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手指操

音乐手指操

音乐手指操《甩葱歌》
蒙二班许娟娟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诙谐的音乐,体验手指操活动的乐趣。

2.初步了解基本手指动作的名称,通过手指操锻炼幼儿的手指灵活性。

3.尝试看图片有节奏地做手指操。

活动准备:
手指动作视频、音乐、图片两套、字卡一套
活动过程:
一、念儿歌做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引出主题。

二、幼儿欣赏教师表演手指操,激发幼儿学习手指操的兴趣。

三、学习基本的手指动作,初步了解手指动作的名称。

1.看视频逐一学习手指操的基本动作,并逐一出示相应的图片与字卡。

2.教师带幼儿边念手指儿歌边练习基本手指基本动作,加深幼儿对手指动作的熟练度。

四、听音乐进行手指操练习。

1.集体学习手指操。

2.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手指操练习。

五、引导幼儿看图片有节奏地做手指操。

1.教师简单的介绍图片与音乐的联系。

2.引导幼儿看图片听音乐,跟随教师的口令及示范做手指操。

六、邀请全体老师一起做手指操结束。

2011下半年音乐观摩活动教案及反思
蒙二班许娟娟
活动名称:《甩葱歌》(音乐手指操)
设计意图:
在一次培训活动中,专家和培训老师进行了一个互动游戏——手指操,开始我不屑一顾,觉得很幼稚,就当音乐声响起的那一刹那,我被诙谐、动感的音乐所吸引,接下来的手指操更加使我在游戏的互动中感受到了一种轻松、快乐。

我想:手指活动与人脑的发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密切关系,在做手指游戏活动时,大脑、眼、手同时协调运动。

协调发展,对视觉、听觉、触觉等功能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长期坚持做手指运动能开发幼儿的大脑潜能,促进大脑与手指间的信息传递,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群的发育。

而且手指操适合各个年龄段,生动有趣,动作容易,节奏明快,配上动感的音乐,使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游戏中学习,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且幼儿可以随时随地学做。

通过做手指游戏活动,使幼儿的小手指更加灵活,触觉更加敏感,头脑更加聪明、更加富有创造性,思维也会更加开阔,同时也适宜幼儿在家中与父母一同活动和游戏。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诙谐的音乐,体验手指操活动的乐趣。

2.初步了解基本手指动作的名称,通过手指操锻炼幼儿的手指灵活性。

3.尝试看图片有节奏地做手指操。

活动准备:
手指动作视频、音乐、图片两套、字卡一套
活动过程:
一.念儿歌做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引出主题。

二.幼儿欣赏教师表演手指操,激发幼儿学习手指操的兴趣。

三.学习基本的手指动作,初步了解手指动作的名称。

1.看视频逐一学习手指操的基本动作,并逐一出示相应的图片与字卡。

2.教师带幼儿边念手指儿歌边练习基本手指基本动作,加深幼儿对手指动作的熟练度。

四.听音乐进行手指操练习。

1.集体学习手指操。

2.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手指操练习。

3.引导幼儿看图片有节奏地做手指操。

⑴教师简单的介绍图片与音乐的联系。

⑵引导幼儿看图片听音乐,跟随教师的口令及示范做手指操。

五.邀请全体老师一起做手指操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天性喜欢快乐,动感的音乐、快乐的活动能够激起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因此,在这次音乐观摩课中我选择了音乐手指操,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结合《纲要》及本班幼儿混龄的特点,认真的组织活动,与孩子进行互动,孩子们很活跃,心情都很快乐,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下面是我对本次活动的反思。

一.教材的选定
音乐活动分为唱歌、音乐欣赏、音乐游戏、打击乐、律动等多种形式,而在这次观摩活动中我没有选择这些常见的形式,我精心选定了手指操,是因为在平常的教学中发现幼儿对手指游戏特别的钟爱,尤其是小年龄段的孩子,手指变出的不同造型生动有趣,深深地吸引着孩子,我想:手指操更能提升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同时选择了《甩葱歌》音乐,此音乐动感、诙谐,有很强的节奏感,为了让幼儿能对音乐结构更易掌握,经过多次的剪辑、制作,将音乐结构很明了的分为了两段,即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又使幼儿在轻松、愉快地音乐中锻炼了手指的灵活性。

二.目标的定位
目标的制定对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蒙班是混龄班,年龄段分成了三个层次,在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尤为困难,要面面俱到,既要照顾小年龄段幼儿的学习能力,又要照顾大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兴趣,目标定高了小年龄段幼儿能力达不到,目标定底了大年龄段幼儿
学习没有兴趣,因此在制定目标中总是反反复复不断修改,最终针对每个层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对于小年龄段的幼儿要求只是重在参与,体验手指操的乐趣;对于中班年龄段的幼儿要求则是在前一层次上得到提升,要求初步了解基本手指动作的名称;对于大年龄段的幼儿在掌握前两点的要求上更进一步,要求学会看图谱有节奏地做手指操。

这样,目标的定位就能在活动中更明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从而在教学中根据幼儿的年龄段而提出不同的问题,掌握不同的知识点。

三.教具的准备与使用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教具的使用是主要的教育手段之一,对整个教学过程来说是关键而必不可少的。

在手指操的教具中,由于直观教具的缺失,没有教具又会使整个活动枯燥无味,我苦思冥想、用心捉摸:在活动中怎样才能让孩子能更直观地了解手指的动作,终于想出一计,首先寻求女儿的帮助,让女儿将我做的手指动作摄下来,为了让其达到更好的效果,再经过姚老师的后期剪辑制作,制成了一个手指基本动作的课件,这样能够帮助孩子进一步的了解手指的基本动作;其次,为了让大年龄段的孩子学会看图谱,在之前准备了手指动作的图片,将每个手指动作用卡通的形式画出来,便于幼儿分辨动作,并配上相应的字卡,这样又一次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最后制作图谱,我分别制作了小女孩头部图像——表示摆头,两个手背图片——表示拍腿,及八个手指动作图片,将其按音乐的结构段贴在黑板上,并用黄线划分,经过教师的简单讲解,让幼儿一目了然了,让教具发挥了最大的价值。

四.教学的策略
教学策略的运用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它包括了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教师的指导过程等,所以教学的环节设计直接影响到整个活动的成败。

1、活动环节的设计与进程
在音乐手指操活动中,我的环节设计简单明了,从念手指儿歌玩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引出主题——欣赏手指操激起幼儿学习手指操的兴趣——学习基本手指动作,这是幼儿掌握的技能——重点是手
指操的练习——最后看图谱有节奏的做手指操。

整个活动环节在实施过程中紧紧相扣,教师做为了引导者,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动感的音乐,体验到了手指操的乐趣。

2、活动环节的设计与处理
在设计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是将其做到尽量的完美,但在教学中实践中处理不当经常会出现美中不足。

如:教师的引题是否能马上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直接切入主题;教师提问的艺术性,恰当的提问能引发幼儿积极的思维,把活动层层推入,一个不恰当的提问,课堂就会乱成一团;教师的教学机智和临场应变能力。

在此次活动中我用念手指儿歌玩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并直接切入主题。

但提问的艺术性有所欠缺,提的问题不能一针见血的提到点子上,语言不够精炼,从而导致课堂有点乱,也说明了教师的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

从整个活动教学效果来看,也存在细节上的不足:如在出示图片与字卡环节,还可以在教学手段上有所变化,一部分图片可以针对小年龄段的幼儿进行讲解,让幼儿了解,而另一部分图片可以针对大年龄段幼儿增加难度,进行字卡与图片的匹配,或者进行《投骰子》游戏,来加强课堂的气氛,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

六.幼儿的参与、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情况
幼儿的参与程度与师幼互动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此次活动,幼儿对手指操内容很喜欢,非常的投入,教师在活动中进行了适当的引导,活动进行的有序而积极,教师既照顾到了全体,又没有忽略个别。

虽然在活动中也存在个别幼儿不认真、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在指导中都给予了个别指导、能力肯定,让幼儿能有最佳的状态进入到教学活动当中。

教学活动没有永远的成功,也没有完全的失败。

总之,此次活动有成功也有不足之处,这将鞭策我今后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学习,钻研业务,掌握扎实的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