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结构课程设计总结01

钢结构课程设计总结01

钢结构课程设计自我评价
持续一周的轻型门式钢架结构课程设计已结束,从最初的无从下手,到最后完成的任务书和十张图纸,虽不能说对轻型门式钢架结构的设计已完全掌握,但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主学习,对设计过程和内容也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和了解。

一、课设内容
课程设计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是计算书的编制。

第二是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绘制。

1.计算书的编制
计算过程包括檩条、刚架等基本结构的设计,节点设计,以及基础设计。

①基本结构的设计
课程设计选取的结构形式为门式钢架,每个人根据自己不同的结构尺寸以及荷载大小,对檩条、刚架的内力进行计算,然后为檩条、斜梁、柱选取合适的钢材型号,并对截面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验算,保证其符合要求。

②节点设计
在基本的结构设计完成后,还要进行节点的设计,包括梁梁节点、梁柱节点以及柱脚设计。

其中,梁梁节点和梁柱节点均为刚结,并使用高强螺栓连接。

设计时,选择合适的连接板的尺寸,选择合适的螺栓型号以及螺栓个数和分布方式,然后根据节点处内力大小进行强度验算,并根据规范要求对连接板的尺寸进行验算。

均需满足要求。

柱脚的设计为铰接,同样使用螺栓连接。

根据柱脚处内力以及规范设计螺栓分布形式,并进行验算。

③基础设计
根据受力对基础进行设计,并验算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由于柱脚处为铰接,基础按照构造配筋设计。

2、施工图的绘制
首先对本次课程设计的概况以及依据的规范进行了说明,然后根据结构尺寸对建筑以及结构的平立面、基础的布置进行了设计。

并根据计算结果绘制了节点详图。

最终绘制了建筑施工图3张,结构施工图7张。

二、掌握的东西
通过一周的课程设计,我掌握了门式刚架结构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通过考虑影响设计的各项因素,对门式刚架结构的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也有了一定的掌握。

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查阅了相关的设计规范,对规范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
认识,并将其应用到设计中。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正确选择结构形式,合理布置结构,并掌握了施工图的绘制方法。

三、体会及对日后影响
通过课设我体会到了设计的复杂和不易。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各方面的要求,既要考虑各种荷载以及不同荷载组合的作用,也要考虑构造要求,还需符合规范的规定。

这次课程设计也使我们对钢结构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设计过程是对钢结构内容的又一次复习,但更多的是学会了将课本的学习和设计结合起来,对计算书的编制和施工图的绘制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为以后的工作做铺垫。

最后,我也深深体会到了设计是一点一滴的积累,从最初的迷茫和无从下手,到现在初步掌握,想必想达到熟练的程度还需日后更多的学习和积累。

这次钢结构课设并不是钢结构学习的终点,而是另一个新的起点。

在钢结构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以后会有更多接触和学习的机会。

设计不是死板的,而是灵活的。

这也使我认识到课程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课本的内容是不变的,而时代是在发展的,我们要通过多接触实际,来使学习更具有实践性。

在日后的学习中,会更多的自我主动学习,在课余时间通过接触更多与课程相关的内容来加深认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