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伦理学_王泽应_第九讲三大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建设
伦理学_王泽应_第九讲三大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建设
——普希金
B
12
2、婚姻家庭道德
所谓婚姻,是由一定社会制度或风俗所
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 夫妻关系。
家庭是指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 关系而发生的亲属之间的社会生活组织。
B
13
2、婚姻家庭道德
家庭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形式:
一夫一妻制时期的个体家庭是通行到现在的婚姻 家庭形式。
B
14
社会主义婚姻家庭道德的主要内容
2.社会主义婚姻道德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何 在?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有哪些? 怎样认识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
4.社会公德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怎样加强 社会主义社会公德建设?
B
35
①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在选 择职业和从事特定职业劳动过程中所形成 或持有的价值取向。
B
25
4、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职业价值 观的调适
②当前我国职业价值观转变的必要性。为了适应市场经 济的发展,我国民众必须改变价值观念。首先,这是发 展生产力的需要。生产力是一种系统结构,其中既包括 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资料,又包括科学技术、管理 等因素。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生产成 本的节省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则要求解决“冗员”的问题。 其次,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现代企业制度要 求企业成为一个权利主体和利益主体,这决定了企业不 能吃国家的大锅饭,个人不能吃企业的大锅饭,因此, 企业享有自主的用工权利、管理权利,并拥有对其员工 提出一定要求的权利。再次,这是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 的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定会引发就业的压力,对职 业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并引起职业价值观念的改变。
B
30
2、社会公德的作用
①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的表征。 ②社会公德是建立社会稳定秩序的保障。 ③社会公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
是培养个体高尚道德人格的起点。
B
31
3、社会主义社会公德的内容和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公德是在以往社会公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又 增添了与时代需要相适应的新内容,其主要要求是: 第一,团结合作、互相尊重: 第二,为人正直、诚实守信; 第三,维护公共秩序、公共设施、公共卫生、公共安全; 第四,行为文明、礼貌待人; 第五,遵纪守法、树立公民意识; 第六,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B
23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职业道德建设可以使人们养成一种对社会、 对职业的责任感,进而爱岗敬业,在岗位 上走向成功。
职业道德建设可以消除行业不正之风,有 利于培养一种健康的职业风气。
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将整个社会的道德建 设落到实处,推动社会道德建设的顺利进 行。
B
24
4、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职业价值 观的调适
三、是反映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人类环境公德,如 讲究卫生、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等。
B
29
1、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社会公德的特点: 第一,社会公德是一种低层次的道德要求; 第二,社会公德一般没有阶级性; 第三,社会公德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四,社会公德的内容具有最大的继承性
和通用性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B
28
1、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公共生活中所形成的和应当遵守 的起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反映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公共交往道德,如互相 尊重、敬老爱幼、善待弱者、关心他人、诚实守信等。
二、是反映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公共场所道德,如遵 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安全、爱护公共财物、保护公共 利益等。
B
26
4、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职业价值 观的调适
③当前我国职业价值观转变的方向。
第一,从消极依赖型向积极进取型转换。 第二,从单纯的生活生存型向注重素质成
就型转换。 第三,从等级认同型向平等认同型转换。 第四,从只重功利型向义利统一型转换。
B
27
第三节 社会公德建设
1、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2、社会公德的作用 3、社会主义社会公德的内容和建设
爱弥尔·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渠东等译,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1年版。
于云鹏等著:《爱情伦理学》,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王荣发主编:《现代职业伦理学》,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 曾建平:《社会公德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B
34
思考题:
1.什么是爱情?爱情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社会主义恋爱道德的要求是什么?
——马卡连柯
B
10
恋爱的道德要求
第二是注重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和心灵美, 第三是诚实忠贞、共担责任, 第四是保持健康的交往、追求高尚的情趣。
B
11
恋爱的道德要求
对待恋爱失败,潇洒一点、高尚一点。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
“我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祝上帝 会给你另一个人也象我爱你一样。”
B
5
爱情三要素:性爱、理想与责任
爱情是建立在性欲这种自然基础之上的,由 精神文化因素而编织的一圈神圣的光环,它是 对异性的精神定向,是稳定、巩固、充实两性 关系的纽带,两个人一旦用爱情的金线连结起 来,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就是所有情感中最强烈、 最持久、最亲密、最真挚的。
B
6
休谟认为,爱情是由三种情感结合而成:
B
19
第二节 职业道德建设
1、职业道德及其特点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4、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职业价值观的
调适
B
20
1、职业道德及其特点
①职业道德的定义 职业就是人们由于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
的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 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社会活动。职业道德是在一定的职业活动 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 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B
8
责任是爱情社会性的重要方面。列宁指出: “恋爱牵涉到两个人的生活,并且会产生 第三个生命。这一情况使恋爱具有社会关 系,并产生对社会的责任。”
责任是高尚的爱情之花永不衰败的沃土, 也是爱情得以不断发展的保障。
B
9
恋爱的道德要求
第一是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
“青年男女应当保持真诚的关系,也就是说,要 有这样一种关系,无论对任何事物不夸大也不 低估。如果彼此不欺骗,如果尊重自己也尊重 他人,这时候,不管保持什么样的关系——友 谊的、爱慕的等等关系——那全是健康的关 系。”
B
21
1、职业道德及其特点 ②职业道德的特点
Bபைடு நூலகம்
22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是职业活动中处理相应的各种 道德关系的行为准则,其一般的原则是热爱本职,忠于 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具体要求如下: ①爱岗敬业。 敬业的主要要求,首先是忠于职守。其次是精通业务。 ②诚实守信。 ③办事公道。 ④服务群众。 ⑤奉献社会。
B
32
3、社会主义社会公德的内容和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公德建设: 第一、努力提高公民的公德意识。 第二,从自己做起,培养人们的道德自律
精神。 第三,形成保障社会公德实现的健全机制
和良好社会氛围。
B
33
推荐书目: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参阅《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由美貌发生的愉悦感觉 肉体上的生殖欲望 浓厚的好感或善意
性论》
———《人
B
7
理想是爱情的重要因素。黑格尔指出:在 爱情里,“对方就只在我身上生活着,我 也就只在对方身上生活着;双方在这个充 实的统一体里才实现各自的自为存在,双 方把各自的整个灵魂和世界纳入到这种同 一里。”
——黑格尔《美学》
B
17
3、家庭美德建设
家庭美德建设的重大意义 第一,维系和巩固家庭制度的重要力量 第二,促进家庭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第三,实现家庭成员全面发展的动力源泉 第四,家和对社会和谐具有基础性意义
B
18
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 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 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 会的安定和谐。
B
3
第一节 家庭美德建设
1、爱情与恋爱道德 2、婚姻家庭道德 3、家庭美德建设
B
4
一、爱情与恋爱道德
(1)爱情及其构成因素 爱情是特定的男女异性之间相互倾慕,
渴望与对方结成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真 挚、专一的感情。 爱情的基本特征主要有:自主性和对等 性,专一性和排他性,持久性和道德性。
B
2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 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 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 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 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 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 系。
B
15
3、家庭美德建设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 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等关系。 家庭美德在维系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 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功能。
B
16
3、家庭美德建设
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 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 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 员。
伦理学
第九讲 三大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建设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 王泽应 2009年
B
1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 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
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 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 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 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