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课件
2、接受教育服务是否属于消费者?
2003年7月,西安民办学校“新华科技学院中心”夸口
发北大文凭,学生每人交纳了2000多元的学费,受骗学生告 上法庭要求返还5000余元的学费。
3、知假买假者是否属于消费者?——“王海现象”分析
1998年9月,王海在华联商厦购电话台灯40个,电话部分无入网证, 灯具部分有四项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故要求华联商厦向其赔礼道歉, 并双倍返还购灯价款,共40480元。 华联商厦提出:王海购买电话台灯10分钟后即手持检测报告及发票 来索赔,其行为不是为了生活消费的需要。故只同意退货还款。 一审法院判决退货还款,王海不服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王海是在得知有关部门对电话台灯的检测结果后, 即其明知该产品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禁止生产和稍售的情况下而购 买,随后要求双倍赔偿,故王海之行为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故判 决返还灯款20240元,40个电话台灯移交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理。 问题: 1、知假买假者是否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规定的消费者。
二、消费者的概念及特征
(一)定义:是为生活消费目的,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 社会个体成员。
1、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规定: 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 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 规保护。
(二)基本特征:
1、 消费者,是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人。因此, 我国消法所保护的不只是与经营者发生合同关系的消费者,
A、王某购买的用于播种的新型玉米种子。 B、张某在商场购买的食用油。 C、陈某为对外出租而购买的10台收割机。
D、赵某购买的杀虫剂。
答案:ABD。C项中陈某不是为了生活消费,也不是直接用于 农业生产才购买收割机,应由《产品质量法》、《合同法》
调整其产品质量问题。
三、“消费者”的范畴 1、患者是否属于消费者? 从实践来看,医疗服务纠纷是患者投诉较多的一类服务, 对医疗纠纷的投诉,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是否有权受理,以 及对医疗纠纷是否可以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也即 患者是否是消费者,在这一问题上,学术界争议较大,主要
也包括没有合同关系的有关的消费者。
2、消费者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是由经营者提 供的,而不是自己生产、制造的。 3、消费的目的是获取生活性资料。
例外规定 第54条:“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
的生产资料,参照本法执行 ”
案例:
下列哪些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可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调整()
法院经审理查明,天辰公司卖车时向朱某交付了包括车 辆合格证、用户手册、保养凭证等在内的随车附件。在保修 手册中,保养登记表里载明走保里程为2000公里。
成都中院终审认为,我国消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 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 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此案 中,朱某与天辰公司之间的汽车买卖关系,因汽车消费目前 尚不属消法所称的生活消费范畴,故不应适用消法予以调整, 而应适应合同法予以调整。认定被告天辰公司因未完全履行 合同存在过错,应支付原告车主朱某补偿款5000元。
2、知假买假能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
4、购买汽车和商品房等大件商品是不是消费者?购买者在购 买过程中遭遇商家欺诈是否可以依《消法》49条获得双倍赔 偿? 例: 2006年6月12日,成都中级法院终审一购车纠纷案, 认定汽车消费不属于生活消费。2004年,朱某在成都天辰汽 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以4.18万元购买了一辆“幸福使者”小 轿车。数月之后,朱某一天辰公司曾将此车销售给他人,该 车已不是新车,天辰公司有欺诈行为为由要求赔偿。但双方 就赔偿数额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随后,朱某将经销商告上法 庭,要求天辰公司按照消法的规定,承担“退一赔一”责任。
购房:来自例:1999年12月15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一商品 房纠纷案,排斥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双倍赔偿法则 的主要理由在于:就本案事实而言,消法中规定的商品概念 不应包括房屋。
1999年4月19日,北京崇文区法院审理类似案件并做出 类似判决。 同期,大连消费者焦先生花21万购买了一套开发商以次 充好、以假充真、不能办理房屋产权证的“黑房”。大连市 沙河口区法院对此作出一审判决,判定焦先生得双倍赔偿共 计人民币42万余元。此案例在全国属首例。
5、消费者的主体范围:是否包括单位的生活消费
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认识,消费者是以个人消费为目的
而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这是国际标准化组 所作的定义)。我国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也是只包括自然人 或个体社会成员。而我国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此没有
观点有以下三种:
(1)否定说。 医院、医疗卫生管理部门中几乎全部赞同该说。
2.肯定说。 该说认为,看病、治病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活 动,医生、 医院为人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消法》中的服务,其出售 的药品也属于《消法》中的商品 ,况且医院提供的服务与出售的药 品都是有偿的。因此,认为医疗纠纷不适用《消法》 的是没有法律 根据的。 3.折衷说。 该说认为,从总体上说医患关系应适用《消法》的规定,但值 得注意的是,我国当前并未把所有的医院推向市场,根据国家有关 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我国将实行营利和非营利医疗机构 分类管理,实行不同的财政、税收和价格政策。例如,后者提供的 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而不是市场调节价。由于非营利性医疗 机构不具有经营者的身份,因此不能适用《消法》,而只能适用其 他专项法规或有关立法的规定。
经济法实务
主讲教师:肖静
第十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一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一、消费
(一)消费的含义 1、从广义上理解:消费包括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即个 人对生活资料的消耗和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消耗。 2、从狭义上理解:消费仅指生活消费,即仅指个人对生
活资料的消费。
(二)消费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决定着生产,而不是生产决定 消费,消费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根本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