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 建筑起重信号司索工

8 建筑起重信号司索工

建筑起重司索信号工判断题:1、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有效期为三年。

()2、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3、国家标准强制性标准代号是GB。

()4、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实施的时间是1997年11月1日。

()5、首次取得资格证书的特种作业人员,在正式上岗前,应当参加不少于3个月的实习操作合格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

()6、特种作业人员应参加年度安全教育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

()7、安全带在使用三年后应抽验一次,频繁使用应经常进行外观检査,发现异常必须立即更换。

()8、凡坠落高度基准面3米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的规定,高处作业按作业点可能坠落的坠落高度划分,分为四个级别,其中二级高处作业,坠落高度在15~30m。

9、特殊高处作业是在危险性较大、较复杂的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在阵风风力(风速8.0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为强风高处作业。

()10、临边作业的防护栏杆应能承受1000N的外力撞击,当横杆长度大于1m时,应当加设栏杆立柱。

11、边长大于150cm的大洞口应在四周设置防护栏杆,并在洞口下方设置安全平网。

12、在洞口防护中,要求电梯井内每隔两层或最多12m设一道安全平网。

13、在交叉作业时,临时堆放的拆卸器具、部件、物料等,离作业处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2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m。

()14、我国消防工作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15、施工现场木工作业区,木器原料、成品堆放区属于一级动火区域。

()16、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时,应当拨打110向公安消防机构报警。

()17、按照事故伤亡和经济损失程度,火灾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18、隧道、人防工程、高温、有导电灰尘、比较潮湿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5m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应大于24V。

()19、几何图形为白底黑色图案加带斜杠的红色圆环,此为禁止标志。

()20、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21、自事故发生之日起15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22、在力学中,把“力的大小、位置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个要素。

()23、二力平衡原理是指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可以看成是两个平衡力而相互抵消。

()25、力是矢量,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形法则。

()26、物体在拉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应力叫做拉伸应力。

()27、物体在压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应力叫做压应力。

()28、物体在剪切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应力叫做剪切应力。

()29、物体在弯曲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叫做弯曲应力。

()30、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转动的运动副叫做移动副。

()31、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相对移动的运动副叫做移动副。

()32、两构件在接触处只允许作一定关系的转动和移动的复合运动的运动副叫做高副。

()33、两构件之间作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叫做螺旋副。

()34、国家标准中规定,分度圆上的压力角为标准值,α=20°。

()35、齿条传动的特点是齿廓上各点的齿形角都相等,其大小等于齿廓的倾斜角,即齿形角为30°。

()36、模数m是齿轮几何尺寸计算中最基本的一个参数,为了计算和制造方便,人为地规定m=p/z。

()37、带传动是由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组成,靠带与带轮之间的拉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38、按照轴所受载荷不同,可将轴分为心轴、转轴和传动轴三类,只承受弯矩而不承受转矩的轴为心轴。

()39、按照轴所受载荷不同,可将轴分为心轴、转轴和传动轴三类,其中既受弯矩又受转矩的轴为传动轴。

()40、按照轴所受载荷不同,可将轴分为心轴、转轴和传动轴三类,其中只受转矩不受弯矩或受很小弯矩的轴为传动轴。

()41、物体处于稳定的基本条件是重心位置低,支撑面大。

()42、使两物体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43、力的国际单位是kgf。

()44、溢流阀是一种液压压力控制阀。

()45、蜗轮蜗杆传动的特点之一是传动比大。

()46、平键的上下面都是工作面。

()47、钢丝绳出现严重磨损,断股时应降载使用。

()48、钢丝绳用于机动起重设备时安全系数取5~6。

()49、某一个四门滑车的允许荷载为20000kgf,则其中一个滑轮的允许荷载为10000kgf。

()50、钢丝绳用绳夹连接时,绳夹数目一般不少于2个。

()51、钢丝绳用绳夹连接时,绳卡压板应在钢丝绳长头一边,绳卡间距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5倍。

()52、起升机构和变幅机构,不得使用编结接长的钢丝绳,使用其他方法接长钢丝绳时,必须保证接头连接强度不小于钢丝绳破断拉力的90%。

()53、当吊钩处于工作位置最低点时,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缠绕,除固定绳尾的圈数外,必须不少于3圈。

()54、用于手动起重设备的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为3.5。

()55、作吊索、无弯曲时的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为5。

()56、用于载人的升降机的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为10。

()57、钢丝绳编结连接,其编结长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且不应小于300mm。

()58、确定物体重心位置的方法有悬挂法和测量法。

()59、吊绳间的夹角越大,张力越大,单根吊绳的受力也越大。

吊绳间夹角小于60°为最佳,夹角不允许超过120°。

()60、起重钢丝绳曲率半径达到6倍时起重能力达到98%。

()61、起重钢丝绳曲率半径为绳径的5倍时,起重能力降至原起重能力的85%。

()62、起重钢丝绳曲率半径为绳径的4倍时,起重能力降至原起重能力的85%。

()63、起重钢丝绳曲率半径为绳径的3倍时,起重能力降至原起重能力的75%。

()64、起重钢丝绳曲率半径为绳径的2倍时,起重能力降至原起重能力的70%。

()65、起重钢丝绳曲率半径为绳径的1倍时,起重能力降至原起重能力的50%。

()66、吊钩的挂绳处截面磨损量超过原高度的15%时应报废。

()67、吊钩心轴磨损量超过其直径的10%时应报废。

()68、吊钩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时应报废。

()69、卸扣磨损达原尺寸的5%时应报废。

()70、卸扣本体变形达原尺寸的5%时应报废。

()71、卸扣横销变形达原尺寸的5%时应报废。

()72、滑车组中绳索的穿法有普通穿法和贯穿法两种。

()73、滑车组上下滑车之间的最小距离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700~1200mm。

()74、为了提高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滑轮直径最小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

()75、滑轮绳槽壁厚磨损量达到原壁厚的15%时应报废。

()76、滑轮底槽的磨损量超过相应钢丝绳直径的25%时应报废。

()77、千斤顶顶升过程中,其脱空距离应保持在50mm以内,以防造成事故。

()78、卷扬机的安装位置应能使操作人员看清指挥人员和起吊或拖动的物件,操作者视线仰角应小于30度。

()79、钢丝绳绕入卷筒的方向应与卷筒轴线垂直,其垂直度允许偏差为6°,这样能使钢丝绳圈排列整齐,不致斜绕和互相错叠挤压。

()80、卷扬机必须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装置,接地电阻不得大于8欧姆。

()81、不涂油的白棕绳受潮后强度降低约40%。

()82、. 用于滑车组的白棕绳,为了减少其所承受的附加弯曲力,滑轮的直径应比白棕绳直径大10倍以上。

()83、动臂式塔式起重机允许带载变幅,但载荷达到额定起重量的85%及以上时严禁变幅。

()84、作业中如遇8级及以上大风或阵风时,应立即停止作业,锁紧夹轨器,将回转机构的制动器安全松开,起重臂应能随风转动。

()答案(×)85、作业完毕后,起重机应停放在轨道中间位置,起重臂应转到顺风方向并松开回转制动器,小车及平衡重应置于非工作状态,吊钩宜升到离起重臂顶端2~3m 处。

()86. 轨道式塔式起重机缓冲器应安装在距轨道末端挡块2m处。

()87. 履带起重机如需带载行走,载荷不得超过允许起重量的80%。

()88. 履带式起重机作业时,俯仰变幅的起重臂最大仰角不得超过出厂规定,当无资料可查时,不得超过78°。

()89. 起重机起重力矩的惯用计量单位t·m与标准计量单位kN·m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t·m=10kN·m。

()90. 起升高度限位器属于塔式起重机安全装置中的一种。

()91. 塔式起重机型号TC5013A,其中“13”表示塔高。

()92、钢丝绳作吊索、无弯曲时安全系数取7~8。

()93. 力的三要素中不包括力的作用线。

()94. 常用的联轴器可分为刚性联轴器、柔性联轴器、弹性联轴器和安全联轴器四类。

()95. 一般物体的运动有四种基本状态,即:稳定状态,稳定平衡状态、不稳定状态和倾覆状态。

()96. 机械构件的受力变形基本变形形式有拉伸及压缩、扭转、弯曲、剪切和断裂。

()97. 用慢速机械操作,环境温度在40~50°时白棕绳的安全系数为10。

()98. 汽车起重机起重工作时,达到额定载荷的1.2倍时只能回转和落钩。

()99. 履带式起重机应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作业、行走和停放,在正常作业时,坡度不得大于3度。

()100. 履带式起重机采用双机抬吊作业时,起吊重量不得超过两台起重机在该工况下允许起重量总和的80%。

()101. 吊索与物件的夹角宜采用45~60度。

()102. 起重量达到起重机额定起重量的90%及以上时,应先将重物吊离地面500~800mm,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等,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起吊。

()103. 起重机与10kv架空输电导线的垂直安全距离是3m。

()104. 起重机与10kv架空输电导线的水平安全距离是3m。

()105. 选择一个吊点吊长物时,起吊点位置应设在距起吊端0.25L处。

()106. 选择两个吊点吊长物时,则两个吊点应分别距物体两端0.21L处。

()107. 吊点的选择必须保证吊索受力均匀,各承载吊索间的夹角一般不应大于45度。

()108. 钢丝绳的绳径减小,实测直径比公称直径减小3%,即使没有可见断丝该钢丝绳也应报废。

()109. 钢丝绳外部磨损使钢丝绳实际直径比其公称直径减小7%或更多时,即使没有可见断丝,钢丝绳也应报废。

()110. 指挥语言中音响信号“预备”“停止”是急促的长声。

()111. 司机使用的音响信号“明白”——服从指挥是一短声。

()112. 指挥人员使用音响信号二短声时可与“吊钩上升”手势或旗语相配合。

()113. 指挥人员使用音响信号三短声时可与“吊钩下降”手势或旗语相配合。

()114. 开始起吊负载时,指挥人员先用“微动”信号指挥,待负载离开地面300~400mm稳妥后,再用正常速度指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