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
[教学片断 ]
师:同学们,我们家现在都有电话。
有的小朋友家里有固定电话,有的家里有手机,那么你会打电话吗?
生:(齐声说)“会!”……
师:“谁能说说怎样才能打电话给别人呢?”
生:“先拿起电话,然后拨数字。
”……
师:“拨的数字是什么?”
生:“是电话号码。
”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还会打电话。
那你们知道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吗?请你们现在用数字写出家里的电话号码。
”
生:“写好了。
”
师:“请你们数一数,你们家里的固定电话号码和手机号码分别由几个数字组成?”
生:“ 7 个…11个…”
师:“我们县的家庭固定电话号码都是 7个数字,所以,你们打电
话的时候,这 7个数字一个也不能遗漏;同样你打手机的时候,11个数字也是一个都不能少。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别的小朋友家里的电话号码吗?”
生:“想。
”
师:“好!老师给你们一点时间,你们可以自由活动去记一下你们好朋友家的电话号码,记住带上纸和笔!”
(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去记电话号码。
)
……
师:“同学们刚才都记得很认真,你们想知道老师家的电话号码吗?”生:“想。
”
(教师写出电话号码,学生记。
)
师:“如果学习遇到什么困难,就打电话给老师吧,老师帮你解决!”生:“谢谢老师。
”
案例分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寻找生活中的数、让数学走进生活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特意设计了一节《我们身边的数》的活动课。
一、在选择教学内容和定位教学目标上寻求创新
本节课将“我们身边的数”专门作为一节实践活动来进行教学,是对教材的把握与创新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数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目标较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同时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二、紧紧围绕“生活中的数”设计教学环节
这节课,就是从现实世界中寻找生活素材。
在以上的教学片断中,通过认识电话号码,创设生活情境,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他们熟悉的生活空间。
然后通过说一说、记一记、猜一猜、算一算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
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观察、记录、猜测、验证、思考等多种实践活动,积极性非常高。
三、回归“生活天地”,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教学如能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演练,会有利于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着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
我们可以将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境的实践活动中去解决数学问题。
这个教学片断,通过电话号码的认识与学习,让学生认识数字、记录与分析数字,使学生感到数学的优越性,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的关系,懂得了数学的真正价值,旨在提高他们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