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进式作文提纲【篇一:递进式作文高考例文】高二悦读(第五期)编写人:岳成坤审核人:窦金波递进式结构议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高考满分作文引入——以演绎推理展开的递进式议论文】让梦想在现实中起舞仰望星空,那似乎没有纤瑕的星辰在银河中闪耀,它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那不染纤尘的星空里,放飞了多少人美丽的梦想!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里像地球一样,有灰尘也有石渣,于是他们失去了对幻想的渴望。
我们虽不能一味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却也不能让自由飞翔的思想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
(第一段提出论点,即论述“是什么”)沉湎幻想难以取得成绩,让梦想建立在塌实的现实基础上方有成就。
阮籍目瞩世间的浑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异处,借醉酒逃避现实,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却终因一篇《为郑冲对晋王笺》被人唾弃。
嵇康则完全生活在现实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协,最终以一曲《广陵散》而成为绝响。
其实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广陵散》,人生有嵇康的《广陵散》向后退一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归者的境遇竟是如此迥异。
若是两人各向中间迈出一步,将幻想与现实稍加中和,也许就不会落得生者隐入迷幻,死者融入苍穹,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怅惘。
(第二段举例,正反对比分析原因,即论述“为什么”)我们如何才能让仰望星空的人了解现实,又如何才能让飞上星星的人保留梦想呢?在那个人人埋怨的时代,沈从文先生目瞩现实的残酷,却依然将那个江南小城写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现实没有湮没他对人生的希望,他用一份最原始的情感和一颗赤子之心看待这个社会,看待自己的人生。
他没有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亦没有让现实麻木自己的心灵。
张允和先生亦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她一生经历了大富大贵,也经历了战火纷飞,十年浩劫,而她却永远保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
她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她正视现实并战胜现实,而她那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则使她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不放弃幻想的权利。
川端康成浅浅的一句“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瞬间感动了多少心灵,这是梦和现实最完美的结合。
让那些世俗之物顷刻间土崩瓦解,让多少在现实中日渐麻木的心灵得到了温暖。
(以上三段段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即论述“怎么办”)正视现实,但不委身于现实,保持幻想,但不沉溺于幻想,让梦想在现实中去跳一曲酣畅淋漓的舞蹈!【高考满分作文引入——以类比推理展开的递进式议论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天使心中的天使是与生俱来,但它不像手脚那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而是暗藏在体内一个幽深的角落,其位臵因人而异并且飘浮不定。
但,它一定是存在的,并需要你用心寻找,才能雕刻出来。
(第1段提出全文论点,即论述“是什么”)雕刻家用他的手将天使复原,让世人看见了他的面貌,我们赞叹他精湛的技艺,却往将1更重要的一环忽略了:他找到了心中的天使,并且抓住了它。
若没有这一步,一切的技巧都是枉然。
建筑师通过绘制蓝图,可以设计出美轮美奂的摩天大楼。
但是,任凭他有天才的设计天分,若不知道这大楼建在何处、有何用途,也不能完成设计。
只有知晓了大楼的一些细节情况,才可以设计出壮丽并且实用的楼房。
这设计的过程,同样是艰辛的,他需要考察地质、预算经费、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功能,最后得出一个最为优化的方案。
那蓝图,就是建筑师心中的天使。
他雕刻天使的方式,也是寻找。
小说家之所以可以创作出好的小说,不仅需要言辞的锻炼,不仅需要一个好的故事,更重要的在于,他必须清楚,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传达怎样的意念。
这一点不是现成的,而需要艰苦的寻找。
伟大的小说家博尔赫斯曾这样描述他的创作状态:“在动笔之前,眼前总是晃动着重重的人影。
”可见,那种模糊的意象仅仅是一种创作的冲动,在经过内心的揣测和挣扎之后,故事的线索、人物的样貌等细节才渐渐浮出水面。
小说的诞生,也是天使的临世。
小说家雕刻天使的方式,是寻找。
(2-4段运用三个比喻性论据分析原因,即论述“为什么”)那么,你若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没有如斯的创作天分,只是一个普通的公民,过着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平凡生活,你心中有那只天使,它在哪里呢?你,该怎么将它雕刻出来呢?其实,和小说家、建筑师一样,心中的天使,需要你自己去寻找。
求学道路上的你,要问问自己的爱好是什么,专业的选择也许将左右你的一生,不要迫于世俗的压力走上歧途。
求职过程中的你,要问问自己的天分是什么,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不要屈从于金钱官职而丧失自我。
如果你在求学、求职的道路上遭遇坎坷,要问问自己,年少时的梦想是什么,若将它拾起,说不定又是一段柳暗花明。
那天使,在你心中,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他都是那只高贵的天使,你要用心找到它,全力以赴抓住它,像小说家一样描摹、像建筑师一样勾勒,最后,你便可以拥有它。
(5-10段运用类比推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论述“怎么办”)雕刻出心中的天使,每个人都可以成就令人瞩目的事业。
一、递进式结构递进式结构,也叫层进式结构,即文章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这是议论文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递进式结构议论文写法大致可以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通常而言,我们采取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的方法,即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二、明确模式注意从下面几个角度入手:明确模式: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我们可以细化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或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述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
从“为什么”与“怎么办”的角度论述,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并重,也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
侧重点的选择,要考虑需要我们着重讲清的是观点成立的理由,还是根据某个道理应该怎么做。
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办”上多做文章;如果“怎么办”的问题众所周知,不言而喻,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办”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德”,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性、必要性。
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就谈不能这么做的原因,或继续这么做的危害性。
如观点是“这种赶时髦的做法并不好”,那就要讲“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害性。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是最有助于拓开思路的论证结构模式。
至于怎么用好这种模式,则关键在于灵活变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各自的论述侧重点。
比如写作《要钻牛角尖》的提纲:(1)什么是“钻牛角尖”: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采取认真钻研的态度(是什么)(2)搞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搞科技“钻牛角尖”才有发明创造(为什么)(3)发扬“钻牛角尖”精神会多出成果,多造就人才(会怎样)(4)“钻牛角尖”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怎么办)三、写作训练训练一提纲训练:《严于解剖自己》1、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2、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解剖”好自己的_______。
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
)②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解剖好自己的_______。
不开刀,就无从去“病”。
)③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_______。
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
)四、高考递进式结构作文欣赏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孤独,换来的却是一座矗立在无数文人志士心目中的高标。
(议论)孤独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它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分论点二“为什么”)物质的充裕,人心的浮躁,更多的人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势利化,幸福感距离我们越来越远。
(议论)孔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论语》中的睿语无一不是孤独困顿的孔仲尼的自我反省。
(例证)孤独的时候,人才有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人生的思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
才会远离喧嚣、芜杂,看到自己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这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议论)孤独要求我们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它是享受到幸福的方法。
(分论点三“怎么样”)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开拓一份属于自己的孤独的小天地。
做许多你想做的事情,展开你曾被限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再为庸人俗事所扰。
(议论)现代派代表诗人戴望舒在诗集《灾难的岁月》中抒写“夜坐听风,夜眠听雨”的孤独而寂寞,这种孤独是一种幸福的状态,让他悟到“月如何缺,天如何老”。
(例证)远离现实,你的处境是孤独的,然而你的内心却是宁静而充实的,你的心不再因孤独而哭泣,反而因孤独而折射出幸福的光芒。
(议论)面对现实,当今的年轻一代作为独生子女,无疑常有一种孤独的心理,他们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愤青”。
有些年轻人以上网玩游戏为幸福,以打架滋事为快乐,更有甚者以吸毒杀人为荣。
他们因为孤独而丧失了对幸福的感受,继而心态失衡,无处宣泄,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悲哀。
(联系实际)所以正视孤独,享受幸福吧!这种孤独不是消极遁世、自我封闭,而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一种旷达的孤独,伟大的孤独。
(辩证思考)正视孤独不仅是一种哲理的思辨,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是对真正幸福的一种追求。
(结论)和谐或许众星捧月是苍穹的和谐;或许山川相间是大地的和谐;或许礼尚往来是人类的和谐。
在纷繁的红尘中,在被打破了平衡的秩序中,任何细小的和谐之音都是我心颤动的源泉。
看不到,听不到,却能感受到。
湛蓝的海水,湛蓝的天空,湛蓝的空气,唯有一只沙鸥在其中展翅翱翔,好似《逍遥游》中的大鹏,却又仿佛被天地所沉醉。
在这独享的空间中,演绎最崇高的唯我独尊。
天地一沙鸥--天地间最完美的和谐;那无所牵累的孤傲,那孤芳自赏的尊贵,那永无止境的自由,只有这海天相接的仙境才能承受。
这般至高的和谐,谁人能懂?或许沙鸥已飞远,天地已不在,湛蓝色的空旷融化成心灵的一角,那心灵深处,也曾有和谐之音?深夜一首古词,清晨一砚香墨,午后一盏淡茗,留在心间的,难道不是一种和谐吗?心之和谐乃静,唯心静独以致远。
每个人心灵的一角,都有抛开尘世,独享清静的地方,在那里,你会感到:上帝赐予我们的幸福不是一下子就给我们一万年,而是分成一个个清新的早晨,宁静的中午和恬淡的晚上。
没有和谐之心,如何感知?或许是一阵风吹动了蓑笠,或许四更的霜露结了船沿,或许是酒滴湿了胡须吧?但江上的老人只是眨了眨眼,却没有打破那江心的和谐,小船轻轻摇曳,泛起江水一层层浅浅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