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压轴题训练之实验探究题1为进一步研究高锰酸钾的分解产物,某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并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使之完全分解,然后分别进行了以下三个实验。
【实验内容】:(1)完成上表中的填空内容: a ____________________ b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2的目的是—_(3 )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实验1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查阅资料】I、KMnO受热分解时,在某条件下可能发生以下两个反应:①6KMnO 2KMn O+K z Mr>Q+4Q f②KMnO ' KMn O+Q f□、相对分子质量:(KMnQ 158 O 2:32)(4)16gK MnO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 ;加热使之完全分解,若完全发生反应①,生成Q的质量为 _______________ ;若同时发生反应①②,生成C2的质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二位小数。
提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观察)2.张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
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请你帮张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1) 在张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2) 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 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
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3 •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知道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H 2Q )分解的催化剂后, 想再探究其他一些物质如氧化铝是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 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提出问题】Al 2O 3能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作出猜想】Al 2O 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得出结论】Al 2Q 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Al 2Q 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 化剂•【反思提高】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能证明Al 203能作 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三: 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Al 2O3 (少量)的质量; ② 完成实验二;③ 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量; ④ 对比反应前后Al 203的质量.【交流讨论】如果Al 203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Al 203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 的催化剂•【提出新的问题】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够,还需要再 增加一个探究实验四: 实验四的目的是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能作催化剂。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查阅资料】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氧化铜也能作催化剂。
【进行实验】用天平称量 0.2g 氧化铜,取5mL5%t 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C.能增大生成物的质量D【提出问题】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除了二氧化锰,是否有其他物质也能作催化剂?0.2gCuQ,带火星z\x带火星/二Z虫的木条W 的木条一(1)填写下表:步骤③现象步骤⑥结果步骤⑦操作结论■ ?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氧化铜也能作催化剂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 )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④对应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探究】设计如下四组实验,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铜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作用,其中观察效果最差的是________________ (选填序号)。
A. 第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B. 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试管内产生气泡的快慢C. 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D. 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5•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H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Q,不完全燃烧生成CQ无水CuSQ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Q2 H2Q 乙CQ H2Q;丙NHLCQ H2Q; 丁CQ2 CQ H 2Q你认为_________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Q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Fe4过氧化氧港液、固烘干称量④体⑤ 一装満水的it肾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无水CuSO*A B CD(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用纯净0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Q变蓝,B 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_______ 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Q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6•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蜡烛的故事》系列讲座中,对蜡烛燃烧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了全面介绍.生产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和少量的硬脂酸添加剂等有机物,现在让我们一起对蜡烛原料的组成元素进行探究.(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C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生产蜡烛的原料中主要有哪些元素?[假设与猜想]主要原料为有机物,猜想:(2 [①一定有_________ 元素;②可能还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实验设计]据上述三种元素的猜想制订实验方案.实验一:如图1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放置一块洁净、干燥的玻璃片,一会儿观察到玻璃片上生成一些细小的水珠.实验二;如图2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证据与结论](3)实验一,观察到玻璃片上有细小水珠时,说明原料中一定存在(填元素符号) 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观察到烧杯内壁附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猜想①成立.[分析与交流](4)实验一和实验二获得的证据均不能证明原料中一定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C的两条化学性质 .图I ® 2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将用剩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放有生锈铁钉的废液缸中,发现产生了大量的气泡,经检验此气体为氧气. 根据学过的知识初步判断,是生锈铁钉中的某种物质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那么究竟是哪种物质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分享和体验探究实验的快乐.[猜想与假设]甲同学:铁钉表面的氧化铁加快了 H 2Q 的溶液分解.乙同学:铁钉里的加快了 H 2Q 2的溶液分解.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个实验的设计原理是 (提示:下面小题若答对将奖励 4分.) [反思与评价]丁同学仔细观察“方案二”中一直没有现象的试管,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也产生了气体, 丁同学对此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得出可能的原因,你能想出其中 的原吗? ________&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 ),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 趣,请你参与【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 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CQ ,不完全燃烧生成 CQ 无水CuSQ 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 甲 CQ 2、H 2Q ; 乙 CO H 2Q; 丙 NH 3、CQ 、H 2Q;丁 CQ 2、CQ H 2Q 。
你认为 _________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 Q 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1 )若实验中观察到 A 中无水CuSQ 变蓝,B E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猜想成立,请写出甲烷在此时燃烧的化学方程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