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企业团队精神的塑造

浅谈企业团队精神的塑造

浅谈企业团队精神的塑造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企业日益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今天,企业的竞争力、战斗力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一个企业如果不能成为一个有绩效的团体,就将成为一盘散沙;一个团队如果没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就不会有良好的绩效;没有良好的绩效,那企业就不会具有生命力,更不会有竞争力和战斗力。

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企业,首先应该具有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团队,而且团队内部应具有某种鲜明的团队精神:一种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洋溢着时代气息的企业团队精神。

1.企业团队由企业中一些有着互补才能,愿意为了共同的责任、共同的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组成的群体。

1团队所有成员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争取所要达到的目标。

无论企业中的管理层、各部门成员,甚至一线员工都可以形成团队组织起来进行工作,攻克各种管理难关、技术难关或市场难关,面对各种挑战,共同完成任务。

2.所谓团队精神则是一种优秀的组织文化,是一种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精神,是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

2它是一个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团队成员普遍认可的一种理念,是团队成员普遍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及思维方式等一系列企业文化的总和。

它强调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的优势和力量,相互配合,共同努力,达到组织目标。

一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说:团队精神有两层含义,一是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二是与人合作的能力。

员工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对企业而言是同等重要的,如果说个人工作能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纵向动力,团队精神则是横向动力。

团队精神的基础---挥洒个性。

团队创造团队业绩。

团队业绩来自于哪里?从根本上说,首先来自于团队成员个人的成果,其次来自于集体成果。

一句话,团队所依赖的是个体成员的共同贡献而得到的实实在在的集体成果。

这里恰恰不要求团队成员都牺牲自我去完成同一件事情,而要求团队成员都发挥自我去做好这一件事情。

也就是说,企业最不可忽视团队高效率的培养,团队精神的形成,其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

设置不同的岗位,选拔不同的人才,给予不同的待遇、培养和肯定,让每一个成员都拥有特长,都表现特长,这样的氛围越浓厚越好。

团队精神的核心---协同合作。

团体协作、优势互补是团队精神的核心。

团队精神强调地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尽心尽力,因为这最多带来“1+1=2”的效果,要发挥团队的优势,其核心在于大家协同变通,利用个性和能力差异,在团结协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发挥积极协同的系统效应。

社会学实验表明,以团体的方式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其工作效率要高于个人单干时绩效的总和。

团队精神的最高境界---凝聚力。

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是从松散的个人集合走向团队最重要的标志。

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并鼓励所有成员为之而奋斗,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是企业走向成功的条件。

但是,向心力、凝聚力来自于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来自于共识的价值观,很难想象在没有员工展示自我机会和共同参与的团队里能形成真正的向心力;同样也很难想象,在没有明了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下能形成真正的凝聚力。

(二)德清县供电局企业团队精神的特点。

团队精神是企业存在的灵魂。

一个企业团队精神的强弱,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兴旺。

培养好企业团队精神是领导对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

德清县供电局是省直属单位。

德清县供电局作为电力先行官,为地方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在德清县供电局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同步形成了德清县供电局特有的企业文化和独有的企业团队精神。

具体概括就是:以“崇尚光明,注重责任,追求效益,臻美自我”16字价值观和以“探索、拼搏、超越”企业精神为核心的理念体系。

作为德清县供电局的员工,通过对德清县供电局长期相处和对其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德清县供电局培养塑造企业团队精神方面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统一理念,设立共同的愿望和目标。

德清县供电局大力宣贯“崇尚光明,注重责任,追求效益,臻美自我”的价值观和以“探索、拼搏、超越”企业精神为核心的理念体系。

并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方面着手:A、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有效的影响和指导了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

特别是在供电员工之中不断灌输市场意识和安全意识,培育服务意识。

首先,重点规范安全稽查工作,促进安全生产,取得了极大的成效。

截至2005年底,全局连续安全日已达2137天;其次,不断培育以客户为导向的市场意识也成为德清电力进一步发展的竞争优势。

此外,2005年“阳光动力工程”的启动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和知名度,对德清县供电局的良好社会形象树立起到了积极作用。

德电员工秉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服务社会及客户、以人为本、勇于创新、与相关社会群体合作共赢,并企盼企业日趋辉煌,为了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追求可持续发展等价值取向,德电员工不断修正自己的价值取向,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广大员工不怕苦,不畏难,不计较个人得失,有效促进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团队的力量激励着德清县供电局向一流县级供电企业迈进。

B、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以同业对标为契机,通过创规范化服务窗口及ISO9000系列认证等载体,建立了一系列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特别是在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方面形成了健全的规范、标准和制度,安全规章和服务规范也已成为员工的首要行为准则。

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并用制度规范和指导各项工作,2005年在同业对标工作中取得了全国第五、省内第三的好成绩,并被国家电网公司树立为农电标杆单位。

C、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按照国网公司的统一要求,积极推行并应用国网公司的视觉识别系统,重视员工和窗口服务人员的礼仪形象建设,不断推进窗口服务单位标准化达标建设。

同时加大了企业内外形象的宣传和策划工作。

特别是2005年,企业开展了以大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阳光动力工程”工作,博得了大客户的一致好评,使企业的整体社会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公众美誉度。

2006年,企业进一步深化开展“阳光动力工程”工作,并以此为切入点打造德电整体服务品牌。

2、提供团队精神建设的基石——信任。

团队精神提倡的是一种和睦融洽的工作氛围,真诚开放、彼此信任成为团队精神必备的两大元素。

在工作中,德清县供电局欢迎广大电力员工提出独立见解,勇于创新并进行开拓性工作,使广大员工的个性充分展现,激发出整个团队的能量。

在各项工作开展当中,员工在能负责人的带领下集思广义、相互支持,真正地体现了个人的“一滴水”只有放进团队精神的“大海”中,方能永不干枯。

在这种良性互动下,企业团队精神生机勃勃。

二、德清县供电局企业团队精神存在的主要问题德清县供电局由于多年来受供电行业垄断经营的影响,它的企业团队精神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从时代和行业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德清县供电局的企业团队精神主要存在下列问题:1、缺乏系统性:整个企业团队精神体系不太全面、不太系统,基本按照上级提出的企业团队精神在做宣传,营销系统、安全和服务精神口号建设得到了重点关注,但是未能在企业核心团队精神理念指导下,结合德清局的工作实际,就服务、安全、廉洁、人事、创新、等诸多方面形成系统的分层理念体系。

2、缺乏科学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

国企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考核机制的不健全,在德清县供电局也广泛地存在。

传统所提倡的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在传统的国企里面往往演变为无条件的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员工无论工作的好坏,收入分配基本持平,职工无论能力高低,升迁需排资论辈。

长期的忽视绩效考核,使许多员工失去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养成了“无过便是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等一系列惰性思维。

企业在这种沉闷没有活力的状态下机械地运转,必将影响到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的生存发展。

3、员工对于VI的含义认识不够,但在具体的应用上还没有做全,也存在一些不一致的地方。

从受调查的对象来看,仅有11.3%的员工明确知道VI系统中每个组成部分的实际含义;51.30%的员工表示知道其中某些组成部分的实际含义;37.50%的员工表示知道。

此外,在访谈中发现,目前VI是按国家电网公司的框架,但是没有做全,对内或者对外有些细节可能还需要再做补充,如还需要做科室的门牌,员工的着装与国家电网公司要求的主色调方面还存在一些不一致等等。

4.企业团队精神宣传不够,传播力度不足,理念没有深入人心。

传播的对象范围不大,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员工,还应包括所服务的大客户、居民客户以及农村客户。

同时,团队精神传播应结合日常工作,与企业日常管理事务相结合,以提高其有效性。

在传播过程中应积极体现和倡导社会责任,引导社会公正和正义,具体操作的时候注重实效性。

5.由于德清务实、低调、谦虚等浓厚的地域文化影响,德清县供电局员工的自主创新、竞争意识较弱,不易于接受新思维和新变动。

员工的学习意识较弱,尤其是生产线上,缺乏在技术层面上高、精、尖的员工,缺乏能不断渴求知识,一岗多能的优秀员工。

三、培养德清县供电局企业团队精神的意见和建议团队精神是现代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企业凝聚力、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精神力量。

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企业内部上下同心,企业各部门相互支持,协调一致。

如何培养企业的团队精神,形成强有力的团队力量,它是很多企业管理层的一件烦心事。

笔者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与一些企业管理者进行交流与探讨,通过分析总结,认为培养企业的团队精神需要通过系统、配套的措施,将企业内不同的个体组合成强有力的整体。

(一)倡导学习性组织,不断提升员工能力。

企业团队精神的培育和形成,最终需要员工的各种行为来体现。

因此,企业员工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团队精神的建设。

先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精神的培育,需要从企业外部引进一大批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素质人才作为补充,吸收不同企业文化的长处、优点去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企业文化,更需要通过倡导学习性组织,以各种方式的培训和互动学习,进一步提升内部员工的工作能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团队精神建设的各种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接受团队精神,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去体现团队精神,丰富团队精神。

经过不断学习、强化培训,让企业团队精神真正融化在公司员工的血液里。

(二)立足于企业本身,建立独特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抽象的,但她在不同的企业中又具有鲜明特色。

德清县供电局在培养和弘扬团队精神应有自己的特点,并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如企业精神风貌、渊博的业务知识、尽善尽美的优质服务等等,都可以通过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表现出来。

另外,还要重视通过调查和研究企业微观主体之外的社会宏观大环境下所倡导的社会文化精神,然后再根据企业自身的工作实际,揉和当代主旋律形成的团队精神,才能让企业不脱离社会,且能独特于其它企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