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系统频率调节技术

电力系统频率调节技术


∆PT1(s)
1 s
Gp1(s)
2π T12
Σ
+ -
ACE2 = ∆P 2 + B2 ∆f 2 T
− Kl 2 ∆Pc2(s) S
a12
+
Σ
1 R2
-
GnT2(s)
1 (1 + sTn 2 )(1 + sTT 2 )
Gp2(s)
∆F2(s)
B2
+ Σ ∆PT2(s)
K p2 1 + sT p 2
∆PL2(s)
4、电网互联及联网的关键技术
一、电网互联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1、满足电力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 2、有利于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推动西电东送,带动西 部经济发展。 3、…… 4、可以促进我国电力融入全球经济,使电力跟上全球经济 一体化趋势。
二、国外电网互联概况
按电网互联的功能和性质分三种: 统一电力系统:统一规划、建设和调度运行。 联合电力系统:协调规划,按合同、协议调度。 互联电网:大电网或国家之间以少量联接点联网。
1、控制负荷:低频减负荷装置;低频降电压装置(适用场 合:频率下降,系统有功功率缺乏的一侧)。
2、电力系统频率异常的控制
2、控制电源:低频自起动发电机装置;低频抽水改发电装置; 低频调相改发电装置;低频发电机解列装置(适用场合: 频率下降,系统有功功率缺乏的一侧)。 2、控制电源:高频切发电机装置;高频减出力装置(适用场 合:频率上升,系统有功过剩的一侧)。
) cos δ ij (∆ δ i − ∆ δ j(2 .8)
i j
∆ Pij = 2π Tij
(∫ ∆f dt − ∫ ∆f dt(2.9) )
n j =1 ij i j
最后取拉氏变换得:
∆P ∗(s) = ti
ωe
∑T ∗[∆F ∗(s) − ∆F ∗(s)](2.10) s
根据式(2.10)可以做出联络线的传递函数框图。
4、电网互联及联网的关键技术
三、我国电网概况和全国联网的基本格局
目前,除台湾电网,我国现有5个跨省区域性电网和南方4 省互联电网。 全国联网分两阶段:一是联网的初期阶段,目标在国内形 成南、中、北三大电网;二是最终全国性电网,预计 2015~2020 2015~2020年间实施。
四、联网效益
联网送电型:通过联网输送电力电量。 联网效益型:错峰效益、水火互补效益、水电和水火电补 偿调节效益、互为备用效益。
}(2.12)ຫໍສະໝຸດ 从上式可以看出,任一区域电力系统内负荷跃变时,自动控 制只有下列成立时调节才结束:
∆Pt1* + B1∆f1* = 0 ∆Pt 2* + B2 ∆f 2* = 0
调节结束,频率和功率变化量为零,这种结果正是联合电力 系统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的目标。
2、电力系统频率异常的控制
一、电力系统频率异常
五、联网关键技术
大容量交/直流输电技术;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技术; 大电网互联的运行控制技术;电力系统分析和仿真技术。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2010年10月 年 月
1、电力系统频率调整
2、没有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的情况,虚线部分不起作用
∆Pt1 ∗ P e = −∆Pt 2 ∗ P2e 1 ⇓ a12 = − P e P2e 1 ∆Pt1∗ = − 1 1 ∆f ∗, ∆Pt 2 ∗ = − ∆f ∗ (2.11) R1 ∗ R2 ∗
将式(2.11)代入式(2.3)则有:
3、数字电力系统
二、数字电力系统的作用
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 安全稳定性实时评估和改善 经济运行策略制定和实行
三、基础性研究
整体稳定性测度论 稳定性在线实时评价方法体系 混杂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调度理论
四、硬件支撑
数字电力系统需要硬件来支持,并需要超大规模的PC机 网络。原因有二:第一,PC机价格便宜,比专用芯片便 宜很多。第二,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PC机网络已由清华 大学计算机系研制成功。有了硬件支持,再提出数字电力 系统,具有更高的可行性。
1、频率异常是指在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由于突然造成的 有功功率严重不平衡而引起的频率大幅度变化。 2、导致有功功率突变的直接原因有: 两个系统之间联络线因故障跳开,使两侧有功功率有盈有 亏,都失去了平衡。 系统内有大机组突然故障退出运行,而旋转备用不足。 系统内有大机组投入。
二、电力系统常规频率异常控制装置
1、电力系统频率调整
二 B1 区 + 域 ∑ 系 + 统 频 α 12 率 特 + 性 ∑
+
1 R1
∆PL1(s)
− Kl1 S ∆Pc1(s)
+
ACE = ∆P 1 + B1∆f1 1 T
Σ
-
GnT1(s)
(1 + sT n1 )(1 + sTT 1 )
1
+ Σ
-
∆F1(s)
K p1 1 + sT p1
通过拉氏变换后得:
2W kie ∆ PTi ∗ (s ) − ∆ PLi ∗ (s ) = s + K Li f e 1 2W kie ⇓ K Pi = , T Pi = (2 . 4) K Li K Li ∗ f e G Pi (s ) = K Pi (2 . 5) 1 + sT Pi ∗ ∆ Fi ∗ (s ) + ∆ Pti ∗ (s ) 2 . 3) (
1、电力系统频率调整
功率平衡关系式:
∆P − ∆PLi = Ti dW ki + KLi∆fi + ∆P (2.1) ti dt
2 2
f f + ∆fi ∆f Wkie ≈ 1+ 2 i Wkie 2.2) ⇓Wki = i Wkie = e ( f f fe e e
− − 1 ∆f * −∆PL1* = K L1 * ∆f * +∆Pt1* R1 ∗ 1 ∆f * −∆PL2 * = K L2 * ∆f * +∆Pt 2* R2 *
整理得:
∆f * = − ∆ PL 2* − a12 ∆ PL1* β ∆ P − β 2* ∆ PL1* , ∆ Pt 1 = 1* L 2* β 2* − a12 β 1* β 2* − a12 β 1*
电力系统频率调节技术
报告人: 报告人:xxx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2010年10月 年 月
电力系统频率调节技术
1 2 3 4
电力系统频率调整 电力系统频率异常的控制系统 数字电力系统 电网互联及联网的关键技术
1、电力系统频率调整
1、频率和有功功率控制的数学模型
控制区1 控制区i 控制区2
控制区3 互联系统示意图 负荷变化和原动机输出功率变化的差值: 发电机组转子动能提供的有功增量; 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而引起的负荷功率变化; 联络线上功率的变化。
三、电力系统频率异常的计算机控制
1、频率异常的计算机控制原理 信息采集和运行方式计算;事故对策计算;事故识别;决 策执行。 2、频率异常计算机控制装置的构成 中央调度中心的计算机系统。 枢纽变电站的主控制装置。 各厂站支控制装置。
3、数字电力系统
一、数字电力系统的定义和内涵
1、概念:是某一实际运行的电力系统的物理结构、物理特 性、技术性能、经济管理、环保指标、人员状况、科教活 动等数字的、形象化的、实时的描述和再现。 2、某个电力系统的数字电力系统可能包含以下内容和功能: 电力系统的物理结构(也即真实结构)的各组成部件(单 元)及整体的物理性能、运行方式和运营策略、管理的模 式、人员的信息等。 电力系统的各个元件、各个网络、各节点的实时状态变量。 各种自动控制装置的动作特性(包括继电保护装置)。 …… 重要的信息,如人才的信息、科教活动的信息在数字电力 系统上应该有所记录和通报。
1、电力系统频率调整
3、有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的情况,虚线部分起作用 区域控制偏差(ACE):
ACE1 = ∆Pt1* + B1∆f1* ACE2 = ∆Pt 2* + B2 ∆f 2*
相应控制功率:
∆Pc1* = − K I 1 ∫ (∆Pt1* + B1∆f1* )dt ∆Pc 2* = − K I 2 ∫ (∆Pt 2* + B2 ∆f 2* )dt
根据式子(2.3)和(2.5),我们就做出了控制区域i 的等效发电机和负荷的综合传递函数框图。
1、电力系统频率调整
联络线功率增量关系: ∆ P = ∑ ∆ P 2 .6) (
n ti j =1 ij
⇓ Pij = − Pji = ⇓ ∆ Pij =
U iU j XL
sin δ(2 .7) ij
U iU j XL
1、电力系统频率调整
单控制区域i的频率和功率控制的传递函数框图
1
δi
∆PLi(s)
∆Pei(s)
+ +Σ -
Σ
G Ts (S )
∆PTi(s)
Kp 1 + ST pi
∆Fi*(s)
+ Σ
∆Fi*(s)
ω e T i1
Gp(s)
+Σ +Σ -
ω eT i2
+
Σ
+
1 s
∆Pti(s)
ω eT i3
+
∆F1(s)… ∆Fj(s)… ∆Fn(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