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课后课时精练
1.2014年11月,主席和夫人丽媛送给前来参加APEC峰会的21个经济体的领导人的礼品“京华风韵”:一把刻有七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钥匙,一个汉白玉的底座、一幅丝绸画卷和一幅书法作品。
礼品“京华风韵”()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使用价值
C.是商品,因为它可用于消费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解析:D礼品“京华风韵”是赠送给参加APEC峰会的领导人的,因此它们没有用于交换,不是商品,D正确;A、B、C错误,排除。
2.[2015·二模]商品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消费意愿。
大多数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主要是看这种商品的() A.售后和服务B.形象和信誉
C.性能和价格D.品牌和效应
解析:C人们购买商品会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即性能和价格,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3.2015年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小王花了4000元人民币给他的爱人买了一枚纯金戒指。
这4000元人民币()
①是一般等价物②是这枚纯金戒指的价格③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④是现实的货币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D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货币与纸币的区别。
纸币不是一般等价物,①错误;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这4000元人民币是
价格,②正确;这4000元人民币购买了商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是现实的货币,③④均正确。
4.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
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1.8万亿元B.2万亿元
C.2.2万亿元D.2.4万亿元
解析:C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某国去年货币流通次数为:16/2=8次。
今年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则该国今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110%=17.6(万亿元),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17.6/8=2.2(万亿元)。
5.沃伦·巴菲特承诺在他有生之年仙去之后,将把至少99%的个人财富捐献给慈善事业。
他认为,留下的钱够花即可,其余赠予社会,去满足社会更多的需最有意义的。
这表明()
A.货币是财富的象征,拥有了货币就拥有了财富
B.货币具有神秘的力量,有了货币就有了一切
C.沃伦·巴菲特有正确的金钱观
D.捐出去的货币已经作为世界货币而存在
解析:C A、B都是错误的金钱观;材料中不涉及世界货币问题,且D说法错误。
6.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不断发展,百度币、Q币和各种各样的游戏币等虚拟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人们不仅可以用现金购买这些“货币”,还可以用这些“货币”购买游戏装备,换取点数。
这充分说明()
①作为劳动产品,虚拟货币也可以用来交换②作为等价物,虚拟货币可执行货币的全部职能③作为交换媒介,虚拟货币的本质
是一般等价物④在网络环境下,虚拟货币具有货币的部分功能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D“虚拟货币”并不是真正的货币,它只是在网络环境下起到了货币的一定作用,故②③排除;①④入选。
7.至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的先生和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的讨论中,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
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
由此可见()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解析:D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意在考查考生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在于把生活语言转化为经济生活术语,动车“速度快,用时少”,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
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关注价格高低就是关注商品的价值。
可见,人们选择商品时会关注商品的性能和价格,即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D正确。
8.为克服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向金融机构注资,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是否出现()
①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②商品价格总额超过价值总额,货币持续贬值③国家发行的货币数量超过上一年发行的数量④物价总水平不断上涨使居民购买力普遍下降A.①B.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B本题考查考生对通货膨胀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①意思与此相反,不选。
通货膨胀会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纸币贬值,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人们的购买力降低,生活水平下降,②④符合题意,答案为B。
纸币的发行量要遵循纸币发行规律,即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符,而非上一年的发行量,
③错误,不选。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电子货币”。
下列对电子货币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是虚拟货币②它不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它更加便利人们购物,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④它同样具备了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B电子货币不是虚拟货币,同样可以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①②的认识不对,③④的认识都是正确的,故选B项。
10.随着电脑的广泛应用,电脑软件已经普遍作为一种商品出售,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电脑本身B.软件的有用性
C.应用软件的计算机D.购买软件的货币
解析:B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故B项符合题意入选。
11.某公司向计算机个人用户提供免费的安全和杀毒服务,占据了国网络安全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
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免费提供,是因为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A.属于公共物品B.价值通过其他形式实现
C.使用价值不大D.未用于交换而没有价值
解析:B该公司向社会免费提供自己的产品,是因为该公司还会通过其他形式来获取利益。
B项与题意相符合。
公司向社会提供的产品不属于公共物品,A项不正确。
C项认为免费产品的使用价值不大,没有依据,是不正确的;D项中的观点认为免费产品没有价值也是错误的。
12.货币出现以后,人们把货币看得很神秘,把货币看成是财富的象征,这是因为()
A.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B.货币是商品,有价值
C.货币是由贵重金属制造的
D.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解析:D本题考查货币的本质。
因为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所以货币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拥有了货币就相当于拥有了财富,故选D。
13.针对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为了减少损失,在境外的消费者以信用卡美元账户支付,到还款日以人民币还款,在此过程中() A.人民币执行了世界货币的职能
B.人民币执行了价值尺度的职能
C.人民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D.人民币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
解析:D这里是先消费、后结算,即事后才付账,所以人民币在此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职能。
A、B、C说法错误。
14.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
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①纸币容易生产,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③纸币的使用围更广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C纸币之所以能够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纸币相对于金属货币而言,既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等职能,同时又具有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等优点,答案为C。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①不选。
③说法错误。
15.在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黄金一直在行使着作为货币所具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价值尺度职能。
这正是人们对黄金情有独钟的主要原因。
请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黄金为什么能够获得行使货币职能的资格?
答案:首先,黄金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其次,黄金具有最适宜充当货币的自然特点,它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
16.根据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2%左右,在实际执行中,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
加强和改善宏观审慎管理,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
加快资金周转,优化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
(1)应怎样确定流通中所需要的纸币量?
(2)纸币的发行量过多或过少会导致什么结果?
答案:(1)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多,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少,小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