参与调解,影响当事人意思表达,违 反了辩论原则 C.双方让步放弃诉求和权益,违反了处分原 则 D.体现了司法运用法律手段,发挥调解功能, 能动履职的要求 D
39
基本制度
40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重点) 合议制度公开审判制度基制度两审终审制度 回避制度
民事诉讼法 基本原则
特有原则
共有原则
诉讼权 利平等 原则
诚实信用 原则
调解 原则
辩论 原则
处分 原则
检察监 督原则
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一)概念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民 事诉讼中平等地享有诉讼权利,平等地履 行诉讼义务。 诉讼权利平等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诉讼权利的相同性; 二是诉讼权利的对应性。 诉讼权利平等实质反映的是双方当事 人维护合法权利的机会和手段是平等的。
5
(二)法条依据 民诉法第8条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 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 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三)内容 1、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完全平等 (诉讼权利和义务平等); 2、双方当事人有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 的手段,同时,法院平等地保障双方当事 人行使诉讼权利; 3、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28
(四)处分权的行使要求
1.处分权的行使主体只能是当事人、法定代理 人和经过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 2.处分权的对象为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3.处分权适用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 4.处分权的行使不得超越法律规定的范围,不 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个人的利益。 5.处分权的行使必须经法院的审查,才生效。
(2)其他诉讼参与人滥用诉权 证人、鉴定人、勘验人故意虚假或失实的证明、鉴定 (3)法院滥用审判权 如:虚假的“合议”(先判后审) 对事实、证据、理由任意取舍 对当事人在事实或法律方面明显的错误陈述故意加以采纳 过度的自由裁量等等 2、怠于履行诉讼义务 如:不遵守法庭纪律, 执行难中臭名昭著的“老赖”等等
(一)概念 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可以 自主决定行使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方式 与内容。 处分即自由支配,对于权利可行使, 也可放弃。处分原则是民法中当事人意思 自治原则的体现与延伸。 (二)法条 民诉法第13条: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 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 利。 26
(三)内容
1、对民事权利的处分 起诉时:诉讼主体可自由地确定请求司法 保护的范围和选择保护的方法 起诉后:原告可以提出、变更、扩大、缩 小诉讼请求。但是,法院的判决不得超出原告 的诉讼请求。 诉讼中:原告可全部放弃其诉讼请求,被 告可部分或全部承认原告的诉讼请求;原被告 可达成或拒绝达成调解协议;在判决未执行之 前,双方随时可就实体问题自行和解。 调解协议内容超出诉讼请求的, 法院可以准许。
33
2、监督的内容 (1)审判人员的行为操守,如是否有贪 赃枉法,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 (2)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法律程序, 判决、裁定是否正确合法。 3、监督的方式 (1)抗诉:针对生效裁判 (2)检察建议 ①生效裁判 ②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 ③对执行活动法律监督
法学课程 教学幻灯片 卢锦泉制作 34
12
法庭调解现场
13
(三)法院调解原则的内容
1、调解贯穿于审判程序始终,如一审程序、二审 程序、再审程序; 2、要在自愿与合法基础上进行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