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家畜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完整++家畜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2、基本内容: ①平时预防,这是主要工作,包括搞好饲养、 管理、卫生消毒、自然繁殖、免疫、药物 预防、杀虫灭鼠、严格检疫等。 ②发病后扑灭,是一种被动工作,包括诊断 上报疫情,隔离、封锁、紧急预防接种、 治疗、扑杀、消毒、处理病尸等。
家畜传染病常识及防疫措施
家畜传染病基本常识
• 一 传染病的概念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 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称为传染病。传染病的表现虽然多种多样, 称为传染病 但亦具有一些共同特性,根据这些特性可 与其他非传染病相区别。这些特性是
传染病在畜群中蔓延流行,必须具备三 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 传染源、传播途径 传染源、 及易感动物。这三个条件常统称为传染病 及易感动物 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但这三个条件 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时就会造成传染病的 发生。掌握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及 其影响影响,有助于我们制定正确的防疫 措施,控制传染病的蔓延和流行。
(三)畜禽的易感性 指家畜对于某种传染病病原体感受性的 大小。 畜禽的
(
内在因素 易感性 畜禽的 外在因素 特异 免疫状态
畜群的外界因素 饲养管理因素:饲料质量、畜舍卫生、 粪便、拥挤、饥饿 特异免疫状态 耐过动物、所生的后代
家畜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一 、基本原则和内容: 1、基本原则: 建立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合作, 坚持预防为主,实行综合防治,包括疫 情监测,预测,(许多事例),注意疫病 在时间、空间、物种间等三间分布特点有 针对性地预防。 加强法制宣传,严格依法办事。
2.前驱期 是疾病的征兆阶段,其特点 前驱期 是临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但该病的特征 性症状仍不明显。从多数传染病来说,这 个时期仅可察觉出一般的症状,如体温升 高、食欲减退、精神异常等。各种传染病 和各个病例的前驱期长短不一,通常只有 数小时至一两天。
3.明显(发病)期 前驱期之后,病的 明显(发病) 明显 特征性症状逐步明显的表现出来,是疾病 发展到高峰的阶段。这个阶段因为很多代 表性的特征性症状相继出现,在诊断上比 较容易识别
4.转归期(恢复期) 疾病进一步发 转归期(恢复期) 转归期 展就是转归期。如果病原体的致病性能增 强,或动物体的抵抗力减退,则传染过程 以动物死亡为转归。如果动物体的抵抗力 得到改进和增强,则机体便逐步恢复健康, 表现为临诊症状逐步消退,体内的病理变 化逐步减退,正常的生理机能逐步恢复。
三 家畜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4.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动物耐 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过传染病后,在大多数情况下均能产生特 异性免疫,使机体在一定时期内或终生不 再患该种传染病。
5.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大多数传 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 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 染病都具有该种病 特征性的综合症状和一 定的潜伏期和病程经过。二 传染病病程的发展阶段
传染病的病程发展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 具有严格的规律性,大致可以分为潜伏期、 潜伏期、 潜伏期 前驱期、明显(发病) 和转归期四个阶 前驱期、明显(发病)期 和转归期 段。
1.潜伏期 由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并进 潜伏期 行繁殖时起,直到第一个临床症状出现, 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不同的传染病的潜 伏期的长短是不相同的,就是同一种传染 病的潜伏期长短也有很大的变动范围。
1.传染病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病原微 传染病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病原微 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每一种传 染病都有其特异的致病性微生物存在,如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没有猪瘟病毒 就不会发生猪瘟。 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在传 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染发展过程中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刺激 作用,机体发生免疫生物学的改变,产生 特异性抗体和变态反应等。这种改变可以 用血清学方法等特异性反应检查出来。
(一)传染源 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有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 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除体外的 动物机体。包括传染病病畜和带菌动物。 动物受感染后,可以表现为患病和携 带病原两种状态,因此传染源一般可分为 两种类型
(二)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1.概念: 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 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2.途径: 经空气传播 经污染的饲料传播 经污染的水传播 经活的媒介物传播 经胎盘传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