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教材解析本单元的主题是“七彩童年”,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小英雄雨来(节选)》《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3篇课文。
课文篇幅都较长,写的都是成长的故事,都是按内容的不同,自然地将文章分成了几部分。
《小英雄雨来(节选)》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敌人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
《我们家的男子汉》写了一个男孩的成长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的形象。
《芦花鞋》主要写冬季来临,青铜将一家人做的一百零一双芦花鞋,拿到油麻地镇上去卖,供葵花上学的事情。
在一个鹅毛大雪天,青铜执意去卖鞋,几个城里人把剩下的十双鞋全买走了,最后连青铜脚上的鞋都被买走了。
教学目标1.认识39个生字,读准6个多音字,会写15个字,正确读写16个词语。
2.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掌握列小标题的方法,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18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晋、絮”等17个生字,会写“晋、炕”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炕上铅笔迈进枪栓胳膊劫难”等词语。
2.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学会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3.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
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学会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每部分的内容,并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教学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时,指导读准字音,如“栓、枕、尸”读翘舌音,“囊”是一个多音字,在“软鼓囊囊”一词中的读音是“nānɡ”。
教学要求会写的字时,重点指导易混字的辨析:如,“炕”与“坑”容易混淆,“栓”与“拴”容易混淆。
另外,“膊”字右上部容易少写一点,“慌”字容易多写一点,写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注意部件结构。
2.阅读理解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要落实这一教学重点,就需要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教学时让学生三次读课文,分别提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快速地读课文”三种要求,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较快地阅读长文章的方法。
3.表达运用抓住关键语句体会雨来的优秀品质,通过谈感受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晋、扭”等13个字,读准“囊”等4个多音字,会写“晋、炕”等15个字,正确读写13个词语。
2.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学会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放录音。
配乐诗《小英雄啊,雨来!》【课件出示】晋察冀边区,有条还乡河。
秋天已来到,雨来上夜校。
河边有个村,名叫芦花村。
在校受教育,学会爱国家。
村里有个娃,名字叫雨来。
鬼子来扫荡,掩护李大叔。
年龄十二岁,游泳本领强。
人小志气高,智斗敌人把命保。
思考: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你还了解小英雄雨来的其他事迹吗?2.【课件出示】出示图片:小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断。
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朗诵以及观看图片,我们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的情境中,我们的心中仿佛燃起了一把熊熊的民族反侵略战争之火。
4.出示课题:《小英雄雨来(节选)》(板书:小英雄雨来)(1)理解课题: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
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
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
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2)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雄?)今天,我们就和作家管桦一起了解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5.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课件出示】管桦,原名鲍化普。
河北丰润人。
1942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
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冀东区党委机关报《救国报》随军记者,冀东军区政治部尖兵剧社文艺队队长。
写作背景:1937年,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中国进行全民族抗战。
青壮年参加八路军,拿起枪抗击日本侵略者,冀东还乡河两岸各村的民兵、老年人、妇女、少年儿童为保卫祖国家园与敌进行顽强的斗争。
在那个战争年代,像雨来那样站岗放哨、手拿红缨枪、挺起小胸脯、给八路军送信、带路的情况是很多很多的。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的情节,苇丛雏鸭、五谷飘香的田园风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多年前那场波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课件出示】晋察冀柳絮扭身软鼓囊囊姥姥塞进呜哩哇啦糠皮枪栓捆绑劫难枪毙扒开尸首铅笔胳膊红绸敌人慌忙趁机(1)读准字音注意读准平舌音“塞”,翘舌音“栓毙尸绸趁”等。
另外,注意多音字“塞”在这里读“sāi”,还有两个读音分别是“sè”,组词“堵塞”和“sài”,组词为“边塞”。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膊”。
“膊”左窄右宽,三部分组成“月+甫+寸”。
注意右边的部分写得扁一些。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课件出示】(1)扫荡:扫荡是一种军事行动。
荡平,彻底清除之意。
(2)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长期革命战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
在历次革命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3)起码:最低限度,至少。
(4)睁眼瞎:比喻没文化的人,不识字的人,缺乏知识的人。
(5)趔趄:由于某种原因,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6)门槛:门框下部挨着地面的横木(或长石等)。
(7)漩涡:水流遇低洼处所激成的螺旋形水涡。
三、快速默读,整体感知。
1.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现在请大家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同桌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2.理解每部分内容。
(1)师: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分成了六个部分。
我们先要整体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快速地阅读课文的各个部分,想想每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2)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四人小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师相机指导。
(4)【课件出示】各部分内容。
本文分为六个大部分,每个部分的意思是什么呢?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展示如下: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高强。
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
3.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了课文,学会了课文的生字和词语,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了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课文比较长,课下请大家继续熟读课文,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认识了小朋友小雨来,下节课我们就来深入了解雨来。
2.作业(1)读书,体会小雨来的品质。
(2)体会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六、板书设计18小英雄雨来(节选)本文分为六个大部分,每个部分的意思是什么呢?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展示如下: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高强。
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
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
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体会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了解雨来为掩护李大叔,与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回忆旧知。
1.指名说出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说说小英雄雨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指名朗读课文的第四段。
二、回顾全文,深入探究。
1.从重点内容入手,理清段间联系。
【课件出示】(1)鬼子抓住雨来为什么要枪毙他?(因为雨来不肯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2)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坚强?(因为他要保护李大叔。
)(3)雨来又是怎样从鬼子手中逃脱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枪响之前,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了。
)(4)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爱国、有骨气的中国人。
)2.同学讨论。
【课件出示】画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的位置。
重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这句话有什么重要的意思?从而体会雨来的优秀品质。
(课文中第一次出现在第二段中。
雨来在夜校学习时,女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字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这说明雨来在夜校不仅学了文化,更重要的是接受了爱国思想教育。
这种爱国主义的思想,在他头脑里扎下了根,这是雨来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和思想基础。
课文中第二次出现在第四段中。
敌人的威胁、利诱,软硬兼施,都不能使雨来屈服。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鼓舞鞭策着他,使他经受住敌人的毒打。
在严峻的斗争面前,雨来重温这句话,倍感亲切。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是他意志、信念、力量和经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
)3.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提炼成为小标题。
(1)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
本文分为六个大部分,每个部分的意思是什么呢?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展示如下: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高强。
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
(2)提问思考:怎样编写小标题呢?小组讨论,交流如下:师根据交流结果,总结: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
可以用书上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编写。
(3)提炼课文的小标题:【课件出示】第一部分:望着妈妈笑(或游泳)第二部分:爱自己的祖国(或读书)第三部分:掩护李大叔(或掩护)第四部分:与鬼子斗争(或斗争)第五部分:有志不在年高(或枪声)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或脱险)4.讨论段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