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圣才出品】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圣才出品】


和利率的敏感程度。
当处于极度萧条情况下,即凯恩斯极端情况时,h
,d
0
。公式可整理得:dY dG
1 1
c

表明财政扩张政策的效果可能较大;当处于古典主义极端情况, h 0 , d , dY 0 , dG
表明财政政策无效。
二、简答题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什么?为达到这些目标可采用的政策工具有哪些?(对外经 济贸易大学 2008 研)
3 / 4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的价格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目前,经济学家认为, 轻微的物价上涨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
③经济持续均衡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 持续增加。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重 要指标是人均 GDP。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1 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一、名词解释
1.相机抉择政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0 研) 答:相机抉择是指政府进行需求管理时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灵活 地采取一种或几种措施,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搭配。根据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 策在决策速度、作用速度、预测的可靠程度和中立程度这四方面的差异,相机抉择一般具有 以下三种搭配方式: (1)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 (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 (3)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或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 实行相机抉择的目的在于既保持总需求,又不引起较高的通货膨胀率。
④国际收支平衡对现代开放型经济国家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 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当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时, 会对国内经济形成冲击,从而影响该国国内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及经济增长。
(2)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实践证明,要同时达到上述四个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各国应该结合本国宏观经 济运行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某一历史阶段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手段,使之 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常用的宏观经济政策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①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 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财政政 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和公债几个部分。 ②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 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 操作、法定准备率和道义劝告等。
3.挤出效应(中山大学 2003、2011 研;中央财经大学 2004 研复试;浙江大学 2007、 2014 研)
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在 IS LM 模型 中,若 LM 曲线不变,政府支出增加, IS 曲线向右移动,两种市场重新均衡时引起利率的 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利率的上升会抑制一部分私人投资,降低原有的乘数效应, 因此,财政支出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数量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 LM 曲线)或 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引 起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1)支出乘数的大小; (2)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 (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的大小。 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无限大,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等于零。 因此,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为零,财政政策效果极大。反之,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 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零,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极大。因此,“挤出效应”是完全的。
2.流动性陷阱(中央财经大学 2004、2005 研复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8、2012 研;浙江大学 2012 研)
答: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 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 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一种经济状态。

平线。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 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
尽管从理论上可以推导出流动性陷阱的存在,但现实经济生活中还没有发现该经济现 象。有的经济学家认为,20 世纪 90 年代的日本经济类似于出现了流动性陷阱。
答:(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 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约有四种,即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①充分就业。在广泛的意义上,充分就业是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意愿的报酬 参加生产的状态。通常以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尺度。充分就业并不是百分 百的就业,充分就业不排除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存在。 ②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衡量。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
4.财政政策乘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3 研)
2 / 4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财政政策乘数表明在实际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政府支出使均衡收入水平产
生多大的变动。用公式表示为:
dY
1
dG 1 c bk 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k 和 h 分别为货币需求对收入
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 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 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
1 / 4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