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简介

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简介

车墩学校《人间有晴天》生命教育主题活动课校本课程方案
(课程简介)
车墩学校
《人间有晴天》——生命教育主题活动课课程校本课程方案
2005学年起,在生命教育大背景下,我校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认真学习《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基础上,我校根据学校和学生的自身特点及需要,依托多年来学校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创造性地开发了生命教育主题活动课校本课程《人间有晴天》。

一、课程开发背景与情景分析
1、课程开发背景
2005年,上海市教委基于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

针对生命教育对现代学校的要求,《纲要》指出:“多年来,上海中小学在实施生命教育方面,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在生命教育的内容、层次、形式等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构架;学校现有课程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针对性、指导性尚不明确;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操作性指导;对校内外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缺乏系统有机的整合。

因此我们认为,在生命教育大背景下,我们应该抓住时代赋予学校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开发适合学校发展、符合学生特点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为推动生命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纲要》提出的生命教育实施三种途径是: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

《纲要》指出:“中小学生命教育要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既要充分运用学科教学,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又要突出重点,利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更要坚持以实践体验为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生命教育涵盖的内容广,涉及的学科多。

如果从三种途径整体开发生命教育的校本课程,无疑对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提出极高要求,并且开发与实施的周期漫长,与我校的现状与发展不相匹配,教师与学生也无法适应。

因此,我们必须寻找适合的内容与实施途径进行生命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2、校本课程开发之情景分析,旨在系统考虑学校内外部诸因素,做到“认识自我”。

了解学校课程开发的现实基础和可以开发和利用的教育资源状况。

我们借助SWOT分析模式,分析生命教育主题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情景。

见下表:
车墩学校中学部生命教育主题活动课校本课程SWOT分析表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开发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课应以专题教育内容为主,结合课内外实践活动,形成一系列适合学校发展,符合学生需要的各个主题模块化的生命教育活动。

本课程开发成以学校为基础,以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的生命教育活动课校本课程。

通过本课程开发,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客观观察与描述生活现象、角色扮演、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设计调查方案、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社会实践等多种方法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对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的教育,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三、课程内容
1、确定课程内容
我们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我校多年丰富的专题教育资源与经验,结合我校初中学生青春期的成长特点,探究生命伦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等内容。

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压力,探讨关爱他人、保护自己的途径与方法等。

我们确定了以下活动主题:
主题一:生命之始《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感恩主题活动课(共2课时)
主题二:生命之美《走进生命的春天》——青春期性生理主题活动课(共2课时)
主题三:生命之别《我要做超男、超女》——性别认同和悦纳主题活动课(共2课时)主题四:生命之爱《从心做起、让爱加倍》——学会人际交往主题活动课(共3课时)主题五:生命之福《苏丹女童》——关爱生命,拒绝冷漠主题活动课(共2课时)
主题六:生命之韧《不便的人生》——如何面对挫折主题活动课(共2课时)
主题七:生命之惘《珍爱生命、拒绝网瘾》——网络适应主题活动课(共4课时)
主题八:生命之源《保护地球,延续生命》——环境教育主题活动课(2课时)
主题九:生之潜能《相信的力量》——激发生命潜能主题活动课(3课时)
主题十:生之自护《珍爱生命,守护青春》——青春期安全自护主题活动课(2课时)主题十一:生之敬畏《敬畏死亡》——生死观教育主题活动课(2 课时)
主题十二:生之禁忌《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禁毒主题活动课(3课时)
主题十三:生之救护《初级急救技能培训》——生命安全救护活动课(5课时)
主题十四:生之关爱《珍惜生命,预防艾滋病》——防艾主题活动课(1课时)
主题十五:生之追求《我的未来不是梦》——生涯选择主题活动课(1课时)
主题十六:生之意义《生命的勇士》——生命的意义主题活动课(1课时)
2、在这些专题活动课的基础上我们编写了生命教育活动课校本教材《人间有晴天》,该书共分十二个主题,分别选取了适用于初中生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十二个相关话题。

校本教材的体例:①题目;②适用年级③活动目标④活动准备活动⑤活动过程⑥佳篇欣赏⑦锦言隽语⑧学生感悟等。

该书既适用于学生上课用,又适用于教师上课时参考,书中内容大部分内容是编者在教学实践中积累、总结的基础上编写的,除了一些供课内使用的各种活动材料外,还提供一些学生课内外使用的自测题目,课后作业和阅读材料,这些活动和资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课程组织与实施
课程安排:本课程包括活动课和实践课两种课型,课时安排的设想是每周开一课时,每学期为19课时,每学年共38课时。

课程活动场所可以在课堂内或课堂外,也可以在校内或校外。

在课型设计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年龄结构、阅历水平,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场地、教学时段,设计出不同的课型。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设计了多种教学模式,主要有模拟探究、活动探究、实验探究、观察探究、专题报告、社区服务等。

为了进一步重视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人际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我们在生命教育主题活动校本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特殊的教育环境和突出的生命教育问题,开发了一些大型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五、课程评价
1、评价原则
生命教育活动课,致力与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培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积极人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求生欲望。

在评价课程实施过程中,重情感培养和情感体验而不重认知方面的掌握,重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强调全员参与,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激励作用。

2、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一个活动专题结束,每位同学对照自评考核表进行自我反省、评价。

此部分占分值的20%
小组评价:活动过程中,评议员依照小组评价考核表对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的表现做出评价。

占40%
教师评价:观察记录,客观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考核、检查。

占40%
3、评价内容
生命教育有别于传统文化知识传授,强调活动过程,强调同学们在活动中成长和发展,在活动中感悟。

基于这一原则,我们设计了以不同活动方式为内容的自我评价表、小组评价
表、教师评价表。

六、课程资源与保障
政策理论资源● 《纲要》的颁布对生命教育起指导和推动作用● 课改要求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
● 二期课改强调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社区资源● 地处工业重镇,是大规模成熟社区
● 社区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与学校开成良好互动。

学校资源● 市心理辅导先进学校、少先队优秀学校、家庭教育先进学校、区科研先进单位
● 中学部有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场地
● 主题教育经验丰富,开发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决心大
教师资源● 青年教师占70%,有活力,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
● 大部分教师认知水平和专业素质较高
● 部分教师长期从事心理健康、青春期等主题教育,经验丰富
行政人员● 素质较高,管理能力强,业务能力强,富创新精神● 处室配合好,团结协作,有敬业精神
学生资源● 处于青春期,独立思考能力增强● 活泼好动,喜欢有意义的活动课● 主题活动和实践参与的经验丰富
家长资源● 比较信任学校的管理● 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主题活动
实验探究
活动课
观察探究
社区演出社区志愿者
社区宣传
社区调查笑脸墙
防骗宣传志愿行动队照片:
学生排演小品“网游痴迷者“
宣传组:
王欢、沈晓蝶、岳金明
咨询组:
邓维、王颖、
屠雨莉、李梦蕾。

调查组:
王肖肖、谢计冬、沈姚婷汪海冬、张佳佳、金月
进社区演出
调查探究活动照片:
睁大慧眼,巧识骗子——车墩学校防骗安全教育进社区活动照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