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文地质预报编写提纲
1年度水文地质预报
1.1正文部分
1.1.1矿井基本情况
矿井隶属关系、生产规模、采矿证载明情况、井田范围、地理位置、交通、四邻关系等。
1.1.2矿井生产状况
矿井开采煤层,水平划分,各采(盘)区生产现状,采掘工作面位置、范围、设计长度,各采掘工作面施工单位简介、工作面支护形式及生产工艺、施工工艺、进尺计划、采掘标高、层位等情况说明。
1.1.3矿井排水系统
矿井排水系统建设情况,中央水仓、采区水仓、各级排水设施、设备配置及能力说明,排水管路敷设及强排水系统建设情况等。
1.2本年度采掘衔接计划
1.2.1本年度采掘工作面衔接计划
1.2.2工作面布置情况
采掘工作面位置、范围,施工单位,支护形式及生产工艺,施工位置,进尺计划,采掘标高、层位等情况说明。
1.2.3工作面四邻关系
1.2.4工作面对应地表地形地貌
1.2.5工作面顶底板情况
采掘工作面煤层顶底板岩性、厚度、物理力学性质。
1.2.6工作面周边煤体情况
邻近工作面煤层厚度、煤层结构、煤体结构及其变化等。
1.3水文地质分析
1.3.1计划开采范围内水力性质
本年度计划开采区域内含水层横向上水力性质、含水层垂向上水力性质等情况说明。
1.3.2含水层
本年度计划开采区域内水文孔资料将本井田主要含水层自上而下划分,并分
别叙述其分布特征、岩性、裂隙发育程度、渗透系数和富水性等。
1.3.3隔水层
本年度计划开采区域内主要隔水层自上而下划分,并分别叙述其分布特征、岩性、裂隙发育程度、厚度和隔水性能等。
1.3.4矿井充水条件
对生产区域内充水水源(大气降水、地表水,各含水层水,采空区积水)及矿井充水通道(导水裂隙带、地质构造、封闭不良钻孔、废弃井筒小窑)等方面进行分析。
1.3.5矿井充水状况
叙述矿井涌水情况及变化规律,对计划开采区内各作业点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预计。
1.4矿井水害预测
评述含(隔)水层、构造含(导)水性,区域内井筒老窑及封闭不良钻孔等分布查明情况,以及对矿井正常生产造成的影响。
1.5安全技术措施
针对计划开采区域内存在的影响矿井正常采掘作业的水文地质问题提出合理化解决措施。
1.6附图
1.6.1采掘工作面井上下对照图。
1.6.2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1.6.3矿井充水性图(填绘本年度衔接计划)。
1.6.4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1.6.5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剖面图。
1.6.6矿井涌水量与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1.6.7矿井含水层等水位(压)线图。
2水文地质月预报
2.1正文部分
2.1.1工作面基本情况
采掘工作面位置,开采煤层,巷道布置情况,井上下对应关系,工作面四邻关系。
2.1.2工程概况
采掘工作面施工单位、工作面支护形式、施工工艺、进尺计划、采掘标高、断面等情况说明。
2.1.3工作面排水系统
工作面排水系统建设情况,排水设备能力及配备,排水管道敷设,排水设施建设,排水途径叙述。
2.2预报范围
2.2.1采掘工作面当前位置,工作面接替计划布置情况。
2.2.2采掘工作面已采取物探有效探测范围和钻探验证控制区域情况说明。
2.3水文地质分析
2.3.1计划开采范围内水力性质
计划开采区域内含水层横向上水力性质、含水层垂向上水力性质等情况说明。
2.3.2含水层
计划开采区域内主要含水层划分、分布特征、岩性、裂隙发育程度、渗透系数和富水性等。
2.3.3隔水层
计划开采区域内主要隔水层自上而下划分,并分别叙述其分布特征、岩性、裂隙发育程度、厚度和隔水性能等。
2.3.4矿井充水条件
对生产区域内充水水源(大气降水、地表水,各含水层水,采空区积水)及矿井充水通道(导水裂隙带、地质构造、封闭不良钻孔、废弃井筒小窑)等方面进行分析。
2.3.5矿井充水状况
叙述矿井涌水情况及变化规律,对计划开采区内各作业点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预计。
2.4矿井水害预测
评述含(隔)水层、构造含(导)水性,区域内井筒老窑及封闭不良钻孔等分布查明情况,以及对矿井正常生产造成的影响。
2.5安全技术措施
针对计划开采区域内存在的影响矿井正常采掘作业的水文地质问题提出合理化解决措施。
2.6附图
2.6.1采掘工作面井上下对照图。
2.6.2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6.3矿井充水性图(月衔接计划)。
2.6.4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2.6.5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剖面图。
2.6.6矿井涌水量与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2.6.7矿井含水层等水位(压)线图。
3水文地质临时预报
3.1正文部分
3.1.1工作面基本情况
采掘工作面位置,开采煤层,巷道布置情况,井上下对应关系,工作面四邻关系。
3.1.2工程概况
采掘工作面施工单位、工作面支护形式、施工工艺、进尺计划、采掘标高、断面等情况说明。
3.1.3工作面排水系统
工作面排水系统建设情况,排水设备能力及配备,排水管道敷设,排水设施建设,排水途径叙述。
3.1.4水文地质变化情况
工作面水文地质发生变化、出现涌(突)水征兆、接近可疑水区、接近可以老空区、接近封闭不良井巷或地质钻孔等情况说明。
3.2预报范围
3.2.1采掘工作面当前位置,工作面受水害影响情况。
3.2.2采掘工作面已采取物探有效探测范围和钻探验证控制区域情况说明。
3.3水文地质分析
3.3.1矿井充水条件
对目前生产区域内充水水源(大气降水、地表水,各含水层水,采空区积水)及矿井充水通道(导水裂隙带、地质构造、封闭不良钻孔、废弃井筒小窑)等方面进行分析。
3.3.2矿井充水状况
叙述矿井涌水情况及变化规律,对计划开采区内各作业点正常涌水量、最大
涌水量预计。
3.4矿井水害预测
评述含(隔)水层、构造含(导)水性,区域内井筒老窑及封闭不良钻孔等分布查明情况,以及对矿井正常生产造成的影响。
3.5安全技术措施
针对计划开采区域内存在的影响矿井正常采掘作业的水文地质问题提出合理化解决措施。
3.6附图
3.6.1采掘工作面井上下对照图。
3.6.2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3.6.3矿井充水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