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激发兴趣 引发动力》读后感

《激发兴趣 引发动力》读后感

《激发兴趣,引发动力》读后感
近日,读了《激发兴趣,引发动力》一书,了解了孩子学习不好的主要原因及学习的规律,掌握了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

感觉无论对于教育自己的孩子还是教育学生都很有帮助。

一个孩子学习不好首先是受到自我观念的局限。

比如,有些孩子他们每门功课都能学好,唯独数学却总是考不及格,什么原因呢?其实就是他的头脑中存在着错误的观念:数学很难;数学很无趣;没有数学才能;我根本无法学好数学。

当他们这么想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就处于涣散的状态,眼睛还看着老师,其实心里却在想着操场,想着回家,想着游戏,老师讲的数学根本就无法装进他的大脑。

这样的孩子如果不改变他的观念,即使换多少个数学补习老师也不能使他的数学成绩提高。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就要引导他反复做自我暗示:数学很简单,数学很有趣,我是数学天才,我一定能学好数学。

其次就是方法不得当。

好的学习方法会让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找不到方法可能累死也学不会,而且还会自我否定。

如果某些孩子只会用做题和硬背的学习方法,到了初中肯定会跟不上。

而且文科和理科的学习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学理科,要步步为营,旧知识没学会不学新知识,循序渐进,重点突破定义、定理、定律。

反复学习,增长能力。

文科的学习要用鬼子扫荡式,不要在不懂的地方停下来,大面积反复,温故而知新,充分联想,重在理解,整体把握,纵览全局。

没有学习兴趣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人的大脑在学习过程中找不到快乐,它就不支持学习这种行为。

如果孩子怀着痛苦的心情去学
习的时候,他的大脑细胞处于抑制状态,他是没法学习的。

所以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让他把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

所以孩子在学习上找不到快乐的时候,你越对他进行批评、打骂,越会加深学习的痛苦。

怎样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呢?第一要使孩子获得成功感,尝到成功的滋味,帮助孩子体验到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

第二要合理安排孩子做功课的时间,适当休息。

第三,不要让孩子依靠父母的帮助解决困难。

第四,不要急于求成,强迫孩子学习。

第五,不要与别人攀比。

其他,如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父母的榜样作用也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缺乏激励因素也是孩子学习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孩子要想取得优秀的成绩,在他背后就必须有一双手在推动着他,那就是父母的不断鼓励,表扬和欣赏。

只有不断的鼓励、表扬欣赏孩子,孩子才能找到持续的学习动力,可惜大部分的家长却经常埋怨孩子,说孩子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

还有情绪问题的困扰。

一个人要去做一件事,是由情感来控制的。

如果他的情绪处在紧张、焦虑、烦恼等消极情绪状态下,他是没有办法去学习的,就相当于发动机漏油,汽车是跑不快的。

这时,就需要我们家长去鼓励、帮助他,而不是批评他。

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一种积极的情绪,把“我真幸福“”我真高兴“”我一定能做的更好“”我是最棒的“等语言变成一种心理暗示。

当然,用功程度不够也是一大原因。

学习确实要用一定的功,要
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彻底掌握。

”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耕耘就没有收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要告诉孩子:用功努力的程度是学业成功的基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不断地努力学习才可以使我们自己飞速进步,最后才能取得人生与事业的大成就。

研究资料表明,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尤其是我们孩子的潜能,只要我们用心去开发,每一个孩子都会呈现出天才的特质。

其实,学习是一种本能的行为,不是吗?一个孩子在三岁以前,就能学会世界上最复杂的一门学问——语言,你不觉的奇怪吗?现在最关键的是要把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出来,告诉孩子学习是快乐的,不是痛苦的,引导孩子从最简单的做起,让他找到胜任感,及时鼓励和表扬,引导孩子找到学习方法和规律,主动体会学习的快乐。

还要让孩子把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让他能够产生一种叫做理想或梦想的东西,这就是理性拉力。

健全的人格是学习好的前提,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这些基础人格建立起来,这个孩子才能发愤图强,有目的的去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