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一课第二框(第2课时)教学设计---1.2《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文化与经济、政治》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Ⅲ—《文化生活》的第一课第二框的内容。
【教材修改部分及说明】:1、第10页第一段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中的“基本”删掉,因为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大建设,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五个领域中的三个,没有表述说明哪几个是“基本”。
”2、第10页,把原书中的两个专家点评位置互换。
因为正文第一段是说明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从理论角度、宏观视角对它们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因此这里应该跟原书中讲决定作用的第二个专家点评。
第二段正文分析了具体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从文化的反作用角度说明三者关系,因此应跟论述文化反作用的第一个专家点评3、第10页正文最后一段,“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修改为“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调整顺序,增强逻辑性。
4、第11页,正文第二段“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后”加入“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为,十七大报告强调文化重要性用了三个“越来越”,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又增加了“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学情分析】:本框涉及的内容,理论性较强,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实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动材料,化理性为感性,变抽象为具体,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活动。
【设计思想】:(一)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觉得“政治课内容就在我身边”教学过程活动化,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体验所学的内容(二)教学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自主学习(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理解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2)过程与方法:通过幻灯片及基本教具展示情景材料,让学生回归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适时加以引导,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什么是文化?社会生活一般包括哪几个领域?观察P9框中的活动,让学生讨论分类,回顾知识思考问题巩固基础并启发思考,进入本节学探究相关问题,教师指导并引入新课。
习主题。
《变形金刚4》预告片播放播放视频观看视频体会“政治课内容就在我身边”,调动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
观看完视频,思考问题多媒体展示学生要思考的问题:问题探究一:美国为什么能“导演”《变形金刚》系列二十多年的传奇生涯?问题探究二:《变形金刚》系列被成功地搬上大银幕,圆了谁的梦?问题探究三: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了,社会文明程度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分组积极思考并回答上述问题;问题探究一:美国为什么能“导演”《变形金刚》系列二十多年的传奇生涯?问题探究二:《变形金刚》系列被成功地搬上大银幕,圆了谁的梦?问题探究三: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了,社会文明程度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形成理论: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的表现,并对学生的总结适当点评。
< 合作探究><形成意念 >:总结归纳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的内容。
培养学生概括归纳问题以及辩证思维的能力,感受文化的重要性,从而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
多媒体展示资料,学生继续思考,总结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多媒体展示资料并引导学生概括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1.《变形金刚4》截至7月16日晚,影片《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以下简称《变形金刚4》)在内地上映20天,累计票房已经达到了18.2亿,超过了该系列影片前三部票房总和,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经济总量达十五六亿美元。
2.到2012年,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已经占到GDP的约1/4 ,日本和英国都超过了15% ,中国的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例不到4% 。
两个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阅读多媒体展示的两则材料,并合作探究:两个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概括归纳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内容。
让学生能把抽象理论与当今时代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阅读材料,思考探究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多媒体展示:1.你从《变4》这部影片中找到哪些美国特色的价值观?2.西方的和平演变和美国中情局的《十条诫令》部分内容3.目前,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其电影产品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80%。
它们不仅为美国带来丰厚的商业利益,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合作探究,归纳概括总结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内容。
感受生活,从生活实际中获得知识,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合作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而且到处推销着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消解着别国的民族文化和文化精神。
上述材料又共同说明了什么文化道理?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提高文化竞争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怎样提高文化竞争力多媒体展示:多媒体展示:《功夫熊猫》是由美国导演马克的一部动画片,以中国的国宝大熊猫为原型,利用中国的传统武术文化作为主题,一举拿下了36届安妮奖的最佳动画长片、最佳导演、最佳故事版等15项大奖。
该影片在中国内地上映三周时间就获得了超过1.35亿的票房。
同样的还有美国人根据我国历史传说《花木兰》制作的大片也让我们国人五味杂陈。
1.思考:.从2000至2014年中国引进了几百部海外电影,其中有大部分来自美国。
在热闹背后是否藏有忧虑?2. 讨论:上述材料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3.讨论:我们该如何面对美国文化的挑战?< 合作探究><形成意念>:阅读材料,合作探究,形成理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
并把知识目标上升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板书设计】:二、文化与经济、政治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2)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重大影响。
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3、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提高文化竞争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怎样提高文化竞争力【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思想文化同政治、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
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
这主要说明(D)A、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B、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这是因为(A)A、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B、精神能够决定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C、只有先进的思想文化才能反作用于事物D、错误的思想文化不以一定的经济、政治为基础3、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美国等国家在对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的问题上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以避免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科技技术和设备流入中国。
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我们应该(C)A、加速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B、尽快改善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C、努力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D、立足于自力更生,努力开发所有的高科技技术,以免受制于人4、“综合国力的增强靠经济,经济实力的增强靠科技。
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这句话主要揭示了(D)A、经济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B、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C、科技在增强经济实力中的地位D、科技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5、前几年美国根据我国古代花木兰的故事改编动画片在我国掀起热播狂潮,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B)A、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B、充分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二、非选择题6、.2012年6月16~18日,第四届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济南举行。
本次文博会招商交易富有成效,成交额十分可观。
合同类项目签约137个,投资总额316亿元,融资总额217亿元。
其中,投资额超过亿元的项目66个,过20亿元的项目2个,过百亿元的项目1个。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山东为什么要举办文化产业博览会?(8分)答案:(1)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我们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4)目前,山东省的文化产业还比较落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7、(2013浙江文综)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
但是,在当今世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价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某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答案: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