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试后做好试卷分析很重要

考试后做好试卷分析很重要

考试后做好试卷分析很重要首先分析分数看班级排名,看年级排名,看学校以往升学率等各项指标,知道自己所处位置。

学校如果以前升学率就在50%左右,如果自己成绩在年级中游,那升学的时候就非常危险。

可以经常看看分数离自己的目标有多远,这次考试比以往排名是否进步或者退步,没进步也算退步,排名前面的不算。

分析错题要看看是哪些题目做错了,这些题目错的原因是哪里,为什么错,错在哪个环节,是审题,还是概念不清,或者这个知识点只是个了解,并不能理解;或者是理解了,但平时少做类似的题目导致无法灵活运用;哪些题目不会做,是什么原因不会做,是时间不够,还是本身题目难度超出自己水平。

同时把错题不会的题抄在错题本上面。

给错题按知识点归个类按题型分个类,按错误原因归类,再查看错题本和以前的试卷分析统计,看以前是否也有同样的问题。

如果前面同样有这样的问题,自己先拍自己几下。

说明没有把以前留下的问题解决,如果发现的新的错题,那错误就是获益良机,是成绩进步的契机。

分析成绩进步或者退步了原因进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听课效率提高了,心态调整的比较好,还是这课投入时间增加了,多做了题目,改变了学习策略和习惯,或者是外面参加培优的效果等等。

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只分析成绩退步的原因,却不分析成绩进步的原因是什么,导致成绩起伏波动,这其实是个归因原理,要把进步和错误的原因找出来,好的才能坚持,坏的才能调整提高。

经常看到有的孩子成绩一起来就放松自己,接着成绩就下滑。

制定改进计划很多时候如果错就错了,任凭错误在那里,那试卷就白分析了,要根据前面几条制定可行的改进计划,学习方法策略如何改进,提升做题速度的能力和提速策略(比如数学选择题做的慢的,那就少硬算,多思考,思维和技巧摆在第一位,充分利用题目和选项之间的暗示,多比较少计算,多动脑少动手),多投入时间到学习上面(特别是零散时间的运用),多做类似的题目,没事拿着错题变着花样的刷,是否参加外面有针对性的培优。

总的前提是计划可行性比较强,有针对性,不能说,我每天多做一个半小时的数学,那未必能坚持的下来。

分析改进完后,有个自我激励,比如进步了自己奖励自己吃个美食看个电影,买个新爱的小东西,或者出去玩个半天(都是用自己的零用钱,用父母的钱不是自我激励了)。

把前面6条写在纸上,放在家里学习时候最显眼的地方不要怕写不好,越早进行试卷分析越好,开始的时候家长可以帮着写,写简单点,按照前面6条,每条写一到两句话就行了,后面再慢慢写细,最后有孩子独立完成,并养成习惯。

前几天听个朋友说他刚开始参加工作时,遵循形式和内容两分法,觉得一篇分析报告或文章就形势和内容两部分,以为内容最重要,形式次之。

后来发现当自己说不好,写不好的时候,就会那两分法做托词,不努力练习说和写。

现在坚信形式即内容。

教师怎样写试卷分析一份完整的试卷分析报告应该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即试卷评价(命题评价),成绩统计及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的教学改进措施等。

一、试卷评价试卷评价也称命题评价。

1、试卷有多少大类题型,各种题型所占分值比重是多少,哪些内容为考察的重点,所占分值较大?2、命题覆盖范围分析。

各种题型在教材中的章节分布,是否覆盖所有章节?有哪些章节中的内容在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考试内容是否超出课程标准范围,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一致。

基础知识题与基本技能题的考察是否都能够兼顾到?3、题量大小与难易程度分析。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试卷完成度是多少?是否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内容。

试卷中基本题、有一定难度题、拔高题(难度较大)所占比重是否合理,有无偏题、怪题等。

二、成绩统计及分析成绩统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分三率统计。

一分即平均分,班级平均分是多少?三率即及格率、优秀率、过差率。

2、分数段统计。

最高分、最低分各是多少?各个分数段有多少人?3、各题的得失分及在学生成绩中的体现。

每道题的得失分是多少或者说正确率是多少?各个分数段中的学生在这种题型中的得失分情况,是否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三、存在问题1、通过学生的考试分数,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平均分看,与平行班、与以前考试比较,如果低于正常值,或有较大差距,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水平、班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从一分三率可以客观看出班级学生的层次,不同学生掌握程度。

如果差生人数多,教学中不够重视补差工作。

如果优分人数少,说明平时提优不够。

从最高分可以看出自己教学的全面性与命题要求,与其他班级还有多大差距。

一般来讲,在平行班级中,优秀学生的发展是比较均衡的。

如果本班的最高分与其它班级相差较大,(低于5分)那就要反思自己哪些知识点、学生掌握不够,教学有疏漏之处。

从分数段,可以看出本班学生的整体状况,在各个层次上的分布情况,教师可以针对情况查漏补缺。

2、从卷面情况看,可以看出学生的具体问题。

通过考试,诊断出学生学习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是知识的问题,还是能力的问题?是教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是教材问题,还是试卷问题?是教的问题,还是学的问题?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从卷面的整洁度来看,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

典型问题教师要做好记录。

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每一种题型从得失分看出学生问题所在。

不同的题型,诊断的功能不同,可以看出学生思考的误区。

当然,教师分析问题不能局限于一次考试中发现的问题,教师要多联系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在家在校表现情况,从中更多地看到学生的客观情况。

2、改进措施问题找到了,就要对症下药,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进计划。

计划要有针对性,要有可操作性,能够解决问题。

谈试卷分析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月考刚刚结束,考试结束后,任课老师和学生都要认真分析试卷的答题情况以及考试的有效性,订正考试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分析考试的收获、失误以及考试暴露出的缺点等,然后再归类逐一有目的进行对照并制定出自我提高的错施与方法。

考完试后又如何分析试卷呢?现在有些同学很迷茫或是根本不会,达不到考试的目的和效果。

一.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从每一个具体的错题分析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1、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2、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3、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4、这道题的解体过程是什么?5、这道题还有其他的做法吗?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整体分析,拿出一个总体结论。

以理科为例,丢分原因大体包括三种,即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

所谓知识不清,就是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丢分发生在考试之前,而不仅仅发生在考试的过程之中。

所谓问题情景不清,就是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看明白,或是不能把问题看明白,这是一个审题能力、审题习惯问题。

所谓表述不清,指的是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

上述问题逐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

研究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能够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整体方向了。

二.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1.以数字回答各个原因的丢分数值。

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等。

2.以数字回答最不该丢的5—10分。

“最不该丢的5—10分”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

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及。

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进步也就很可观了。

3.任何一处丢分,在存在偶然性的同时都存在着必然性。

会学习的同学能够做到既看到现象更看到本质,他能够以自己的分析来回答:丢分的实质是什么?三.从口头分析到书面分析在学习过程中,反思十分必要。

所谓反思,就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

这样的对话可能是潜意识的,可能表现在口头上,最好是表达在书面上。

从潜意识的存在到口头表达是一次进步,从口头表达再到书面表达又是一次进步。

书面表达是卷面分析的最高级形式。

所以,建议大家在考试后写出书面的试卷分析。

这个分析是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是后来进步的重要阶梯。

四.从归因分析到对策分析现象分析,归因分析与对策分析是逐层递进的分析。

现象分析是基础,归因分析是桥梁,对策分析是目的。

现象分析回答了“什么样”,归因分析回答了“为什么”,对策分析回答了“怎么办”。

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分析“格式化”(拿出固定样式),把每次的分析都做出相互对比,那么进步与退步的历程就清晰了,眼前发展的路径也就明朗了。

所以批改完的试卷发下来后,同学们有下面三件事要做:1.要“马上写”:首先把做错的题,重新抄一遍,然后写出正确的答案(包括过程,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学)。

其次写出前一段学习中哪些知识的掌握存在问题或是对老师的教学有什么要求。

2.要“及时析”:这一条最为重要,及时写出试卷自我分析。

包含以下要素:①考试的综合评价,即哪些题目做得比较好,哪些题目存在失误?②错题纠正,即要写出正确答案,主观性试题还应根据老师讲解的解题思路补全点。

③对错题进行归类,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就错误原因而论,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对教材中的观点、原理理解有误,或理解不广、不深、不透;二是对某些题型的解题思路技巧未能掌握.或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三是表现在答题时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如遇到复杂些的论述题,便产生恐惧心理等,从而造成失误。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的原因,就应针对题目所涉及的有关知识要点及原理内容认真地加以再复习巩固,真正把其弄懂弄通;如果是第二种情况的原因,就应该要求自己务必掌握住某一题型的答题要领。

无论是哪一类题型,都有其作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但更关键的还在于对某一特定试题具体作答的“个性”和“特殊性”。

只有细心体会,才会有所感悟和提高。

如果是第三种情况的原因,就应在平时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良好应试心理素质,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心态,在答题时做到“从容不迫、沉着冷静”。

总之,建议大家要找准失误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提高应试成绩。

3.要“经常翻” :试卷自我分析写完后,和试卷粘贴在一起,要注意累积保存。

积累多了,亦可装订成册。

千万不要束之高阁,要经常翻阅复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加强理解、培养能力,掌握规律的目的。

通过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得到收获:第一:知识上的查漏补缺。

所谓查漏补缺,就是找到在知识学习上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充完善,让知识的吸收全面化、系统化、有效化。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通过正错答案对比分析,重点找到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而巩固这个知识点,除了复习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做好知识的“精细加工”,做到举一反三。

有效巩固薄弱知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做。

比如说,英语学科可以制作单词卡片,自己用稍硬一些的纸制作成便于携带的卡片,然后将英语单词写在卡片上,这样可以做到随时记忆难记的单词,提高记忆效率。

还可以建立各个学科的“错题集”,尤其是瘸腿学科,也可以将老师讲过的一些典型的、思路巧妙的、对自己有所启发、让自己有所领悟的例题,整理上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