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摘要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阐述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大豆产业的贸易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结合世界其他大豆生产国的生产贸易状况,找出了中国大豆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大豆对外依存度偏高;大豆进口来源国的结构相对比较单一;在国际大豆贸易中,缺乏定价权;我国本土大豆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缺乏相应的政策和体制不健全。

为了中国大豆贸易能够健康、持久的发展,这里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采取多种手段,大力发展本国大豆生产;调整并优化大豆产品进口的国别结构;加快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的建设;充分利用我国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提高我国大豆的国际竞争力;采取相应的政策和加快体制建设。

[关键词] 大豆贸易非转基因大豆国际竞争力对外依存度ABSTRACTBy the latest statistical data, the paper analyses China's trade status at this stage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soybean trade. Combining with the production and trade of other soybean-producing countries, the paper finds problems of China's soybean trade: China's soybean has a higher degree of dependence on external; The country of origin of soybean's import is a single relative; In the international soybean trade, China's lack of pricing power; China's domestic soybean lack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China's soybean trade is short of corresponding policy and system is not perfect. In order to develop healthily and sustainable for China's soybean trade, a number of th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and recommendations in this paper are proposed: We should vigorously develop the domestic soybean production through various means; China needs to adjust and optimize country structure of soybean's import; Our country should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Dalian Commodity Exchange; Making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 of China's non-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 we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soybean; Our country also need to take the appropriate policy and speed up the institution-building.[Key Words]Soybean trade Non-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External dependence目录一、我国大豆对外贸易的现状 (1)二、我国大豆贸易的发展趋势 (2)(一)从国内供给来看,增长的潜力有限 (2)(二)从国内需求来看,增长的空间巨大 (2)(三)从国内外贸政策环境来看,政策日益宽松 (3)(四)从国际市场上来看,需求不断增加 (3)三、我国大豆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3)(一)从大豆对外依存度方面来看,依存度逐渐加重 (3)(二)从进口来源国的结构来说,相对比较单一 (4)(三)在国际大豆贸易中,缺乏定价权 (5)(四)我国本土的大豆国际竞争力不强 (6)(五)缺乏相应的政策和体制不健全 (7)四、相应政策建议 (9)(一)采取多种手段,大力发展本国大豆生产 (9)(二)调整并优化大豆产品进口的国别结构 (10)(三)加快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的建设 (10)(四)提高我国大豆的国际竞争力 (11)1、进一步加大对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保护 (11)2、以科技创新带动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发展 (11)3、创立我国非转基因大豆品牌,扩大国际市场影响力 (12)4、建立、健全大豆行业协会组织 (12)(五)采取相关政策和加快体制建设 (13)五、结论总结 (13)参考文献 (15)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一、我国大豆对外贸易的现状我国2008年的大豆产量接近1650万吨,播种面积860万公顷,和2007年相比总产量下降50万吨,降幅为3.23%,播种面积下降50公顷,降幅为5.46%,虽然略有下滑,但仍就是继美国,巴西,阿根廷之后的第四大大豆生产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大豆产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13亿消费者对食用油的需求,因而在需求的强势拉动下,我国从1996年开始就成为大豆净进口国。

加入WTO后,面对国外优质大豆的冲击,以及大豆比较利益下降等问题,2008年我国进口大豆突破3500万吨,达到3744万吨,是国内产量的2倍多。

伴随着我国大豆进口的急剧增加,进口来源国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我国传统的打豆进口来源国主要是美国,巴西,阿根廷。

因而可以保证我国大豆的常年进口,1996-1998年,我国进口大豆的80%来自美国,但到了2006年下降到34%,取而代之的是巴西和阿根廷,特别是巴西在2006年一举超过美国,成为我国大豆的第一进口国,彻底结束了长期以来美国在国际大豆市场上独占鳌头的局面。

其原因一是与美国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有关,二是与美国政府近年来鼓励开发燃料乙醇等新型生物能源有关,导致玉米的种植利益高于大豆,从而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减少,从出口来看,我国大豆的出口主要面向日本,韩国和美国,供应具有特色的非转基因大豆,2007年的出口量为45.6%万吨,占当年植物油籽出口量的47.16%。

①①数据来自海关总署二、我国大豆贸易的发展趋势展望我国未来我国大豆贸易的发展趋势,可以得到如下基本结论:尽管近年来我国国内大豆生产有所恢复,但总的来说国内进口大豆的数量仍会持续增长,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从国内供给来看,增长的潜力有限首先,由于生产区宜垦荒地的枯竭,加上我国退耕还林,湿地保护等政策措施,通过开垦荒地增加大豆播种面积的可能性很小。

其次,自2004年以来,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有效促进了粮食生产,玉米等竞争性粮食作物的种植效益已明显高于大豆,尽管2007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相关政策扩大了大豆良种补贴规模,但国家出于对粮食安全的考虑,因此通过减少其它作物种植面积大规模改种大豆的可能性也很小。

最后,在大豆的生产技术方面尽管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总的来看单产和品质提高较慢,稳定性较差,与世界大豆主要生产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因此通过提高单产来增产的潜力不大。

(二)从国内需求来看,增长的空间巨大首先,我国人均食用油的消费量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九五”期间,我国平均消费植物油为8.85千克/人年,同期世界人均植物有占有量为13.36千克/人年。

据世界银行预计,如果2020年我国人均消费量达到13.36千克/人年的水平,即使我国油料作物生产量比现在高1倍,进口油脂量仍将达到6000万吨,由此可见,我国植物油消费还处于较低水平,未来增长空间很大。

其次,从2007年已建、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植物油生产企业来看,目前国外投资集团仍在加大对我国食用油市场的投资,随着国内产能的继续扩大,拥有雄厚技术、外资背景的油脂加工企业也将进一步增加对大豆等油籽原料的需求。

(三)从国内外贸政策环境来看,政策日益宽松。

贸易的自由化发展有利于大豆的进口,随着转基因政策管理的正式实施,国外转基因大豆进入国内市场受到制约减少,特别是美国、巴西、阿根廷与我国在进口质量及检验检疫方面已达到的基本共识,这将有利于国外大豆进入我国市场。

(四)从国际市场上来看,需求不断增加首先近年来不断上涨的原油价格促使各国加大对生物燃料的开发力度,这极大提高了全球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其中包括大豆等主要食用植物油脂。

这也直接导致2007年以来全球油脂价格大涨,其次,随着美国玉米乙醇产业的发展和巴西大豆生产成本的提高,导致目前全球的大豆供应偏紧。

因此国内大豆进口成本将一路看涨。

①此外,我国大豆进口的依存度过高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相信国家在大豆产业政策上有所行动。

综上所述,由于国内需求的强力拉动,进口进一步扩张不可避免,但其增幅可能有所放缓。

由我国大豆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在我国大豆贸易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大豆贸易的健康发展,下面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具体分析,以及针对每一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三、我国大豆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一)从大豆对外依存度方面来看,依存度逐渐加重①陈智文.美国大豆生产及贸易现状[J].国际贸易问题,2007(1):50–57近些年来,我国油料种植面积下滑以及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产量持续减少,而国内食用植物油消费迅速增长,产销矛盾加剧。

因此需要从国际市场上大量进口植物油籽,特别是大豆,相对于出口而言,我国大豆的贸易逆差创历史新高,2008年达到120.5亿美元,对外依赖程度超过60%,这使我国大豆的对外依赖进一步增强。

表1 1996-2008年中国大豆进出口情况年份进口量(万吨)出口量(万吨)净进口额(万吨)1995 29 38 -91996 111 19 921997 279 19 2601998 320 17 3031999 432 20 4132000 1042 21 10212001 1394 24 10572002 1132 28 11042003 2074 27 20742004 2580 32 25482005 2605 39 26112006 2827 37 27902007 3000 40 29602008 3744 42 3158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总署从表1可以看出,自1995年开始,中国除1995年大豆有少量的净出口外,其他年份均为净进口,并有逐年增大的趋势,1997年突破了百万吨,达到260万吨,而2008年则突破了3000万吨,图表很清晰的说明了我国大豆的对外依存度成逐渐加重的趋势。

相关主题