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的历史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宪法史
• 一、宪政问题在中国的缘起
• 1、宪政问题在中国的提出,始于清朝末年。 • 2、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也传入中国,一部分受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或与资本主义经济有密切 联系的知识分子和政治家,提出了在中国实行宪 政的要求和主张。 • 3、近代意义上的“宪法”、“宪政”概念就是先 从西方传入日本,再由日本传到中国的。对于中 国而言,这些无疑都属于“舶来品”。
二、清末的立宪活动和宪法
• 1、《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 • 2、《重大信条》(1911年)
三、中华民国立宪活动和宪法
•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 2、《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年) • 3、《中华民国约法》(1914年) • 4、《中华民国宪法》(1923年) • 5、《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25年) • 6、《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 • 7、《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36年) • 8、《中华民国宪法》(1946年)
二、1954年宪法
1、1954年宪法的制定背景 2、1954年宪法的制定过程 3、1954年宪法的性质 4、1954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5、1954年宪法的实施
三、1975年宪法
1、1975年宪法的修改背景 2、1975年宪法的修改过程 3、1975年宪法的性质 4、1975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5、对1975年宪法的评价
六、对1982年宪法的修改
1、修改方式 2、1988年宪法修正案 3、1993年宪法修正案 4、1999年宪法修正案 5、2004年宪法修正案 6、2018年宪法修正案
四、革命根据地宪法性文件
•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年) • 2、《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 • 3、《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1946年)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宪法史
一、共同纲领
1、共同纲领的制定背景 2、共同纲领的制定过程 3、共同纲领的性质 4、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 5、共同纲领的意义
四、1978年宪法
1、1978年宪法的修改背景 2、1978年宪法的修改过程 3、1978年宪法的性质 4、1978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5、对1978年宪法的评价 6、对1978年宪法的两次修改
五、1982年宪法
1、1982年宪法的修改背景 2、1982年宪法的修改过程 3、1982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4、对1982年宪法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