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
举例:蜘蛛结网、蜜蜂筑巢、鸟类营巢孵卵、哺乳动物幼崽吸吮乳汁等。 (2)后天学习行为: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需要借助个体生活经验与经历。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可以使 动物对环境作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 举例:老马识途、鹦鹉学舌、马戏团动物表演等。 2、根据功能分为: (1)取食行为:举例:狮子捕食斑马、羊吃草等。 (2)攻击行为:特点:同种动物之间,双方身体很少受到致命伤害。 举例:雄性盘羊争配偶、狗争骨头等。 (3)领域行为:举例:小狗撒尿等。 (4)防御行为:特点:不同种动物个体之间,保护自己、防御敌害。 举例:乌贼喷墨汁、尺蠖拟态等。 (5)繁殖行为:举例:蝴蝶交尾、蜻蜓产卵、火烈鸟育雏等。 (6)节律行为:举例:动物冬眠、鸟类迁徙等。 (7)社群行为:举例:狮群、蜂群的社群活动等。 (四)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1、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单纯的观察法可以没有实验,但是在实验法中却离不开 观察。 2、法布尔研究昆虫用了观察法;弗里施研究蜜蜂色觉、廷伯根研究银鸥幼雏求食行为、劳伦斯研究小野 雁学习行为都用了实验法。 3、观察法与实验法的区别:观察法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外界影响或将影响降低到最小;实验法则对动物施 加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 4、观察法与实验法的联系:实验法以观察法为基础。实验法离不开观察法。 (五)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 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进行科学探究实验设计时必须确认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并符合单一变量的原则,避免偶然性。
中,
②长骨各部分结构名称:
A 骨骺端软骨层 B 骨膜
C 骨髓
D 骨髓腔
E 骨松质 F 骨密质
③骨膜内具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血管为骨组织提供营养。骨膜内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
复(再生)有关。
④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致密坚硬;骨松质位于骨干内侧和骨骺端,呈蜂窝状,里面终生存有红骨髓。
骨骺端软骨层与骨的长长有关。
⑤骨髓腔中的骨髓在幼年时呈红色,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变成黄色,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
(如大量失血时),黄骨髓可以转变成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骨松质中终身具有红骨髓。
(3)骨的成分
①骨的成分包括无机物(约占 2/3)和有机物(约占 1/3),无机物(主要成分:钙盐)使骨坚硬,有机物
(主要成分:骨胶蛋白)使骨柔韧。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
第 15 章 动物的运动
(一)动物的运动方式:
1、水生动物:主要是游泳。
2、陆生动物: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等。
3、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飞行;其中鼓翼飞行是最基本的飞行方式;滑翔是省力的飞行方式。
能够飞行的动物包括:鸟类,蝙蝠(哺乳类)和昆虫。
(二)动物运动的意义:对个体生存和繁衍种族有重要意义。
(三)动物运动的形成:
1、运动系统的组成: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2、运动系统的功能: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3、骨 :
(1)人体共有 206 块骨,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两部分。
(2)长骨的结构及功能(识图):
①长骨的结构:长骨呈管状,由骨膜、骨质和骨髓三大部分构成。其
第 16 章 动物的行为 (一)动物行为的概念: 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 (二)动物行为的形成: 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 (三)动物行为的分类: 1、根据形成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本能和学习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两种最基本方式。 (1)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不依赖个体生活经验的行为。是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 的。
第 17 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一)动物在生物圈的作用: 1、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生物圈中的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通过消耗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
活。(腐食动物为分解者,如:蚯蚓、蜣螂、秃鹫等)
2、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各种生物之间,通过捕食与被食的营养联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间这种相 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从而有利于生物之间协调发展。 3、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1)动物不仅适应环境,从环境获得生活必须的物质和能量,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 (2)动物能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有些动物对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二)我国的动物种类资源: 1、我国的动物种类多种多样。
②成年人的骨中,有机物约占 1/3,无机物约占 2/3,既坚固又有弹性。
儿童少年的骨中,有机物超过 1/3,无机物少于 2/3,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但容易变形。
老年人的骨中,有机物少于 1/3,无机物超过 2/3,弹性小,硬度大,容易骨折。 ③鉴定骨的成分实验中,被烧掉的是有机物,留下来的灰是无机物;被盐酸浸泡掉的是无机物,剩下的 是有机物。 4、骨连结: (1)骨连结的种类:不活动的连结(如颅骨之间的连接);半活动的连结(如椎骨之间的连接);活动的 连结(关节)。 (2)关节的结构及功能(识图): ①关节(活动的连结)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 ②关节各部分结构名称: A 关节囊 B 关节腔 C 关节头 D 关节面 E 关节窝 ③关节面上覆盖了一层关节软骨,可以缓冲运动时的震荡。 ④关节腔中有滑液(由关节囊分泌),可以减小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⑤关节囊及周围韧带使关节牢固。 ⑥关节既灵活又牢固。 5、骨骼肌: (1)骨骼肌的组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2)骨骼肌的组成和附着方式: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 (3)人体共有 600 多块骨骼肌,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三部分。 (4)骨骼肌的主要功能:收缩,人体内引起骨骼肌收缩的刺激来自于神经传来的兴奋。 (5)骨骼肌在运动时的作用:骨骼肌收缩时,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 6、动物运动的形成: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运动消耗的能量来自 肌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呼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