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标准
7. 工作页是教学中的主线,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学习工 具,其他资料是为工作页服务的,学习资源包括基本教学参 考书、工作页、维修资料、多媒体资料,以及网络上的学习 资源。
8. 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如师资、学生情况、场地和设备等 实际条件,对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进行相应地调整。
教学考核
1. 本课程学习任务采用过程考核,每个学习任务可采用自评、 组内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进行考核。各学习任务依据学习 任务学时及任务的重要性、难易程度分配任务考核成绩权 重。可采用笔试、口试、实操、展示汇报等多种方式进行评 价。
5.完工自检后将车交质检员 或车间主任检验; 6.返工一般由原任务接受 人或小组进行。
课程目标
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教师指导或借助汽车维修 手册等资料,制定发动机各系统的检查维护、常见故障修理作业计 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述计划、实施、检查并进行评价反馈。在 维修过程中,使用工具设备、配件、耗材等要符合安全和环保及相 关法规标准的规定,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记录、存档和反馈总结。
学生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当能够对发动各系统进行检查、调 整、维护和更换部件等小修作业,包括:
1.认知汽车发动机的总体结构,能与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沟通, 并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2.传动带、正时带的检查与更换;3.配气 机构的检测与修理;4.缸盖、缸体的检测与修理;5.曲柄连杆机构 的检测与修理;6.冷却系统部件及冷却液的检查与更换;7.燃油系 统部件检查、清洗或更换;8.点火系统各部件的检查与更换;9、 发动机电控系统部件的检查与更换;10.润滑系统的检测与修理; 11.发动机总成的更换。
20
10
点火系统的检修
16
11
发动机总成的更换
16
教学实施建议
1. 建议汽车发动机的相关结构、工作原理、术语等知识可分解 到不同的学习任务中学习。
2. 建议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场所和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3. 教学场所中应设置理论教学区和实践教学区,在理论教学区 中设置学习讨论区,配备各学习任务所需的挂图、维修手 册、维修资料和计算机查询系统。
进行考评(附后
7
冷却系统的 检修
1、能描述发动机工作 温度对发动机性能的 影响,并为客户提供 相应的技术咨询; 2、能叙述冷却系统的 作用、组成与工作原 理; 3、能完成冷却系统的 检查、维护和部件更 换。
1、冷却系统的组 成、作用及组成部 件的结构、功能与 工作原理; 2、冷却系统大小循 环的控制; 3、冷却系统检查、 维护的项目(密封 性、液位、液质等 检查); 4、冷却液的更换; 5、冷却系统主要部 件的检查与更换。
1、建议在台架 气机构的检修任 2、建议采用四 法进行教学; 3、建议在实操 示范操作示频并 任务的认知考核 者方能到工位开 操; 4、自评、组评 参照本任务的考 进行考评(附后
5、能检查与调整气门 影响;可变配气相
间隙。
位系统的功用及基
本工作原理。
1、缸盖、缸体的作
用、结构;
1、建议在台架
5
缸盖、缸体 的检修
的安装位置、损坏原 因和检测项目; 2、知道配气相位的概 念及其对发动机性能 的影响;能叙述可变 配气相位系统的功用 及基本工作原理; 3、能按照技术要求拆 装配气机构各零件; 4、能按照技术要求对 配气机构各零件进行 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 制订修复计划;
分功用、结构、安 装位置; 2、配气机构零件的 检测项目; 3、配气机构的拆 装; 4、配气机构各零部 件的检测及操作规 范; 5、气门间隙的检查 与调整; 6、配气相位的概念 及对发动机性能的
名称及安装位置; 2、会描述发动机各总 成部件基本结构、功
2、发动机基本构造 2、建议采用讲
及其基本工作过 学;
程;
3、自评、组评
能和工作过程。
3、发动机各部件的 参照本任务的考
安装位置。
进行考评(附后
1、传动带张紧度对 1、建议安排在
发动机相关系统的 换传动带;
1、知道发动机传动证教学安全与实践效果,建议每位指导教师负责和指导 16-20位学生,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学习,每组控制在4-5 人。
5. 教师在教授或演示教学中,应借助多媒体设备,配备丰富的 课件、视频、解剖总成或零部件等教学辅助设备。
6. 课程教学组织推荐采用“任务布置—资讯-计划-决策-实 施-检查-评估”的教学流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工 作的能力。
1、曲柄连杆机构的 功用、组成及各部 件的功用、结构; 2、活塞连杆组的拆 装; 3、活塞连杆组各部 件的检修; 4、曲轴飞轮组的拆 装; 5、曲轴飞轮组各部 件的检修。
柄连杆机构的检 务; 2、建议采用四 法进行教学; 3、建议在实操 示范操作示频并 任务的应知考核 者方能到工位开 操; 4、自评、组评 参照本任务的考
《汽车发动机维修》一体化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汽车发动机维修
【参考学时】
总 学 时: 160 理论学时:
【适用专业】
一体化学时: 160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五、六年制
【课程描述】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根据汽车维修前台接待所提供的维修工单,在汽车机电维修工 位上,汽车机电维修工在规定工时内以经济的方式按照专业要求完 成待修车辆发动机机械方面维护、小修或大修工作,维护与小修需 在就车修理,一般在举升机工位进行;发动机大修项目在举升机工 位及大修车间完成。汽车机电维修工能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使用通 用或专用维修工量具、设备和汽车维修资料,按照技术规范完成发 动机检查、零件更换、装配等维修工作,并能在维修过程中发现维 修工单所未记录到而又需维修的新增维修项目,与维修接待或服务 顾问沟通确认后,领取对应型号的配件耗材,开展维修作业。完成 维修后,小组需确认发动机工作状态正常,填写维修工单交付检 验,工作过程中遵循7S现场工作管理规范。
阅;
4、自评、组评
5、发动机传动带的 议参照本任务的
更换。
准进行考评(附
3
正时皮带的 检查与更换
1、知道发动机正时带 安装不正确对配气相 位、点火正时的影 响; 2、会检查和调整发动 机正时带的张紧度; 3、能规范地更换发动 机正时皮带。
1、正时皮带的检查 周期; 2、正时皮带安装不 正确对发动机配气 相位、点火正时的 影响; 3、发动机正时带张 紧度的检查与调 整; 4、维修资料的查 阅;
工作内容分析
工作对象: 1.维修合同或维修 工单的识读; 2.与维修接待员、
工具、设备、材料及资料: 1.汽车维修常用工具、举 升机、单臂吊; 2.千分尺、塞尺、磁力表
工作要求: 1. 组内成员之
间、员工与 完成此项任
车间主任和质检员 的沟通; 3.专用工具、设 备、维修材料及配 件的领用; 4.维修资料的借 阅、查阅与应用; 5.发动机的就车 检查与维护调整, 各系统常见故障检 修与部件更换作 业; 6.发动机总成吊 装、拆卸、解体、 清洗、装配作业。 7.维修记录单及 工作总结的填写与 存档。
及原因;
任务的应知考核
4、缸盖和缸体变形 者方能到工位开
的位置;
操;
5、缸盖、缸体平面 4、自评、组评
的检测与维修; 参照本任务的考
6、气缸磨损的检测 进行考评(附后
与修复。
1、建议在台架
6
曲柄连杆机 构的检修
1、能叙述曲柄连杆机 构的功用、组成及各 零件的安装位置及检 测项目; 2、能规范地拆装曲柄 连杆机构; 3、能完成曲柄连杆机 构主要零部件的测量 并分析测量结果,制 订修复计划。
1、能叙述气缸盖、缸 体的作用、一般损坏 形式与原因; 2、能对缸盖和缸体的 变形、裂纹及气缸的 磨损进行检测; 3、能根据检测结果制 订缸盖、缸体的修复 计划。
2、缸盖、缸体的常 盖、缸体的检修
见损伤形式与原因及 2、建议采用四
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 法进行教学;
响;
3、建议在实操
3、气缸磨损的规律 示范操作示频并
综合实操考试,并完成相关知识的测试,由教师及企业专家 进行成绩评定,并作为课程终结性考核成绩。 4. 课程成绩 = 学习任务成绩×60%+课程终结考核成绩×40%。
【学习任务描述】
序 号
学习任务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1、发动机的基本术 1、建议在解剖
1、知道发动机各附件 语;
知发动机总体构
1
发动机的总 体结构认知
务涉及的其 他部门相关 人员之间进 行熟练的专 业沟通; 2. 从满足客户 要求及经 济、安全、 环保角度确 定维修作业 计划; 3. 发动机检 查、拆卸、 安装、调 整、检测和 维护等工作 标准、规 范; 4. 对已完成的 工作进行记 录存档,评 价总结; 5. 自觉保持安 全作业及遵 守5S的工作 要求。
9.制订维修计划的方法; 10.与内部员工、部门、客户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参考性学习任务
序号
学习任务名称
学时
1
发动机的总体结构认知
6
2
传动带的检查与更换
8
3
正时带的检查与更换
8
4
配气机构的检修
18
5
缸盖、缸体的检修
16
6
曲柄连杆机构的检修
16
7
冷却系统的检修
16
8
润滑系统的检修
16
9
燃料供给系统的检修
2. 以下面所列参考性学习任务为例,成绩权重为: 学习任务1 发动机的总体结构认知(5%); 学习任务2 传动带的检查与更换(10%) 学习任务3 正时皮带的检查与更换(10%) 学习任务4 配气机构的检修(10%) 学习任务5 缸盖、缸体的检修(10%) 学习任务6 曲柄连杆机构的检修(10%) 学习任务7 冷却系统的检修(10%) 学习任务8 润滑系统的检修(10%) 学习任务9 燃料供给系统的检修(10%) 学习任务10 点火系统的检修(10%) 学习任务11 发动机总成的更换(5%) 3. 完成各学习任务后,学生进行发动机拆检与装配工作任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